止观禅修-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文版序
《止观禅修(ThePracticeofTranquillityAndInsight)》是创古仁波切就《知识宝藏》做了两次系列开示后,以开示之录音誊写综合汇编而成。中文版翻译之初,仁波切特别指出,《止观禅修》英文版将来有作修订的必要。
译者帕滇卓玛是创古仁波切的弟子,在仁波切访台期间,就英文版原文与仁波切作近两个月的讨论,而完成这本中文版的《止观禅修》。因此,中文版与英文版颇有出入。不过,中文版是仁波切就英文版修订后的版本,将来英文版的修订,势必以这本中文版《止观禅修》为蓝本。
《止观禅修》为本公司一系列创古仁波切法教出版计划中的第三册,之前已印行首册《三乘佛法心要》、第二册《转心四思惟》,其后将陆续翻译印行者,计有(书名暂订):第四册《月灯》(《三摩地王经》)、第五册《佛性》。法教及实修并重,敬请期待。
前 言
前言
克拉克。强森
佛法的修持必须兼具两方面的开展:一方面要了解佛陀的法教,另一方面要藉由禅定的修习而解脱烦恼障及知识障。很遗憾的,解释后者之过程——为何及如何修习禅定——的著作相当少。创古仁波切的这本书,详细地解释如何由初机阶段开始,循序渐进地开展两种主要的禅修——“止”和“观”,而至完全的开悟。
有关禅修的藏文典藉相当多,但是创古仁波切选择《知识宝藏(TreasuryofKnowledge)》做为这一系列开示的基础,因为它的作者蒋贡康楚(JamgonKongtrul)以融合藏传佛教各传承的知识与经验闻名,并帮助创立了无偏见的“利美运动(〃Ri…me〃orecumenicalmovement)”。他也以撰写及编汇一百册宁玛及噶举法教而闻名。当创古仁波切提到“这个教本”时,他实际上指的是《知识宝藏》五巨册中,第一巨册的第八章。奇其·艾德凯吕斯(KikiEdkelius)及克里索拉·泽毕尼(ChryssoulaZerbini)已将本章翻译为英文《TheTreasuryofKnowledge》。但是,本章具有百科全书的广博,因为它不仅涵盖了经乘或大乘,也包括金刚乘传统对禅定的见解及修持方法。如同百科全书一般,它将大量的知识浓缩、聚集于每个句子当中,并假设读者具有广博的佛学素养或训练。所以,西方人若想了解这份伟大的著作,他们须要一位有成就的学者及佛教修行者给予深入的注释。创古仁波切就是如此一位学识及实修成就兼具的导师。
创古仁波切就此教本做了两次系列的开示:一次于一九八八年在英格兰牛津城的乌斯特学院(WorcesterCollege),另一次于一九八九年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这两次系列开示的录音在誊写之后,综合编汇为本书。综合这两次系列开示的理由是,创古仁波切在其中一次开示强调某些论点,在另一次开示则强调其他的论点。因此,深入的编辑是必要的,我们衷心希望本书是此一深奥、复杂之题目的详尽但易读、易懂的阐释。
创古仁波切是蒋贡康楚所属的噶举传承最卓越的学者之一,使本注释更弥足珍贵。创古仁波切出生于西藏,在一九五九年离开西藏时,已得受完整的传统教育,抵达印度后继续深入修习佛法,在经过严格的考试之后,由尊贵的达赖喇嘛授与最高的格西(geshe)学位。随后,尊贵的第十六世大宝法王任命他制定噶举传承的僧众教育课程,并担任四大法子——泰锡度仁波切、嘉察仁波切、夏玛仁波切及蒋贡康楚仁波切(《知识宝藏》之作者的转世)——的导师。
创古仁波切也被广泛地尊崇为佛法之证悟者,他教导过的弟子数以千计,弘法的足迹遍及三十多个国家。因此,这本论注包涵来自他的经验及训练中的实例及体悟,而不仅是对原著的精湛解释而已。
最后,为了使本书更加容易阅读,藏文名词之发音以音标系统拼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文后的藏文原文、发音及解释。
克拉克·强森博士(ClarkJohnson;Ph。D。)
止观禅修之简介
