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大民国 >

第187节

穿越之大民国-第187节

小说: 穿越之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冈村宁次已经失去了耐心,而就在此时他们的侦察机发现中国守军中间出现了一个防御漏洞,冈村宁次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以此为突破点彻底突破薛岳军队的防线。九月下旬,冈村宁次命令106师团带两个星期干粮插入这个缺口,迂回第一兵团防御纵深,配合其他师团包围薛岳军。106师团四个联队,一万六千余人,做贼似的偷偷钻入中**队的缺口,悄悄进入庐山南麓的万家岭一带,准备大显身手。

可是日军没想到这里是薛岳故意留给他们的通道,轮到对这一带地形的了解,日军拍马也赶不上薛岳,尽管日军的地图或许比薛岳的精密,但是薛岳这个人有一个好习惯,喜欢看地图,平时除了吃饭睡觉实地考察外就是站在地图前,他防守战这一带的地形早已经印刻入他的脑中了。基本上可以做到想让日军去哪里就让他么去哪里的地步,功夫做到了这一步,打胜仗其实已经是水到渠成了。更何况对手还是在南方一直没遇到敌手,骄傲满满的日军骄兵,指挥官又是冈村宁次这样的激进派。

侦查确定日军一个师团孤军深入万家岭后,薛岳大喜,日军果然中计了。

立即调兵遣将,先后调集十万大军,对这股日军展开围攻,把这一万多日军牢牢包围在十平方公里的山岭之中。十月初薛岳对日军106师团发动总攻,逐渐压缩日军,包围圈不断的缩小。日军这时候终于发现上当了,冈村宁次懊悔不已,只能派出飞机帮忙,指望106师团能依靠优势火力突围出来。可是他们疯狂突围面对的确实中央军的俞济时74军58师的官兵,该师几乎伤亡殆尽,但是成功阻止住了日军的突围,进一步压缩日军防线。随即薛岳军全部炮火开火猛轰日军,战至10月6日时,日军106师团已经伤亡过半,突围无力了。

此时薛岳认为总攻时机已到,调集第9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指挥第66军、第4军、第74军,向万家岭一带日军包围攻击。日军则抢占一些制高点负隅顽抗,等待救援。其中万家岭张古山高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日军又调集两千余人据守这里。第74军51师负责攻占这里,师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王耀武,可是进攻数度受挫,毕竟这里有两千日军防守,而现在日军兵力已经不到八千,能把两千人放在这里,可见这里的重要性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王耀武部下一个团长张灵甫自告奋勇,率领敢死队从绝壁上发动奇袭,经过激烈的白刃战,占领了这里。张古山失陷后,日军被压缩在几个据点中,苟延残喘。

这时候蒋价石看到了希望,给薛岳下令要他在9月9日结束前结束消灭日军,因为9月10就是国庆了,他们要给国庆献礼。看来献礼这种东西,中国人还真是热衷。

薛岳命令各部队选出各自选出两到五百名敢死队员作为先头部队,各个指挥官必须突前指挥,他本人也亲临一线。黄昏后,敢死队做先头部队,其他部队跟进,9日夜间对日军发动全线进攻,苦战一夜后,日军仅剩一千残兵。这种情况传回了日本,日本天皇亲自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救援出106师团,因为在南方战场日军还没有被全歼一个整建制师团的先例,必须保持日军对中国南方部队的心理优势,因此决不能开这个头。

冈村宁次开始疯狂了,不顾一切的命令所有部队不顾伤亡的往前突击,薛岳此时却见好就收,果断的撤出部队放过了日军残兵,继续去稳固自己的阵地了。但毫无疑问,这场战役薛岳打赢了,同时这场战斗也显出了几个闪耀的明星,王耀武、张灵甫等。但是他们的舞台还没到,现在南方战场还属于薛岳。

但是一个薛岳,一个万家岭改变不了整个武汉保卫战的整体态势。

就在薛岳在南方奋战的时候,日军东久尔宫率领第二军,悄悄从大别山北麓进兵,打算经过六安、固始、潢川、罗山等地进攻信阳,然后沿着平汉路南下从北面包围武汉。负责指挥这次涵盖鄂豫皖三省作战的正是在台儿庄大显威风的孙连仲,徐州会战之后,孙连仲部队就调到了河南一带布防,并且得到了塞北军的秘密支持,兵力有所恢复。他在这里部署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富金山由宋希濂负责坚守,第二道防线则是由驻守台儿庄的田振南的30军,第三道由冯治安、于学忠军负责固守潢川,第四道胡宗南的17军团和22集团军防守罗山到信阳一带。

