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第2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强大的海军,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际,就像握有了无上的武器,想防御可以,想攻击也可以。当然,一切都是为了那些资源。只有这个,才是真实与唯一地,其他一切都虚。这一点,后世而来地沈欢,没道理不清楚。中国古人,因为强盛过,就以为自己是惟一,是高高在上的,加上儒家讲什么仁义,使得一些人地脑子腐朽了,只论仁义,连利益都不谈了。国与国,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利益是唯一。利益才是惟一地追求。
为了利益,为了海军,沈欢开始谋划与奔走了。
第二百十六章 如何
沈欢的对于海军的谋划,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不复杂。//
复杂吧,他对于军务不熟,只是参照后世的一些信息做依据,写成计划而已;说简单吧,他又得考虑这个海军该如何谋划,选址在哪做为海军的大本营。
这个计划很庞大,他自己一个人肯定无法实施。再说了,海军也是军队,有刀有抢,掌在他一个地方大员手中,别说朝臣放不放心,就是他自己都不放心。宋代不比其他朝代,他们的开国皇帝得位就不正,最怕底下官员也搞那套黄袍加身,因此对外臣最多忌讳。特别是武将,可以领些兵,也可以打仗,大是不能脱离控制。一个仗,远在千里之外,就由皇帝和朝臣谋划好怎么打,这步该怎么做,武将就是去实施。一点自由都没有,发挥不出临时的指挥作用,这也是宋代往往吃败仗的原因。
宋以前的武将敢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不出差错,至多也就是给皇帝骂几下或者罚点俸禄。可是在宋代,就不行了。不听君令,打胜了也是罪。君令有错,你也得按着去执行,送死也要这样,不然也是大罪!试问这样的军事制度,武将有什么作用?而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好的将军,也许比十万大军还要厉害!
虽然对这些军事制度不满,不过沈欢也只敢把这些不满留在心里自己交流交流,是不敢宣诸于众的。不然,估计他也就没那留着脑袋吃饭的运气了。他一个人,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扭转这些局势。大宋承平了百年,一切都根深蒂固,否则的话范仲淹当年也许就变法成功了,哪里还轮得到王安石现在来风光!
不敢碰触这些军事禁区,只能饶着过去。也就是说。这个海军,沈欢从就不指望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也不敢去掌握。
因此,他的计划,必须一早就禀报皇帝赵顼。写明情况。具体怎么做,就由官家派人来主持。出了什么问题,没有他的坏处;而有了功劳,这个建策之功,也跑不了。撇开责任,简直是攫取功名的不二法门嘛。也是官场立身的本领。沈欢现在可是越来越老油条了,油画了许多。
当然,他怕皇帝赵顼对海军不大明了。因此他要考虑到诸多方面,去写就策略,而且是要可行的策略。那么就有几个方面要考虑:
第一要有海船。海军海军,没有海船,只有一些小船,也不过是水军罢了;他这个海军。与扬州等地地那些水军不一样,这些水军只能在大河里横行,或者在海岸靠着走还可以,一旦离海岸十里之远。估计就无能为力了。
现在不指望海军远征西方之类的东西,也不要求环球航行,可也不能太差,怎么说也要有来回南洋的能力。否则这个海军,有名无实,徒惹笑话而已。以大宋的海岸线,以及他航行的能力,仔细一算,这个海军。至少要有八万以上。以一条海船能载三百多人为计。还有后勤什么地,至少要有三百条大海船。
这样的话。单是海船的造价就要几百万贯了。现在大宋朝廷最怕谈到钱了,也就是说。如果沈欢这个海军计划要朝廷从国库拿钱出来实行的话,就免谈了。就算皇帝同意,朝臣也不会同意。说不得这一提议就能让斗争得很厉害的司马光与王安石联合起来一致反对!
