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古风,虐,温柔,腹黑)作者:徐笙-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焚香的过程相当烦琐。然而,这还不算完事,香一旦“焚”起,还需要不停地加以观察,称为“试香”。一种方法就用手放到灰的上方,凭手感判断灰下香饼的火势是过旺还是过弱。笙笙爱用此法。
“神丽如花艳,神爽如秋月,神情如玉壶冰,神困顿如软玉,神飘荡轻扬如茶香,如烟缕,乍散乍收。”(Chapter1 前尘下)
此句出自明未清初人卫泳的《悦容编》(又名《鸳鸯谱》)。《悦容编》是一本讲述审女性之美的书,由十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随缘、葺居、缘饰、选侍、雅供、博古、寻真、及时、晤对、钟情、借资、招隐、达观。笔者没有看完,只是随意翻阅了几下,顿觉此书文笔优美,辞藻秾丽,言辞中肯,很是值得欣赏,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写作素材。
“不,不,你是我的圣塞巴斯蒂安。”(Chapter1 前尘下)
圣塞巴斯蒂安(Saint Sebastian)是圣经中的人物。他外貌英俊,体格健美,一个皇帝爱上了他,不惜以一半江山为代价来换取他的爱。但是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圣塞巴斯蒂安坚贞不屈,宁死不从,最终被乱箭射死。他的年轻美貌和坚贞悲壮成为艺术家热衷的体裁,经久不息,“象征着雄性的箭刺穿了他的身体,为他的同性身份做了最好的诠释”,因此,他也成为了同性恋基督徒的庇护神。
宁式床
笔者出生于宁波,祖母便有这样一张古朴而华美的宁式床,三面围栏,四柱床架。儿时经常在上面翻来滚去,细数凹凸有致的葡萄,好不惬意。
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读到它是在《阿Q正传》,不知大家有没有印象。
宁式家具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家具之一,宁式床在其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宁波老话讲“一世做人,半生在床”,可见宁波人对床的重视,这也推动了宁式床的发展。宁式床其实就是宁波产的“拔步床”。
“拔步床”,有人称之为“床中床、罩中罩”,是一种相当精致奢华的大床。床体外设架如屋,由飘檐、拔步及花板三大部分组成。宁波产的“拔步床”——宁式床用料讲究,结构复杂,设计精巧,耗费巨大。平台上四角立柱,用以悬挂床帐,三面围栏,可雕刻,有的还在进入口的两边安上雕花窗。比较考究的一种被称为“千工床”的宁式床还要包括:睡铺、挂面、马桶箱、梳妆台、小橱、首饰箱、点心箱、麻将桌、香烟抽屉等,人入其中如同置身室内,有一种“房中有房、室内有室”的感觉。
马
如果你问我:“你觉得什么动物最英俊?”我会回答:马。
现在的马主要是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谢谢百度)
马的种类很多,据说最矮的马只有60厘米。有夜眼,奔跑迅速,较容易适应环境。马的视力不好,但是听觉和嗅觉灵敏,喜欢吃甜食,胡萝卜、玉米和方糖是马很中意的零食。很有趣的一点就是马是站着睡觉的,这是祖先的光荣传统,有利于逃跑时发力。文里面出现的马都是存在的品种,荷兰温血马是最适合马术运动的马,就是那一匹诺赛。
花雕
选用上好糯米、优质麦曲,辅以江浙明净澄澈的湖水,采用古法酿制而成。其性柔和,色橙亮,香芬芳,味甘醇,乃我国黄酒中之奇葩。
据清代梁章矩的《浪迹续谈》记载:绍兴酒“最佳者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即开酿数坛,直到此女出门,即以此酒陪嫁,则至近亦十许年,其坛率以彩缋,名曰花雕”。百度中还有一个故事,别有意趣,特此摘抄:“传说早年绍兴有张姓裁缝妇人有喜,裁缝望子心切遂在院内埋下一坛黄酒,想等儿子出世后用做三朝招待亲朋用。孰料妇人产下一女,失望之余这深埋院中的酒也被忘却。后来其女长大成人,贤淑善良,嫁与张裁缝最为喜欢的徒弟,成婚之日院内喜气洋洋,裁缝忽想起十八年前深埋院中的老酒,连忙刨出,打开后酒香扑鼻,醉人心脾,女儿红由此而得名。此俗后来演化到生男孩时也酿酒,并在酒坛上涂以朱红,着意彩绘,谓之‘状元红’。”