这个禅修法教来自一部名为《知识宝藏(TreasuryofKnowledge)》的典藉,藏文名称是“谢贾佐(ShejaDzo)”。这部典藉之所以被称为宝藏,是因为它聚集了经典及密续的知识,并以简明的形式将之呈现。它不仅含有诸佛亲自宣说的法教,也包括文法、医药、诗、星象学及其他主题的义理。由于这个典藉涵盖的范围如此广泛,它在藏文里被称为“谢贾昆佳(不)(ShejaKunkyab)》,意为“涵盖一切知识的典藉”,所以又译为《全知宝藏》。
《知识宝藏》的作者是蒋贡康楚(JamgonKongtrul;1813…1899)。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在他出生时就死了,因此,他的家庭只有他和母亲。当时德给(Derge)王国的国王权势非常大,强迫他的臣民为他服苦役。蒋贡康楚的母亲告诉他说:“过这种生活没有什么意义,等待着你的大都是痛苦,你还是出家学佛比较好。”于是,母亲送他去一间寺庙,他在那儿受出家戒,并认真地修学佛法,后来,他成为第九世泰锡度巴贝玛宁杰旺波(PemaNyingjeWangpo)的弟子。蒋贡康楚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及作家。当德给国王听说他的才干时,想要征召他做为私人书记,但是,贝玛宁杰认为:“如果他只是一位寻常的僧侣,国王可以徵召他,但他将会把时间浪费在书记的俗务上。然而,如果他被认证为转世的“图古(tulku)”,国王将无法徵召他做为书记。”问题在于他必须是某位修行者的转世才能被认证为图古。所以,贝玛宁杰想到称他为康波帕滇(KongpoPamden)图古是一个好主意,这将会很合宜,因为康波帕滇是一位很好的禅修者。因此,他们给予蒋贡康楚的名字是“康波帕滇图古”,简称“康楚”。这就是蒋贡康楚这个名字的由来。
于是,蒋贡康楚被认证为图古,并住在八蚌寺(Palpung)上方一块大岩石上的一间小屋中。这块岩石称为“杂札仁千札(TsadraRinchenDrak)”。“仁千札”的意思是“珍贵的岩石”或“珠宝的岩石”,“杂札”的意思是“类似于杂日(Tsari)”。杂日和冈底斯山(MountKailash,意为“银山”)是西藏的两大圣地。“杂札仁千札”是岩藏师(藏文“德(尔)童(terton)”,亦称伏藏师)丘吉林巴(ChojyurLingpa)所发掘及认定的。因此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地方。若朝岩石的北面望去,岩石上有本尊普巴金刚——藏文“多杰普巴(DorjePhurba)”梵文“瓦佳奇拉亚(Vajrakilaya)”——的形相。蒋贡康楚在这个普巴金刚形相的心轮部位建造了一间小屋,在那儿做禅修的闭关。在他的生平故事中,他说自己独自一人在那儿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除了一袋糌粑(tsampa;炒青稞粉)及一块茶砖之外,什么都没有。
当时的西藏有许多的法教传承,其中一些具有许多传承持有者,有些则只有少数的传承持有者。为了防止这些传承的消逝,蒋贡康楚搜集了所有传承的法教,并汇聚为五大部,即所谓的《五宝藏》或《五巨宝藏》(FiveTreasuries)。我们所引用的《知识宝藏》只是五大部中的一部。蒋贡康楚逐渐地搜集这些宝藏。然而,后人发现有一部经典中提到:“将有一位名为罗卓的导师前来教授五种知识。”在藏文里,“罗卓(lodro)”的意思是“才智”,而这正是蒋贡康楚的名字。五种知识指的是五宝藏。蒋贡康楚撰写了这五部宝藏,而大学者他也认同经典所授记的确实是蒋贡康楚的事业。
蒋贡康楚成为第十五世噶玛巴卡恰多杰(KhakhyabDorje)的上师,这是极大的殊荣与成就。《知识宝藏》含有各种层次的法教,包括经续与密续;其中也有关于在每一层次该怎么做、如何开展禅修的次第……等的法教。
为何要修持禅定
蒋贡康楚以回答“为何要修持禅定”的问题做为开始。在梵文里,禅定是“三摩地(samadhi)”,直接的藏文翻译是“定恩进(tingngedzin)”(注1)。“进”的意思是“握持”,“恩”是副词,“恩进”的意思是“稳定、不动摇地握持某样东西,因而不会有任何移动或动荡”,这表示在禅定时,心不受念头、障碍或烦恼(梵文“吉隷舍(klesa)”,藏文“虐蒙(nyonmong)”的影响,十分稳定、不动荡。“三摩地”的另一藏文翻译是“贡(木)(gom)。”这个字非常接近“控(木)(khom)”(注2)——变成习惯于做某件事,因此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修持禅定和“熟习”或“熟悉(familiarization)”的过程非常类似。因为即使有时候禅修进行得并不好,修持者仍然要继续修持下一步去。障碍及问题时常会升起,但是,只要继续下去,使自己习惯于禅修,禅修终会变得自然、容易。所以,经由禅修习惯的养成,修行者能保持在禅定的状态之中。
