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铁楼 >

第298节

铁楼-第298节

小说: 铁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我们这行,干活儿之前,都是要讲求个“望闻问切的”,不仅要看,还要听,不仅要听,还要仔细盘问,不但要仔细盘问,还要实地考察一下。
    刚才,顺路去那河边看了一下,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观光旅游一样的性质没有半点意义。
    他说的那件事,也算是一个线索,可是,长得像是那个东西的,有好多,牵强附会地讲,一只大狗落在水里了也能弄出类似的状况来,所以,别说要抓他出来,就是要弄清楚它是什么种属,那都是很有学问的事情。
    跟着他一起见了这次的雇主,对方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儿,有点谢顶,精神头儿不错,一个很像前国家领导人的那种金丝眼镜挂在脸上,多少带着一点不可一世的劲儿。
    不过,跟他那外形不太相符的是,这人说话很和气,并不是那种很爱装屁的类型,相互之间做了个引荐之后,招呼服务员上菜,一个不算很小的包间里头,弄得一桌子都是。
    鬼鬼见了,一脸期待地看着我,我点点头,这丫头才拿起筷子伸向那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糖醋鲤鱼。
    “过来的时候,那个谁跟我说了一点这边的情况,您这次来,是要我帮您捉了水潭里的东西么?”闲聊几句之后,我开门见山道。
    “没错,就是这样,小伙子,你知道我的干什么的吧……”跟我点了点头,他说。
    “他跟我说,您是搞收藏的,还说,您对不同寻常的生物情有独钟。”莞尔一笑,我说。
    “恩,这么说,倒也没错,我就是搞收藏的,而且,对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很有兴趣,这几年,好东西越来越少了,官面上的人,出手又快,好几次,都跟一些东西擦肩而过,你也知道的,我们这行当,民不与官争,就算自己先手拿到东西,上面的人一句话过来,该捐出去的,一样要捐出去……”
    对方说着,略显无奈地叹息一声,对他这套说辞,我倒是十分理解,人这一辈子,为难召窄的事情多了去了,尤其是跟官面上的人打交道,有的时候,明明吃了大亏也要摆出一张笑脸的。
    想到此处,我苦笑道:“既然这样,那,这件事情您还如此上心?我看过那水潭了,在公园里嘛,这种地方弄出来的东西,归不了个人的。”
    “没错,按理说,应该是公家的,但是,只要我们做得够隐秘,谁能知道呢,就算有人知道了,不也得引起重视才行么,这方面的事,您不用担心,只要东西能出来,别的事情,我自己就有办法的。”
    “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抓它出来,真的。”寻思了一下,我说。
    “恩?”对方闻言,微微一怔,随后笑着说:“您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吗?”
    “不不,您不要误会,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跟你说的,但是,我跟您说句实话,我的本行,是抓鬼降妖,但是,有一些东西还不好界定,就比如说,河童,水猴子之类的,你说他是妖怪吧,好像是,你说他是水生生物吧,也有可能,对付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的方法,每一种东西的弱点和克制方法也是千差万别,莫说是我,就算是一些很有名望的老前辈,也不敢说每一次都不会失手的,做生意嘛,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儿,既然我收了钱,您的吩咐我尽量去做的,但是,丑话说在前面,要是这事儿砸了,我也没有办法的……”
    我说着,苦笑了一下,对方看了我半天,突然笑道:“哈哈,小伙子你过谦了,你是担心,老夫赖账吧!这个你不用担心的,恩,这么的吧,我先付你一半的工钱,此事成了,剩下的一半当场点齐,要是不成,你这一半,也不用退我,就当是,你们辛苦一趟的劳务费了,你看成么?”
    “好。”点了点头,我跟对方碰了一下杯子,这时候,正专心致志地啃着排骨的小胖摘下手套含含糊糊地问那老头儿:“这位老板,您还没跟我们说说,那小怪兽的事情呢,他有什么神通没有啊?”
    “神通?”像是很少听见类似的词语似的,对方明显一愣,见他如此,我赶紧解释道:“他是问,我们要抓的那个东西,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飞天遁地口吐白沫什么的。”
    “这个,我也不清楚啊……”对方说着,转头看看我那同行,他听了,也摇摇头摆出一副很不了解的样子来,我寻思了一下,便没多做纠缠,话锋一转,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那片水潭的故事上。
    这不问还好,一问之下,吓了好大一跳,早年间我就听说,齐鲁大地有这么一片很邪门的水域,却没想,这一次,自己遇上的就是它……
    
