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北宋仕途 >

第164节

北宋仕途-第164节

小说: 北宋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安石与司马光对视一眼,皆是说道:“文枢密主管枢密院,专管军事,是为专才,他们都认为以防为主,臣等并无异议!”

    韩绛也道:“陛下,先不论我军是否有攻出去的能力,就是能攻出去。也没有偌大钱粮来供应行军呀!”

    赵顼大是泄气:“又是钱地问题!哼,要论攻击之力,朕相信还是有地!”

    “陛下是说隐在河北秘密训练的那一万骑兵吗?”文彦博突然问道。

    “是地!”赵顼笑着回答。自沈欢属下造成新酒,这种烈酒在契丹与党项大受欢迎,按照沈欢的走私策略,以酒走私马匹的计划实行了两年,秘密所得良马上万匹,给宋王朝拉到河北几路,秘密训练骑术。面对西夏,没有骑兵是没有丝毫抵抗之力的,有了这一万骑兵。赵顼地胆儿肥了许多,说话也阔气了。

    “可惜就是少了一点!”赵顼又深深地叹了口气,甚是遗憾。人家西夏契丹人也不是傻子,起初趁着他们不知情,又因为速度快,第一年就搞了好几千马匹,到了第二年,人家获知情况之后,有了防备。走私就困难多了。两年了,才与本朝所有的马匹凑成了一万的骑兵,甚是辛酸呀!

    文彦博正色道:“陛下,就是再多,短时间内也无法与西夏骑兵抗争。西夏人是个马背的民族,其人自小都在马背上张大,擅长弓射,二十年功力,非同一般。那一万骑兵练了不过一年多。就想与人家相抗争。实在是为难呀!还请陛下端正态度,内修德政。增强国力,到时再谈军事吧!”

    赵顼也知道文彦博说的是实情,只能无奈地说道:“文老教训得是,朕晓得了!”

    文彦博今日是诸位重臣中的主角,难得好心情,笑了一下,秀了一把军机:“陛下其实想要让西夏人吃吃苦头,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快说!”赵顼眼睛一亮,大是振奋。其他众臣也一脸好奇地看着文彦博那张老脸,一向保守的文大人竟然主动说要让西夏人吃到苦头,这种情况可不多见。就连不屑文彦博老朽的王安石也来了兴趣,生生地看着他,好像要分辨出给好歹来。

    “是要用那一万骑兵吗?”赵顼又问道。

    文彦博苦笑着摇头说道:“陛下总是念叨那一万骑兵,难倒您真想让他们上去送死?就是想要锻炼他们的实战能力,前提也是要保证他们地性命再说呀。一万拙劣的骑兵与人家三万精锐骑兵相比,估计连逃命的功夫都没有!甚至还不如一万步卒守着城墙安全呢!”

    “那文老地办法是……”司马光见不得君主尴尬,赶忙出声帮着询问。文彦博捋了捋须子,笑道:“陛下,我大宋禁军,在西北驻扎就不下十五万,还有其他厢军,加起来少说也有二十多万!当然,这些厢军没有多大战斗力,加上人数也不是众多,走上战场,也是送死罢了。不过陛下却忘了,除了禁军与厢军外,我大宋还有一支数目不小的军队在那里的!”

    “还有军队?”赵顼一时想不过来。

    “回陛下,是义务军!”一旁的司马光又出来解惑了,说完还古怪地看了一眼韩琦。这义务军,当年还是他主张搞出来的,是时韩琦要招义勇军,招募乡勇,后来又是他“改良”成义务军当然,如此富有时代气息的名词,除了沈欢,还有谁鼓捣得出来?

    “想起来了!”赵顼大喝一声,“司马参政,这个义务军还是你主张招募的嘛!当然,是谁的注意,朕也是清楚的,哈哈!”不由回想起做皇子时与沈欢一道畅谈军国大事地情景。时光一下子两年过去了,真是令人感叹啊。

    “两年了,这支义务军是怎么一番景象了呢?文老,你是枢密使,应该清楚吧?”赵顼幽幽地问道。

    “是的,陛下!”文彦博笑着回答。“臣已经查过了,在陕西一带,这两年共得义务军十五军,有十万就在此次西夏攻击的一带!”

    赵顼眼睛顿时亮了:“十万!文老,你的意思是?”

    “是的,陛下,臣以为可以让他们上一下战场了!”