如此。沈欢就要考虑如何省钱。他给皇帝赵顼写地策略里就提到了联合商贾发展海贸地策略。商贾航海。需要保护。那么他们就要空出一些船给护航人员。这样地话。可以训练一些海军。放到赵顼商贾地大海船上。给他们提供保护。一连可以以人力赚取这些还船。二来可以让海军人员投入实战。提供锻炼。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海军人员。选什么人作为海军。选多少人去。这个问题。沈欢在海军总策划里写明了。计划分十年实施。一开始可以先选几千人作为海军。投入训练与使用。之后每年递加。一共十年。直到发展了十万海军为止。
在他地计划里。可以从各地有大河大港地水军里挑选身体强壮地青年作为海军人员。集中到海州也就是他这个地方。能名正言顺地让国家海军保护自己。何乐而不为?
在海州。可以建一些水泥大港口。弄几艘大海船出海训练。之后就配合第一计划了。与商贾联合出海这一点。他自己都算好了。实在不行到时海盐生产出来。就让这些人做免费劳力了。再从获利里扩大海军规模。也就是说。凭着生造出来地海盐。发展海军。至少在军饷上不要国家负担。
这是计划里最显眼地地方。沈欢深信不用朝廷花一文就能训练出那般强大地海上军队。赵顼没有不乐意地道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海军地作用了。这是对赵顼以及参与进来地朝臣地诱惑。如果海军没有明显地作用。或者说对大宋没有明显地利处。那么绝对说服不了赵顼或者朝臣地同意。
这一点,沈欢了解赵顼的心思,对症下药首先就是战略上的优势。大宋自建国以来,没有哪一个皇帝不以收复燕云一统神州为己任。他们做梦都想着能挥师北伐,立下一统中原的丰功伟绩。现在大宋的版图,比汉唐时期,小了一半左右,作为皇帝,没有不憋屈的。就是窝囊如真宗皇帝,估计也是存了北伐地心思,可惜自己不争气,只能窝在南边而已。
赵顼志气很大,不然也不会一力支持变法了,虽然在皇帝之列里,只是中上之资,不过只要不昏庸,只要用人得当,还是可以成事。志气大,更多是表现在武功地妄想上。此君登基之后,数次在曹太后面前穿上军装。大有气概。可惜让曹太后以国事日艰为劝,稍稍打消了他的雄心壮志。
不过,心是不死地。他一心变法,不就是为了能有更多的钱财支持他地军事行动吗?看看他一生,在国内忧患的时候还要数次征伐西夏。就知道他的胆儿有大、心儿有多肥了!
沈欢看准了赵顼这一点,把海军的第一个功用就是定在了协助北伐辽国地策略上:首先,一旦北伐,朝廷从河北等地组织兵力正面攻击燕云;而有了几百艘大海船,一次可以运送十万左右的兵力,在淮南山东等地。又可以从海上把兵力运往渤海,从幽州的侧翼攻击过去。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到时说不得能一战下燕云!
如果这个策略不行,再继续海船北上,从高丽西北登陆,攻击辽东等地,杀辽军的后路,令其震动。组织兵力抵抗,到时估计燕云之地防守就弱了。如果说的是如果,是给赵顼更大地诱惑的,有能力。干脆组织更多的兵力,从后边攻击辽人,一路杀到他们的京城去!搞不好可以一战灭其国!
当然,这是沈欢的说辞而已,连他自己都不信能海上登陆这般多的兵力。别地不说,单是这个运输就有问题,要灭辽国,没有几十万人是做不到的。是举国之战,正面河北兵力不能少。那么多人。哪里能从海上运得过来。就算能运,这些人。毕竟不是训练有素的海军,到时晕船什么的。也够戗。估计上岸不是晕就是吐,整个人四肢无力,别说打仗了,来个小孩都能捅死他们。而北边一些游牧民族,小孩也是能弓箭骑射的!就算没人来攻击你,你在那里休整时间久了,耽误了战机,让人有了准备,也是事倍功半!