    第662章 龙潭
    
    此地,名为五龙潭,又名,龙居泉,该片水域,位于山东省某市的某景区之中的五龙谭公园内,是本市的,三大泉群的主要泉眼之一,潭水,居公园中部,四周,有景观环绕。
    据古书记载,说是,北魏以前就有这片水,那时候,不叫五龙潭,叫净池,算起来,还是大明湖的一个边缘水区。在当时,五龙潭,潭深莫测,每遇大旱经年,都有达官贵人在此求雨,因此,大约在元代的时候,有好事者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做为主神供奉,香火不断日益鼎盛,叫着叫着,就叫出了五龙潭这么一个很有特色的名字。
    至于,五龙潭中,到底有没有龙的存在,这个还真不好说,因为,从古至今,这块水域就出现过很多怪事,时常能让人觉得,这些事情跟传说中的“五龙”有关,传闻的源头,大体可以追朔到唐朝玄宗李隆基时期,所谓的“五龙潭”就是在那个时期大体定型的。
    据传讲,当年,开国名将秦琼秦叔宝,曾在潭水的周围建造府邸,并且,一家人常年居于此地,后来,秦琼病死,秦家的后人盘踞于此,后来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末期,由于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无度,从而朝政荒废,政体**,奸臣当道,民不聊生。
    秦琼之子由于看不正直不阿,看不惯,便于一些仁人志士聚集在府里痛斥朝廷的**与奸臣的恶毒,结果被小人告发,奸臣便在玄宗面前污蔑。
    玄宗大怒,于是派人来济南缉拿秦琼之子,并下令,要将秦府抄家,结果朝廷官兵刚来济南快到秦府时候,突然电闪雷鸣,抬头一看,五条金龙在半空中盘旋飞舞,激起漫天雷云,哗啦啦,大雨倾盆,弄得兵马难行怨声载道,大家说,天降异象,肯定有大事发生,带头的虽然也很惊讶,却不敢违逆皇命,于是加班加点赶到秦府门前。
    站定门外,突然听见轰隆隆一阵巨响,开门看时,秦府之内,土地塌陷已经塌出一个十分巨大的深坑来,四周,洪水涌入,汇聚成潭,很快就由一座府邸变成一方深不可测的巨大水潭。
    此事报之唐玄宗,玄宗大骇,赶忙命人调查此事,派水性好的几个人下水查看,回报说,游入水潭之中,到一个很深很深的地方,天黑到了看不见的程度,但是,水下有点点荧光,循着荧光进去,能看见乱石掩映之中,有一座宅邸,宅邸前的石碑之上,写着“秦琼府”三个大字,里面有人,起居用度皆如常人,唯独在相貌上跟正常人有所出入。
    玄宗闻言,当时就给吓得不轻,慌忙找来民间方士数人,询问个中玄机。
    术士说,秦琼一生,纵横疆场履历战功,身死之后,登天化龙,现在,家人惨遭陷害,不忍坐视不管,于是,汇聚五方神龙施展神威转移府邸,将子孙后代纳为水族,以免被杀之苦。
    听得此事,唐玄宗也不敢多做怀疑,让人建了祠堂供奉神位草草了事,这事情,也就大事化小地岔过去了,不过,此后数百年,这地方,一直没有消停下来,时不时地,就有怪事发生,甚至,在相对权威的地方史料之中,也多有记载。
    比如说,清末的时候,有一日,周遭的居民,听得隆隆水声,夜间赶去查看,潭水翻滚像是被煮沸了一般,雾气蒸腾之下,又见一处唐代的宅邸掩映其中。此后数年,又有大量古书从潭底溢出漂浮水面,内容样式,都是隋唐年间的东西,甚至,还有人在水潭周围找到的一块石碑,石碑上书“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宅”等字样,此类传说,汗牛充栋,一时间,真假难辨。
    事实上,比传说还要邪乎的,是近几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据说是前些年,不算太远,水潭之中出现隆隆的水音,声音很大,惊扰了很多人。
    一应专家跑去查看,见水潭底部,出现一道巨大的裂隙,裂隙四周,围拢了很多鱼虾之类的东西,用一些探照的设备测试了一下,裂隙深不见底,不知通往何处。
    有人提出,说,这水下,可能真跟传说中的一样,藏着一个地下空间,还说,缝隙底下的空间里头,说不定藏着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呢,可是,这种严重违背了唯物主义的猜测很快就被专家们否决了,等一堆老头子围拢在一起研究应不应该找潜水员过去看看,那水底的缝隙,又突然神秘消失了,来无影,去无踪,一点预兆都没有。
    算命的先生说,这水底,是开了什么眼,水底下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浮出来了,可在当时,这话没人信的,再加上此后数年,确实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发生,一切,也就这么过去了。
    “那水底下,肯定有东西,最少,这池子也是有泉眼的!”我那同行说着,竖起指头言之凿凿。
    “何以见得?”笑容玩味地看着他,我问。
    “啧,你还不信!这事儿你问别人,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你要是问我,那就问对人了,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啊!我爷爷跟我说,有我那年,遇上了史无前例的一次大旱,当时,大部分河道都没水了,干巴巴的,到处都是裂缝,一直以来,大家都传说是深不见底的五龙潭,也不行了,潭水缩减,变成不大的一小块,当时,这池子里有的是老鱼老鳖,那都是不知道啥年月积累下来的了,老人们心善啊,就说活那么多年了,不容易,别一场旱情把水里的东西都给糟践没了,于是九个干部就组织大家,说把池子里的鱼啊,虾啊,全捞上来养着,等旱情一过,再放回去。可你猜怎么着?等我爷爷他们吆喝大家拿着抄网铁锹过去,嘁哩喀喳一通折腾竟然一只鱼鳖都没看到!这旱情一过,它们又回来了!你说邪门不?”
    
