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太平洋-第4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武装起来攻打我国。”
“难道您觉得让我国的人们和士兵再次付出鲜血,就是好皇帝吗?”
“不,他们不会再为尼古拉二世效命了,他们心中早已充满了对腐朽沙皇的憎恨,而且他们也不愿意在打仗了。”
列宁连忙摆着手,似乎要加强语气让对方相信,但李默却陡然停住了脚步,望着他的眼睛,突然问道:“您能保证吗?”
列宁被李默突然投来的目光震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重重的点点头:“我可以保证。”
“呵呵。”望着那张凝重的脸庞,李默很有种想答应他的冲动,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这已经是一个不同的时代,自己必须站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上考虑,所以只能心狠的拒绝他道:“弗拉基米尔阁下,请恕我直言,事实上您的保证毫无作用。”
“因为您……”“李默望着远方,阳光铺洒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地斜影,一字一顿的说道:”不是一个合法的谈判代表,而且布尔什维克党现在也不是。“
李默这番直指核心的话,让列宁脚步一错,脸色也陡然凝重起来。
和李默想的一样,他的确是在打这批战俘的主意,对他来说只要营救出那些人,就可以凭空的得到一支接受过战争考验的军队,那样就能弥补布尔什维克最大的缺陷。
要知道在上次的革命中,无数的同志都是因为手无寸铁才倒在了沙皇军队的枪口下,所以他在继续流亡生涯后,一直在思考失败的原因,从现实来看如果没有一支可靠的武装力量,根本无从推翻拥有欧洲绝大多数国家支持的残暴沙皇。
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东方,用激烈的话语引起李默注意,就是想得到这些人,把他们带回国,壮大已经残存一息的革命火种。
但直至此刻,他才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的确确不是合法的代表,事实上由于布尔什维克抵制了国内的杜马大选,甚至连合法政党都算不上,如此一来自己的保证又有谁会相信呢?
望着沉思中的列宁,陈平嘴角开始弯曲,他知道李默的全盘战略,很清楚这个人的重要价值,自然也清楚李默这么说,就是为了激发起这个人心底的某些东西,明白无误的告诉他,在这个世界,一个合法的身份是何其重要。
李默没有打断列宁的思考,朝杜大壮挥了挥手,后者立刻带着士兵在远处竖起了一块靶子,等到卫兵递来了几支早已准备好,收缴来的俄国莫辛纳甘步枪,他才打断了列宁,一拉枪栓笑道:“俄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很多杰出的人才,就像这把步枪的设计师莫辛上尉,他为世界带来了一支完美的步枪。”
说完,李默不等列宁回话,突然举起枪对准了远处的靶标,手指重重的扣了下去。
“啪啪啪……”的枪声不断从身边响起,列宁呆呆地看着李默勾动扳机,看他拉开枪栓,娴熟的将一发发子弹推入枪膛再打出,眉心也随着枪声不断跳动。
当李默将最后一颗子弹打完,远处立刻传来了挥动的旗语,陈平看完后笑道:“皇上,您的枪法保持的还不错,五发子弹打出了30环。”
“行了,你就别嘲笑我了。”和陈平打趣一声,李默忽然把枪递给了列宁:“弗拉基米尔先生,不如您也来试试吧。”
列宁本来想拒绝,但想了想后还是答应了下来,不过他的射击姿势和动作就缓慢了很多,最后还是在卫兵的帮助下才打完了五发子弹,至于成绩自然不用累述。
等到他把枪换给了卫兵后,才揉揉酸痛的肩膀,笑道:“原来射击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是的。”李默指着身边的卫兵,说道:“很多人只看到了战士们平时的光鲜,却从未注意到他们训练中的痛苦,为了在战场上活下来,他们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和汗水。”