自己信不信是一回事。沈欢还是极尽为文之道,把这一策略写得锦绣一团。他只要赵顼动了这个心思就成。有了心思,赵顼就会一力发展海军;海军一发展,大航海时代到来,得了利处的人们,就是想要收回这触手,也来不及了。
其实他的海军计划,更多是针对高丽倭国,还有东南亚等地。只要发展好这些地方,国里昌盛,锻炼兵马,整个几十万大军,要灭西夏,是小事;就是辽国,灭不了,要回燕云等地,还是足够的。
另一个功用就是沈欢地本意了:攻略东亚与东南亚。他在策略里写自己在海州听多了不少海客的见闻,得出南洋等地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这些地方很多地方还是部落,只要海军都强一点,就能攻下。具体还说了这些地方有铜矿之类的东西,“铜矿之丰,犹胜大宋”,这是沈欢在论文里对麻逸的描述。
他深信已经给无铜铸钱地朝廷会为这一理由心动不已。如果还不成,不怕,沈欢把后世的大洋州给写了上去,说有海客到过这一地方。幅员在阔,可比大宋一半的版图!最主要的是这里还没有多少人居住,除了土著,还是“无主之地”。这些地区,适合耕种,沈欢建议既然是无主之物,“不如取之”。又说到现在大宋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又多,很多社会问题都是由此引发。如果占了这个地方,到时国内矛盾真不可开交,可以向此地移民,纳为版图!
到时,以南洋之地与大洋州,他这个皇帝凭空拓地比大宋还要大,“功绩可比轩辕,万世之公,就在眼下”。着实把这里做成这些的人说是“千古一帝”!这猛药下了,赵顼应该再也坐不住了吧。
接着提醒要完成这些,一个强大的海军必不可少!惟有大规模的海军,才能促就一切。末了沈欢经过深思,把地球生生拆了一半他那幅给周季看过的海图,把一半太平洋与美洲的图景划掉了,整成一副除去美洲与太平洋、大西洋地天下图景出来,一并附送给赵顼观阅。
这幅图,他不再敢张言世界是圆地了,只说是从来大宋的异国海客和本国海客那里得到地海图汇总。他沈欢也“第一次震惊”,感叹天下之大。外地如此之大,强国亦不少,那么,为了保护大宋安全,一支强大的海军,又是不可或缺地了!
这份策划,写得很长。从海军建立的原由到如何建立,还有功用,怎么使用,一一注明。其中很多是参考了后世的海军法则,另外就是结合这个时代现有的情况。尽力写得详细,也尽量把计划推敲得可行。
整整花了大半个月地时间,他才定稿,又花了几天时间,修改完毕。就轮到为这一计划奔走实施了。
计划是要呈送给皇帝看的,不过现在身在海州。不能亲临京城。而这一计划又太过骇人,更须保密,不能交给不信任的人转手。比如说,不能以公文的规则送上去,不然会有暴露在世人眼前的忧患。此事需要紧密,在海军没成之前,最好连本朝地大多官员也不要知道这一计划。那么,朝堂是不能过的了。
想来想去。惟有通过司马光呈上去了。他是本朝宰相,对于帝国事务,也有参与的权力。另外,他不在赵顼身边。而赵顼是个急性子之人,看到如此计划,免不得要找人倾诉或者询问。这样的话,司马光是个不错的人选。司马光为人稳重,看了这计划,弄不好还能想一些点子来完善。最后,这也是变相地帮助司马光,让他在官家面前获得更深的信任与更好地机会。
到了十月底,周季快要从杭州回来的时候。沈欢让自己的管家亲自上京。把自己写的东西交给司马光。这个老管家很忠诚,当年还是司马光从府里选过来帮忙的。交给他,是自己之外最放心的了。
沈欢知道。计划一出去,也许是石沉大海,也许世界将会因此而大变。他期待地看着西边,而天边,在西风中,有了股冷意;还有一丝晴朗。
快马加鞭,从海州到京城,也不过十天的工夫。沈府的管家虽然上了年纪,不过还不老朽,主子交代要快,他不敢怠慢,拼了老命往开封干去。
在十一月刚开始两天,这个傍晚,他就进了开封,找上了司马光地府邸。府里的人也多大认识他,没有怠慢,一下就让他找到了司马光。
司马光奇怪他怎么从海州回来了,转念就清楚一定是沈欢那边有了什么急事,否则还轮不到这个管家出马。待管家递给他一个包好的箱子之后,他就更奇怪了。当听到里面是沈欢写的一些东西,迫不及待地要拆开来看看。
可管家却阻止了他:“相公,沈少爷说了,里面地东西和重要,注意保密,最好是相公一个人看。”
“何事如此重要?”司马光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