    “不可呀,陛下!”司马光站出来反驳,“当年招募义勇军。臣就生怕让他们上战场而反对,最后改为义务军,虽然练习战阵方面比义勇军要强上许多。然而说到底,他们就是一帮农民,让他们上战场,赢了还好说,打得顺风,可以涨士气,一旦败了,会造成边境恐慌呢!”

    韩琦也道:“回陛下,两年时间。确实还不能上战场呀!”

    “你们懂什么!”文彦博气得胡子也吹了起来,“他们能不能上战场,还有比老夫这个枢密使清楚吗?难道老夫就想让他们去送死?”

    “这么说他们真能上战场了?”赵顼大感振奋。

    文彦博摇头说道:“让他们作为主战兵力上去肯定不行,如果只为辅助,还是成地。这义务军都是招集百姓利用农闲时间训练的,一年练几个月,又有钱拿,积极得紧,因此颇有战力。听边境将领说。他们因为对于外族寇边有切肤之痛,训练起来很拼命,很认真,特别是弓箭之术,据说大有超过!战力绝对比那帮花钱养着的厢军要强多了!因此臣想,以禁军作为抵抗敌人的同时,让这十万义务军迂回前进,侧面攻击敌人。这次谅诈不是还带了几万步卒吗,正好可以趁机与之一战。十万对两万。都是步卒。一人一口唾沫都淹死他们啊!”

    “这……可行吗?”在场几人都不是军事高手,听起来有道理。可又觉得会出问题,因此都比较疑惑。

    “可行!”文彦博坚定地说道:“原因有三,一是这支军队确实有战斗力;二是他们都是当地之人,熟悉环境,作战更是方便;三是他们一直都只是农兵,西夏方面一直不大在意,更不会想得到他们侧边会有这么多地兵力存在,一旦交战,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战果值得期待!陛下,这是臣能想出的唯一可以让西夏人吃苦头地法子了。我等枢密院虽然定了防御为主的策略,可是对于来犯敌人,也是愤怒异常,主动出击,是为积极防御!”

    “积极防御!”赵顼喃喃念了几句,最后咬咬牙,做出了决定,“好,就这么干!文老,此事朕就交给你谋划了!党项人寇边,没有一两个月是不会回去的,到时希望你能给朕一个惊喜!”

    “臣岂敢有负陛下厚望!”文彦博意气风发地说道。

    其他众臣皆是无语,愣愣地看着这两位君臣。赵顼还好说,年轻气盛,总是冲动的。然而最令人吃惊的就是文彦博了,既然有如此豪迈的时刻,真是人不可貌相呀!不过人家是枢密使,军事上的事归他们管,陛下都同意他地主张,在他们看来,风险又不是很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让文大老臣发挥一下最后地辉煌算了。

    最后地结果,真令人期待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忧

    西夏人寇边一事让大宋朝堂的纷争暂时休止下来,虽然朝政上大家都有不少分歧,不过面对外侮时还是能把枪头掉转过来,一致对外。王安石的终于暂时放了下心,能过上一短舒适的日子了。御史台停止了对他的弹劾,大家都静静地等待西夏寇边事件过去。这也让皇帝赵顼的耳根子得以清净一下。

    边关是传西夏谅诈八月中旬率领大军而来,等朝廷的政令达到边境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底了。期间边境之军与对方也小打几场,仗以城墙高厚,大概也输不了。赵顼已经把这次主持抵御外侮的大权交给老当益壮的文彦博。文彦博按照之前的策略,几道调令下去,配以三司使韩绛的协助,从人力物资上支援边境。

    边境有名将种谔在绥州,另外延州也有郭逵,这两人皆是一时名将当然,宋朝很多名将的名头是注了水的,与宋以前的那些名将比起来,逊色多了。不过对于这两个人沈欢还是清楚他们的名头的。对于这次谅诈寇边,沈欢本来是不大在意的………说实在的,他回到古代的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外族寇边的事件,不是契丹人就是党项人,总之是令男人感到很窝火的表现了。

    不过中间的几次传闻之后,他终于记起按历史轨迹,今年不过是治平四年而已,而这一年,寇边的谅诈没有好果子吃呀好像就是这一段时间,正在寇边的谅诈意外死亡,好像是死于流矢。对于这件事,沈欢印象颇深,因为就此事宋王朝难得地表现出强硬的姿态!当然,至于人家是怎样死的,细节如何,则非沈欢清楚的了。反正这件事与他关系不大,也帮不上忙,只能静待结果。他现在已经对历史事件不抱多大的心思了。因为历史轨迹改变得太多了,虽然大势不变,然而若还抱着了解历史事件去做事,估计还会闹大乌龙了呢!