东久尔宫选择的这条路全程都是丘陵地带,从六安到信阳的公路就掩映在丘陵山地之间。而其间的富金山是最险要之地,这里呈辐射状面对公路,牢牢遏制着日军西进的道路。负责防守这里的是孙连仲军最具有战斗力的宋希濂部,而他的对手则是日军的狄洲立兵的第十三师团和筱冢义男的第10师团,前者久经战阵从南京徐州一直到马当等地处处活跃着她的身影,而后者则是日军机械化师团的样板,两个师团都是日军常备主力师团,战斗力强悍。

说句实话,宋希濂的71军虽然作风顽强,可是西北军的特点就是装备简陋,双方实力对比明显。宋希濂把自己的指挥所部署在富金山顶,命令手下部队一步也不许后撤,并且没有援军,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了七天,几万日军被死死拖在富金山下。但是宋希濂的起家部队36师经过这一战,从上万人减员打了七百人,但是结果是日军丢下数千具尸体始终没能越过富金山峡口。宋希濂部,在富金山一共坚守了十余天,伤亡一万五千人,毙敌六千多,在己方步枪子弹都不充足,而对方飞机大炮武装到牙齿的情况下,能打成这个水平,西北军是威武的。

宋希濂部的坚守为潢川防御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让中**队在这里修筑了稳固的工事,并且也让胡宗南部从容的从信阳调兵在潢川后修筑了第三道阵地。而此时进攻潢川的日军是第10师团,师团长本来是叽谷廉介,但是因为台儿庄战败被撤职,换成了筱冢义男。第10师团此时立誓要报台儿庄一箭之仇,因为他们的对手恰好也是孙连仲的部队,倒也是有名有义。

但是日军却在一个外围阵地久攻不下,筱冢义男恼羞成怒,大放毒气,终于进兵到潢川。而当他们准备进兵潢川时,发现潢川已经成了一座空城,但是潢川又坚守了数日为胡宗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可是这时候在信阳以及外围修建了大量阵地的胡宗南,却没有遵从孙连仲甚至战区长官李宗仁严守信阳的命令,将自己的部队撤退到了信阳以西地区。让日军长驱直入信阳,打通了从信阳到武汉的路线,同时切断了武汉和北方的联系。

信阳失守,让日军从东北南三面对武汉造成了包围之势,蒋价石意识到武汉保卫战失败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此时武汉地位已失重要性,即便勉强坚持,最后也是必失,不如决心自动放弃,保全若干力量,以为持久抗战保存力量与根基。

蒋价石决口未提胡宗南保存实力避战一事,可是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就是,从徐州会战开始,总有中央军将领保存实力贻误战机之事,徐州会战台儿庄之时是汤恩伯,现在又是胡宗南,他们都是中央军的悍将。台儿庄之时是孙连仲的部队正面抵抗,损失惨重后来汤恩伯捡了大便宜,现在又是孙连仲的部队在前方死守,可到头来以胡宗南的部队退避结束。两次会战战前都是轰轰烈烈,也确实打了几场漂亮仗,可到最后却总是以遗憾收场,跟南京会战一样显得虎头蛇尾,让人颇为惋惜。没有强力的指挥,统一的思想与决心,作战计划和指令的贯彻几乎就是个笑话,不失败才是奇迹了。

10月24日,蒋价石宣布放弃武汉,自己飞赴湖南衡阳,至此武汉会战结束。

三百七十九节 下作的大英帝国

塞北的赵书礼,对南方战局颇为遗憾,他发出了强硬的要求,要求蒋价石严厉惩治胡宗南。当然现在赵书礼也算是看出了一点门道了,两次避战的主力竟然都是中央军,而且都是中央军中重要的将领,要说是没有蒋价石的暗自指示,恐怕难以让人相信。也就是此时赵书礼从淞沪会战时期对蒋价石建立的那些好感,开始了削减。让人赵书礼不解的是,淞沪会战的时候,蒋价石确实玩命了啊,中央军王牌部队几乎悉数登场,可到了徐州后却开始保存实力,这有些蹊跷啊。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真的是为了保存自己,打击对手吗。真的是因为在淞沪做了榜样后,杂牌军出于名也好,出于义也罢纷纷派出了军队,他总算有了保存实力的条件了吗。但是不管如何,不团结的中国是难以取胜的,即便塞北军在北方如何苦战,要是南方被日军打到了四川,那么最后的结果恐怕也不会完美。中国在战后能收回这些领土就已经要念佛了,何谈崛起于世界,因此赵书礼有些发愁。