“所以。”不等对方说话,李默话语再次急转:“为了战士的荣耀,我可以让您带走一部分伤残的士兵,至于剩下的我无法答应您什么,不过如果您如果找到了什么可以让我相信的办法,或者愿意按照骑士精神,用金钱来赎回他们,我一样会答应您。”
列宁没想到李默打了几枪后却突然回心转意,虽然还是没有答应释放所有士兵,但如果能把那些伤残的战士带回去,那对布尔什维克也是一种激励,也能让更多的俄国人民相信自己。
但光是带人回去还不够,自己还需要一些其它东西。
“这是士兵的战利品,我无从来支配它们,不过我想,他们或许愿意拿来换酒喝。”李默风趣的眨了眨眼睛,这个动作让列宁也不禁笑了起来。此时他终于明白,李默的成功绝非偶然,他根本是早已看穿了来的目的。
所以反倒是轻松了不少,笑道:“想不到皇帝陛下如此风趣,我这次来的确是想向贵国赎回一些武器,以帮助我国人民对抗残暴的沙皇。”
“兄弟加同志嘛。”李大皇帝心底一乐,笑道:“我很愿意帮助阁下,不过这些事情我可不会管,您还是和我的参谋长商量吧。”
说完,丢下了列宁和陈平,自顾自的坐上汽车,又去看那门356毫米样炮了。
“超无畏啊。”
解决了列宁的问题,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心动的呢?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458章 丰收
纷飞的雪花似棉絮般密密麻麻,好不容易晴朗了几天的北方大地再次被冰雪覆盖,从火车的车窗外望去,江山素裹,分外清澈。
白色似乎成了天地间唯一的色彩,虽然李默的专列进行了特殊改装,车尾安装了一个额外锅炉专门用于供暖,但并未彻底密封的车厢里还是人觉得寒气逼人,为此禁卫们特意在每节车厢里都点上了一个大火盆。
皇家禁卫们都围坐在车厢两侧最冷的地方,而中间则留给了沿途停靠时来搭顺风车入京办事的官员,大家围坐在一起,有些人看报纸小声聊着天,有些人则抓紧时间工作。
廖文涛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埋头看着从各地反馈回来的数据和记录,似乎对窗外美丽的雪景并不感兴趣。
恐怕这届政府中最不起眼的就属他这位三十岁多岁,中等身材,长相平凡朴实的农业大臣了,在当年李默从海外华人子弟中挑选较高学历人才,继续留美留英深造时,他也被选了出来,不过和同学们都选了机械,政治等学科不同,他在法国主修法律的同时,还选择了极为冷僻的农林专业。
这不是他的什么小手段,事实上和他母亲有着极大的关系。
他的祖父,是最早一批前往美国淘金的华人,在皮鞭和枪口下最终熬了近四十年,才在旧金山创出了点小名堂,祖父死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却只给父亲一个美丽的农庄。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土地是极为重要的财产,即便是旅美的祖父也不能免俗,他的理想就是给儿子一块大大的土地,所以把毕生的积蓄都投了进去。
可他临死前却没有想到,一部排华法案使得华人不如猪狗,最后父亲还是没有保住庄园,被一个美国白人以极低的价格强行收购了。
父亲受不了刺激,从此一去不归,所以他从小就跟着母亲长大,靠着帮同乡缝缝补补,母亲硬是靠双手供养他念完了中学,并最终进入了旧金山大学。
那一天他很高兴,跑着回家想去告诉母亲,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也正是那天,母亲因为操劳过度病倒了,并最终也没有再爬起来过。
而母亲在弥留之际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赚了钱,卖个大庄园,把土地上种满粮食和果树,完成祖父和父亲的愿望。”
他含着泪答应了母亲,并孤单的开始了学业,直至认识了好友冯琪,后来又在他的举荐下拜了李恩富为师,并最终在李恩富前往檀香山后第二年,也完成了学习追随他帮着打理起了当时的檀香山政务院。
由于能力突出,他又和数以百计被挑选出来的学子公派送往欧洲继续深造,并在法国首次接触到了专业的农林知识,为了完成父亲的夙愿,最终选择了读这门在伙伴眼里毫无作用的课程。
可他万万没想到,正是因为学习了农林,在回到檀香山后,就被安排专门的农业部,而那个时候的农业部其实只有几个人,最大的土地还都在辽东和澳大利亚,所以说白了就是专门为皇上提供粮食保障的后勤兵。