    第663章 起家
    
    对方说着,龇牙咧嘴地摆出一副不容质疑的样子,我斜着眼睛瞅了他半天,点了点头。
    还别说,这事情,听起来挺像是那么一回事的,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遇上大旱的年头,有些池子湖泊确实会干涸缩水,在我的老家也有这种情况。
    我们那边,虽然,在干旱的时候未必可以一条鱼都不剩,但是,有一部分大鱼确实会早早地消失不见了,小的时候我很好奇这是为什么,那时候,三爷爷跟我说,那些鱼,不是跑掉了,也不是被人抓走了,其实,大部分都自己钻到泥土里面去了。
    鱼比人类要敏感,早早地,就知道什么时候要干旱,它们,是不会白白等死的。
    当时,对这话还不太相信,后来,自己遇上一次,有一回,也是夏末的时候,就赶上很多年没有遇到的旱情,那时候,河沟儿里头基本已经干涸了,就有一些只能淹没脚面的那种小水洼子,捡起树枝在里头一扒拉,弄出那么一丁点的小鱼小虾,最大的,也没有手指那么大。
    当时就是觉得好玩,光着脚丫跑到里面了瞎折腾,结果,将那河道里的稀泥这一踩,突然发现,原本静悄悄的水沟里头竟然冒出不少鱼儿来,太大的没有,但是,一扎长的鲫鱼足有十几条,加上常见的白鱼和泥鳅,着实弄到不少,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它们藏在哪里又是从什么样的地方冒出来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题外话,只是听到他的讲述的时候,一不小心想起来了。
    我还是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要靠谱些,其实,这种水底下会有开口的水潭,在别的地方也有过,大部分来说,都是地势低洼,地下水逐渐汇拢而来,湖底连通着地下的河道或是类似的东西,一不小心弄出个小型的坍塌什么的,很正常不过。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干旱季节,这么大的水潭,说不定,哪个时候那些早早察觉到不对的鱼儿就从地下水系逃走了,下雨过后,水道疏通,它们再沿着原路返回去,这,在自然界中都不是什么特别不好理解的事儿。
    “那肯定是个妖怪,说不定,就是水底下,某个洞穴里头爬出来的!”正寻思着,那人对小胖说,小胖闻言,倒是一脸兴奋,见他们两个热火朝天地颇有些投机,我苦笑了一下弄了一小块糖醋鲤鱼在嘴里,味道不错,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看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