贵妃醉酒
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部分,也有资料表示此剧源自昆曲剧目。故事讲的是:唐玄宗爽约于杨玉环,临幸江妃宫,杨妃闻讯,懊恼欲死。其性本善妒,一时间情怀难抑,三杯即醉。酒入愁肠,醉意盎然,忘其所以,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倦极回宫。
据说原来这表演是一段粉戏,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雕琢,才有了今日艺术造诣颇高、独具美感的《贵妃醉酒》,也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1914年梅兰芳在北京首次演出此剧。梅兰芳进行了许多创新,将杨贵妃塑造得既美艳娇柔,又仪态端庄,衔杯、卧鱼、醉步、扇舞等身段难度甚高,提高了表演价值,其中的七十二个打转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笔者让少年笙笙打了三十六个转,嘿嘿。
照水梅(Chapter7 空叹下)
梅,古又称“报春花”,被我国人民视为吉庆的象征。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又说梅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梅在冬春之交开花,耐寒开放,“独天下而春”,是传春报喜的象征。梅又以“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而被喻为民族精华,为世人敬重。(多谢百度)
梅花历史悠久,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和宋梅,为五大古梅。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红梅、照水梅、绿萼梅、玉蝶梅、洒金梅等。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花瓣粉红,花密而浓;玉蝶梅花瓣紫白;绿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芝士青瓜班戟(Chapter8 绮惑下)
源自师太的小说,笔者最爱的是芒果班戟。
班戟就是pancake,灵格斯的翻译是薄煎饼。
下面是摘抄自贴吧的制法。
材料:青瓜茸,两杯;鸡蛋,两只;牛油,三汤匙;面粉,四分之三杯;黑胡椒,适量;蕃茄,两、三块;
制法:(一)榨干青瓜茸的水分,放入碗内,与鸡蛋、牛油、面粉、芝士、黑胡椒混和。(二)以中火烧热平底锅,加入班戟混合物、每面煎约两分钟,直至呈金黄色。(三)在班戟上涂上牛油,伴以烤蕃茄即成。
东坡肉(Chapter9 幽媾上)
主要用猪肉、酒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肥瘦相间,肥而不腻,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相传是大诗人苏轼所创,以其号“东坡”名之。宋代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如今是杭州名菜之一,深受笔者喜爱,也是笔者就读的大学食堂之一绝。
蟹粉小笼(Chapter9 幽媾中)
“蟹粉小笼”原是江浙一带的产品,尤以上海城隍庙的“蟹粉小笼”最为出名。其特色就是皮薄透明,馅多汁重,滋鲜味美。亦是笔者之最爱。
一般制作方法在此(感谢网友)
材料:蟹粉 2两半,碎猪肉 4两,猪皮冻 2两,葱姜 半两,面粉(高筋中筋) 4两,黄酒 1汤匙 。
做法:(一)大闸蟹蒸熟后,拆出蟹肉蟹膏。(二)将蟹粉加少许猪肉及黄酒炒匀,放入雪柜雪冻。(三)面粉加水搓成面团,用棍开圆形薄皮。(要中间厚,四边薄) 4蟹粉加碎猪肉、猪皮冻、葱姜及少许胡椒粉捞匀。5慢慢用皮包入配料,蒸约6…7分钟即成。
鲜奶炖蛋(Chapter9 幽媾中)
牛奶香浓,炖蛋滑腻。
材料:鸡蛋和牛奶的比例一般为1:1。5,小盒光明纯牛奶一盒,鸡蛋两个,少许炼乳