很多人当时都不愿意接手这个位置,可他却偏偏一干就是几年,最终因为在任期内,确保了军队和领地内的粮食保障,并且还开创了华人首次利用鸟粪肥田增产的记录,建国后更是一举擢升为了农林大臣。
当他获得提名并最终成为农林大臣时,很多人都认为是李恩富的偏心,连他自己也有些惶惶,直到皇上单独见他后他才明白,之所以选中自己,并非自己是首相的学生,而是自己关于中原大地农田养护的一篇文章。
和欧洲一样,被耕种了数千年的中原大地早已失去了养分,更甚的是土地已经开始出现了盐碱和沙漠化,这都是大规模失去养分的表现,加上黄河时常泛滥,更是加重了土地的负担。
所以他当年就提出了应该加强中原大地水土养护的想法,没想到这个想法居然和皇上不谋而合,并最终成为了人人羡慕的政府高官。
但其实后来他才知道,和自己的文章相比,皇上却早已开始规划中原大地水土养护的办法,他首先利用了土地改革,大批的将土地收回,然后又加速了中原的移民,把当地人口撤离腾出地方,最后还成立了专门的林业公司,并和首相商量后专门划拨了一个建设兵团十万人,在当地植树造林。
皇上是真正的行动派,他平时很少说大道理,喜欢先做后说,就如同他和四位皇妃时常悄悄地走到民间,去看望那些百姓,为他们提供粮食药品时,从来都是不说大话,只是埋头专心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十年来,建设兵团共培育了1。2亿株树苗,并已经种下了超过七成,虽然从规模来看这点量还填不满中原和西北大地,但如果继续把这种政策延续下去,那么只需要三到五十年,这些地方的植被就将初步恢复,一个巨大的绿色走廊将在中原大地出现。
到那个时候,水土流失的问题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环节,而且自己这代人也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国家,而不是资源匮乏后千疮百孔的荒漠。
廖文涛笑着,合上了这份刚反馈回来的关于水土养护问题一些建议和进展报告,又打开了刚刚统计出来的,即将带回北京向首相汇报的上一年度农业报告,这份报告实际上他看过很多遍了,但每次打开却都不由心潮澎湃。
从去年全年来看,无疑又是一个大丰收年,全国已经注册的耕地达到了十万亿亩,这其中还不包括这些年农民们的私人拓荒,和更大更辽阔还未开发的西伯利亚可耕种土地,如果把那些加起来,突破二十万亿亩都不在话下。
虽然并非所有土地都会拿来种粮食,但这些年无论是皇上还是首相府,在农业上的投入看似没有工商那么轰轰烈烈,实际上份额并不少,其中又以南洋土地的开发最为惊人,仅仅婆罗洲那里增加的农田和种植园面积就达到了五千六百万亩之多,大量的中原百姓都开始向那里移民。
除了可耕作的土地在不断增加外,新开荒的土地由于养分充足,环境适宜,所以导致了粮食一直保持在高产状态,皇上提出的最低收购价格保护,又充分的调动起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虽然化肥厂的大规模建设仅仅是这两年才全面铺开,但大夏省和南美源源不断运来的鸟粪成为了目前最基本的肥田材料,解决了一些内地贫瘠土地的供养问题,在多重刺激下,去年的粮食产量终于突破了八亿吨。
从目前国内四亿六千万人口总量计算,国民平均可支配粮食近两吨。
这个产量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日常消耗,大量富余出来的粮食又促进了和粮食有关的行业的,例如酿酒,饲料加工等新行业。
此外去年全年的牲畜出栏量也达到了五亿只,简单来说就是平均每年每人可以吃上一只猪羊,虽然这个比例比起美国和欧洲还差了很多,但比起满清末年就高了很多很多。
而且去年还出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建国后首次向国外出口了五万吨粮食,这不仅意味着农业终于可以开始给国家创汇,也意味着新华逐渐地向粮食出口国迈进。
无论是哪个朝代,粮食都是最重要的国家资源,有时候粮食甚至比子弹的威力更大,所以关于国家储备粮的建设规模和数量看来是有必要在提高一些了,一来可以缓解粮食大量增产给市场带来的压力,达到控制粮价稳定的目的,同时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会不会有大灾大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