    时间在大家的关注中慢慢消失,进入十一月的时候,虽然党项人还没有退去。不过整个大宋王朝之人都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党项人来寇边劫掠,更多是他们民族特性在作怪,他们有着动物的本能,像豺狼,凶狠,残暴,不过动物就是动物,更多是生存的本能在指使他们做事。如今地党项人就像百年前的契丹人,更多以游民为生。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们,遵循的是自然界的弱肉强食的规则。这次打劫也是为了更好地过冬,冬季一到。大雪飘飞,条件太过恶劣,由不得他们不退去!

    就在大宋朝臣在等着党项人退兵地消息时,在十一月底,一件令他们又振奋又惶急之事传了回来谅诈死了,西夏国主死了!就死在这次寇边事件即将结束的当儿,而且还是死在大宋之人手中!

    这一消息震得大宋朝廷一片失声,反应过来之后,才快速运转各道部门。去核对消息可靠与否。当肯定的答案确定之后,众人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到底是个意外,甚至可以说是谅诈倒霉透顶。本来他在宋国边境与守将们周旋得不亦乐乎,大宋墙高城厚,他带的步卒又少,实在没有攻城的实力。于是他改变策略,令两万步卒殿后,自己率三万骑兵到边境乡下去劫掠,把边境弄得鸡飞狗跳。也在这时候。文彦博发动的十万义务军开始发挥效用,从侧边出发,在西夏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抄了他们的后路,花了一阵功夫,竟然把谅诈留在后边的两万步卒杀得落花流水!

    谅诈听到急报地时候,怒气横生,当即下令兵分两路,把骑兵一分为二。一万留在当地继续劫掠。两万跟他回去支援步卒。他不明事情如何,以为是宋朝的地方厢军在捣乱。按他的猜想,不过数完人马,而且还是没有多少战斗力地散兵游勇,实在没有多少威胁,心里美美地想着自己的两万骑兵到了之后,就像狼群杀入羊窝,应该是一边倒的事情。然而,他大意了。

    有了准备的义务军们,利用对当地地形的熟悉,找了个容易伏击的地方,十万人马,除了两万去吸引火力外,其余都埋伏在适合攻击的地方,待得谅诈一脸得意地经过时,万箭齐几万人同时用弓箭伏击你两万骑兵,纵使马再快,铁再硬,也有抗不住的时候了。就这样,谅诈一个不小心,被流矢射中,掉落马来。也合该他倒霉,落马也就落了,最后竟然还给慌乱的马匹补上几脚,很不幸地重伤了,当场昏迷过去。两万骑兵没有了指挥之人,乱得更厉害,等他们急急如丧家之犬逃离地时候,谅诈也就奄奄一息了,最后只交代了几句遗言,一命呜呼了!

    十一月底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时分。特别是大宋朝廷,谅诈的死讯,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石破天惊呀!大宋开国百年,在与外族打仗的时候,一直都是受委屈的主角,能消灭对方的也就是一些大将而已。而对于这个建国不久的西夏,他们吃的鳖更多,每次攻击,纵使之前战功很大,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这次,竟然杀了人家一个国主………而且还是令人痛恨的国主,还有比这更令大宋人振奋地消息吗?

    大宋天下。特别是开封人士。在得到确切消息地时候。纷纷庆祝起来。有得还当街燃起了炮竹。欢庆这难得地喜讯!

    当然。有喜就有忧。现在忧地人不少。其中就有高高在上地皇帝赵顼。本来他听到谅诈地死讯时。又喜又激动。天生喜好军功地他。恨不得当即飞到边境去看看西夏人地脸色。西夏人地脸色应该很差。这是他心中地想法。

    这个激动地皇帝。乐得当晚连觉都睡不好。翌日早朝之事。他满意地上去了。准备等待百官地欢呼与祝贺。果然也有些官员当场祝贺。乐得赵顼笑得很大声。可最后。出来几个泼他冷水地人。他们认为边境虽然杀了谅诈。不过也不值得欢喜。因为毕竟人家死地是国主。焉知对方不会举全国之兵过来报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9 9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