做法:(一)将鸡蛋打匀(可加适量白糖),缓缓倒入纯牛奶,根据个人口味,加适当炼乳,拌匀。(二)用网状过滤器过滤掉蛋液里的气泡。(三)将蛋液倒入容器中,封上保鲜膜,在锅中隔水加热,一般6~8分钟即可。
鸭汁云吞(Chapter9 幽媾中)
先用老鸭加火腿煲出浓汤,再加云吞一同煮,鲜香味美。
阿姐鼓(Chapter9 幽媾下)
知道这个词源自一张专辑,朱哲琴的《阿姐鼓》。
在西藏的文化传统中,“阿姐鼓”是一面用纯洁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这名少女必须是心甘情愿地为之献身方可。这是现代西藏早已废除了的酷刑。
第一次听《阿姐鼓》,就有一种无可言明的震撼。这首歌讲了一个“生死轮回”“死亡之美”的故事:一个孤单的女孩失去了相依相伴的哑巴阿姐。她不明白阿姐为何离家,在天边传来的鼓声之后,日日夜夜想着她,日日夜夜寻找她。终于有一天,她突然明白了那鼓声是阿姐在说话,是信仰带走了阿姐。
歌词: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玛尼堆前坐着一位老人
反反复复念着一句话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天边传来阵阵鼓声
那是阿姐对我说话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徐笙总会想起戏班里的那一张清代紫檀条桌。罚跪的时候,徐笙总盯着那回纹马蹄的桌脚。其形如同书法中的‘垂露’笔势,自然流畅,典雅沉稳,与明代的马蹄相比,却不如其雄健明快,外柔内刚,显得有些呆板无趣,落了俗套。”(Chapter10 心系上)
马蹄足,是明清家具术语,或称“翻马蹄”;足头向外的称“外翻马蹄”。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畅,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它是反映明清古典家具风格特点的典型式样之一。
王世襄在其巨著《明式家具珍赏》——传统家具造型渊源里的叙述马蹄足时有如下一段话:唐代壸门床和须弥座都四面见方,垂直不带侧脚。有束腰高桌的腿足也多用方材,不带侧脚。壸门从床上消失蜕化之后,只剩下歧出的牙脚,它就是有束腰家具足端的马蹄。由此可知马蹄是壸门蜕化后的产物。可以说成型的马蹄足即滥觞于此。唐宋家具旧物今已不可见,有实物佐证、马蹄足逐渐变化有迹可循只在明清两代。(多谢网友)
翠榴石(Chapter10 心系下)
翠绿色的石榴石,是一种钙铁榴石,主要产自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产量较少。翠绿色以其高达0。057的色散,被称为世界上最为闪耀的宝石。
特此将乌露丽叶和歌德以石榴石传情的故事整理,奉献给大家。
年仅19岁的乌露丽叶第一次看见年近八十岁的歌德时,便深深地爱上了他。由于两人年龄差距太大,她的爱情受到了家族的坚决反对。她拥有一块石榴石,那是家族的传承之物,她深信石榴石的传说,即能传递恋人之间的爱。于是,她每次和歌德约会,都要戴上石榴石,她要让石榴石见证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也许真的是石榴石显灵,把乌露丽叶近乎疯狂的爱传递给了歌德,歌德深深被乌露丽叶跨越年龄的爱打动了,因而一部伟大的传世诗篇《玛丽茵巴托的悲歌》由此诞生。
现在这一枚石榴石被珍藏在欧洲波希米亚石榴石博物馆里。
巧克力塔(Chapter10 心系下)
Tart(塔)是一种传统的法式甜品,在烤箱中烘烤而成,带着浓重的麦香和小麦的口感,是法国人最爱的甜点之一。
巧克力塔做法:(感谢网友)
材料:
模具;塔皮需要蛋黄2个,糖65g,盐1/4小勺,融化黄油90g,低粉120g;馅料需要动物性鲜奶油120g,牛奶100g,糖15g,蛋黄2个,黑巧克力85g+牛奶巧克力70g,白兰地1大勺。
塔皮做法:1、盆里放入蛋黄、盐和糖,用打蛋器打到乳白色,糖溶化即可 2、分3次加入融化的黄油,打匀 3、低粉过筛后筛入,用刮刀轻压拌匀,静置30…40分钟 4、取一小块面团,揉成与模子相匹配的面团,不可揉太久,黄油易化5、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