三摩地包括“止”的禅修和“观”的禅修,即梵文所称的“奢摩他(samatha)”和“毗钵舍那(vipasyana)”。在得受这两种禅修的教导之后,我们必须用理智加以分析而有彻底的了解。在了解这两者之后,我们必须实际去修持禅定,如此,我们所学习的一切才能被心所吸收,纵使我们的佛法知识非常丰富,若我们不了解“止”和“观”的禅修,我们仍然无法真正获益。因此,唯有实际修持禅定,才能使经由概念所学得的一切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首先我们必须审查禅修的意义。
了解有数种层次。从听闻佛法的开示,我们开展了“听闻的了解”;从思考闻得法教,我们开展了“思惟的了解”。这两者并不足以开展全然的了解,因为我们必须将心内转才能得到来自禅定的了解。我们必须把注意力往内转向心的自身——而不是一味地将心往外转向听闻法教——才能开展“禅定的了解”。专注于外在现象无法带来很大利益,因为我们的心被烦恼障束缚住了,而解脱烦恼障之牵制的唯一办法就是藉由禅修将注意力内转。
蒋贡康楚给了两个例子说明禅修的必要。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农夫:农夫必须在田地上种植作物、辛勤地工作并得到良好的收成,他才能有充足的营养并感到快乐。田地上的作物长得好并不足够,他必须收割作物并加以食用。同样的,只是听闻及思惟法教并不足够,修行者必须修持禅定,才能驱散心中的不善及开展智慧。第二个例子引自叙述(Santideva):医师必须具有药物及其适当用法的知识,这类知识来自研读医药书籍,但是,仅只阅读医药书藉并无法消除疾病,病人必须服用典籍中所描述的药物。同样的,仅只听闻及思惟佛法并不足够,因为这无法灭除烦恼障,也不能使心平静,若要开展智慧的特质,我们就必须修持禅定,修持禅定就是使自己习于禅修。在日常生活当中,若我们的心是平静的、快乐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显得很愉悦及迷人;反之,若我们的心是焦虑的、不快乐的,这一切外在事物似乎都是令人厌恶或看不顺眼的。我们必须使心平静及快乐,才能开展内在的智慧,禅修的受用即在于此。
三摩地——甚深的禅定境界——有两种构成要素:“止”和“观”。禅修的技巧事实上很多,但是它们全都包涵在这两种类别之中。佛陀在《解深密经(DefiniteExplanationoftheView)》(注3)中说道:三摩地有修持小乘道的“声闻者(sravakas)之三摩地”、修持大乘道的“菩萨(bodhisattvas)之三摩地”。及修持禅定直至究竟圆融的“如来(tathagatas)或佛(buddhas)之三摩地”。这些又全涵盖于两种三摩地:“止”及“观”。了解一切禅修皆出自“止”及“观”的目的是获快乐及并寻求实修的指导。在小乘中,修持“止”和“观”的目的是得获快乐及各种特殊的特质。在大乘中,禅修的目的是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因此,这是一种比较宽广的见地,也需要较大的动机,这就是为什么大乘被称为“较大之乘”。在佛教里,小乘及大乘的成果来自修持“止”和“观”,得获每日生活中的快乐也是“止”和“观”的成果。
我在欧洲及北美洲各地弘法当中,许多人告诉过我他们的私人问题——心理问题、生理问题、财产问题、工作上的不快乐……等等。尽管问题的类别不胜枚举,答案却都是一样的:使自己的心平静、平和,并开展悟性及智慧。所以,世俗的快乐根源是修持“止”和“观”。《解深密经》说道:“止”和“观”是一切世俗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