而结束了武汉会战的日军,终于开始了一个漫长的休整期,南方战局终于有偃旗息鼓之势。而此时日军在南方占领了广东福建大部,往西止步于广西,往北止步于江西,但是却开始了在浙江等地的小规模作战,打算将一片片占领地连成一片。另一方面展开了虚伪的政治攻势,企图诱降蒋价石,并且在华北华中等地大肆搜拢汉奸走狗,成立傀儡整府,企图用华人制华这样的带有欺骗性的廉价方式来统治中国。

而他们的大军开始了再一次的密集调动,在南方战场打出名头的各只军队开始往北方调动,只留守二线部队负责防守占领区,当然另一方面是用政治谈判来麻痹蒋价石,其实他不用麻痹,只要他去打赵书礼,蒋价石是绝对不会出兵的,他乐的日军一直跟塞北军死磕。

而此时塞北军经过数个月的休整,战斗力也恢复了过来,三个主力军经过补充,每个军现在有十个师,二十余万人的兵力,又新建了四个步兵军和一个装甲军,现在总兵力为十三个军两百万人。根本不惧日本,摆开了架势要在东北在跟日本人好好过过招。

而此时的国际形势也十分的复杂,不出赵书礼所料,法国人投降了。

欧洲战场就只有英国人在苦苦支撑了。

但是法西斯国家内部并不团结,且不说黑特勒跟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知会日本,根本没把日本当回事,事后让日本人十分不满。而黑特勒的老大哥墨索里尼则对黑特勒又十分不满,他认为德国侵犯法国没有跟他们打招呼,让意大利军队没有准备,后来看到法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想摘果子,派出大军却被法军劣势兵力打的打败,之后墨索里尼不死心,在十月份入侵了希腊,同样是没有知会德国人。

墨索里尼的行动给黑特勒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为他的这个同盟又失败了,被希腊军队打败真的有愧于侵略者这三个字。意大利军队进入希腊境内后,跟希腊军队在边境附近五十公里范围内反复拉锯,一时间难见分晓。

而此时英国人为了保住希腊这个地中海中的战略要地,派出航空兵支援,希腊军队开始占据优势,一度逼近意大利国界线,而墨索里尼只能不断的从国内调兵,但是此时他还没拉下脸向希特勒求助,在他看来希特勒不过是他的小弟而已。

而此时鼓励与世界的新大陆的大国美国的地位就显得十分超然了,不管是英国,还是仍在坚持斗争的法国抵抗分子和某些不肯接受德国统治的殖民地都十分渴望美国能参战。中国驻美大师是著名学者胡适,胡适告诉美国人,他们每卖一升汽油给日本,中国士兵就要多流一加仑血,希望美国切断对日本的石油供应,但显然美国人根本不在乎中国人流多少血,他们更关心他们能挣多少钱。英国人则希望美国能尽快做出军事行动,可是美国国内正陷于孤立主义情绪之中,甚至国会都不同意向英国贷款,原因是英国人一战时期的贷款还没有还清,而且还款态度十分不好。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契机出现了。

日本在九月份跟德国意大利签订了三国同盟,目的很明显他们看中了东南亚的石油,尽管美国肯卖给他们石油,但是那是要钱的,缺少了可剥削的富饶的东北,这时期的日本人并不富裕。尤其是日本对于已经战败了的法国殖民地十分眼馋,对法国殖民当局下达了通牒,法国维希傀儡整府被迫允许日军进入越南。

可是此举惹怒了美国,美国人极不希望看到日本有往东南亚扩张的企图,于是对日本采取了强硬态度,终于满足了中国提出了石油和废钢材的禁运。并且应英国人的请求,对日本发出照会,隐约暗示日本,如果日本有对马来西亚等英荷殖民地有军事行动的话,美国绝不会坐视不理。美国的强硬态度是一贯释然,对东方国家他们态度蛮横惯了,他们怎么也不能想象,仅仅因此日军就敢攻击他们。对西方国家,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