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第14节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14节

小说: 秦时明月汉时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他们三人,确是武臣为王,张耳为相,陈馀为将。只是你以为凭张陈二人的学识会甘心屈居他人,仅为卿相?!张陈二人贤名在外,极谙远虑,屈居武臣之下只是权宜。因赵国初建,局势未稳,无法三分国土各立为王,三人这才按年龄长幼,推选武臣为王,以求维系赵国民心。说白了,武臣能为赵王,一非才二非能,只痴长几岁而已!

如今,燕军囚禁赵王,张耳陈馀为将相却只遣使者,不做他法营救。可见,张陈二人实想借贵军之手除去赵王。如此一来,他二人既就可名正言顺,两分赵国各立为王,又可打起为先王复仇之旗号,攻打燕国。

试想,现如今应付一位赵王你们就很吃力,又何况两位能力卓越的赵王相互照应,空举国之师,以复仇之名攻打燕国。届时,赵军必定群情激愤,要攻克燕地如同探囊!

杂兵同志说到这里忽然住口,不再继续侃下去。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这是你们的赵王,我们这庙太小供不下他这尊大菩萨。二位好走,不送!”

当日,赵军就看到这样一幕近乎奇迹的场景。

他们悠闲出去散步的赵王又轻松地回来了!唯一区别的是,上回武臣是自己走出赵军大营,而这次却是坐着车回来的。而为赵王执鞭赶车的人,赫然正是那个“秀逗了的杂兵”。

不费一兵一卒,不割尺寸之地。

赵王武臣又回来了!

就这样,勤杂兵同志用事实向同伴们证明了他说的不是梦话,只是事实!

说到这里有个问题相信大家一定很想知道。

这位勤杂兵到底姓甚名谁?

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史书很详尽地记录了他的言行,却未出现他名字。姑且就让他们称呼他为“从不说梦话的勤杂兵同志”吧。

因为这次意外,赵国和燕国的这场仗最终不了了之。而亲身经历过绑票事件的赵王武臣,终于也有了陈胜当时的觉悟。几个月之后,他将韩广的母亲送去燕国,继赵王武臣后,秦帝国的土地上,又多出了个复辟政权——燕国,多了个王——燕王韩广。

其实多出的远不止赵王武臣、燕王韩广。复辟这种事就好比偷情,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

“出来混,总有一天要还的。”

陈胜完全参透了这句真言,现在的他已经相当习惯“造反”和“被人造反”。

齐王田儋

田儋,男,狄县即山东高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前209年。

田儋为战国齐王田氏的同族。他与堂弟田荣、田横(田荣田横为亲兄弟),是当地有势力的人物,而且宗族强盛,在当地很得人心。

早在陈胜起兵在陈县自立楚王的时候,就派遣周市进攻并收复了魏国故地。

请注意这位的名字叫周市,和那位周占卜师仅一字只差,却毫无瓜葛。

战国七国的地理位置,有句顺口溜可以说得很明白“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具体的省市辖区不论,六国大体方位就是东齐,南楚,西秦,北燕,相对这四国,赵魏韩在中间。

请大家记住这个顺口溜,因为打仗最基本的就是抢地盘。搞清楚哪块地盘在哪,将非常重要。本文中,打仗的问题已经出现,且会频频出现。

周市拿下魏国故地后,很自然地继续向东攻打齐国地盘。当军队打到狄县,即山东高县的时候遇到顽强抵抗。驻守狄县的秦军在地方官员的带领下,将周市楚军牢牢挡在城外。

秦朝以法治国,法律的细致和严苛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都是极其罕见的。在当时就有这么一条法律,处死自己的奴隶必须申报地方官,地方官批准后你才能让奴隶去死。

就在狄县抵抗战打得火热的时候,县令接到报告说田儋带着仆人绑了个有罪家奴请求面见县令。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正在打仗也不能不让人家处死家奴吧。县令也没多想,当即就召见了田儋和他仆人以及那个绑来等死的家奴。

一群人在县衙打了照面,只听嗷的一声,还没搞得清谁是来等死的家奴,就见众人一拥而上,可怜的县令立时成了刀下亡魂。

其实一切只是个幌子。

杀死县令后,田儋登高一呼:各位!各地诸侯皆已反秦自立,齐地,周天子所封诸侯国,而我田儋乃齐王田氏同族,理应为王!

这和陈胜说的那番话截然不同,这话严格来说不是号召更不是商量,而是赤裸裸地陈述事实。决定我已经作了,现在只不过通知你们一声。

田儋此人的底气还真不是一般的足。他凭借的当然不是齐王同族的虚名,人家靠的是实力。田氏家族世代扎根在狄县的可怕实力。

田儋和他的两位堂弟、田荣、田横很自然地接手了狄县的一切事务。其中最紧要的就是打仗问题。

周市的军队在城外已经围了好多天,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便当上齐王也没用。

田儋当即整合军队,成员包括狄县秦军,田氏家族力量。手底下人说,这回好了。有齐王守城,周市想攻进来连门都没有。

田儋轻蔑地冷笑。谁说要守城。

“打开城门,把周市打出去!”

田儋领军在狄县城外与楚军打响战事。

楚军在城外连攻数日,粮草气势都大打折扣,田儋的军队很轻易打败了楚军。打退楚军后,田儋又乘机带兵东进,夺取并平定了齐国故地。这回算是名副其实的齐王。

魏王魏咎

周市吃了败仗,很郁闷地领着剩下的兵马逃回魏地。

正巧周文大军在戏水被章邯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的消息传来。再加上陈胜的变质,周市立刻产生危机感。本来啊,打了胜仗的比如葛婴之流都没有好下场又何况他小小周市。

这位想了想也决定有样学样,立魏王势在必行。

立魏王的决定有了,下面就该是立谁为魏王的问题了。

手底下人都说:将军您一路打仗这么辛苦,现在平定魏地您应该当魏王。

自立为王,这在当时根本就是股风潮。凡是有点机会,手底下有点兵的,无不想弄个王侯当当。当然,这个问题周市也动心过,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赵王武臣、齐王田儋派人送来祝贺信。

这二位分别送来的函件,内容却很统一,那意思直白地说一句话:兄弟,单干吧,我们都支持你!

除了干巴巴的函件,连同信函附上的还有贺礼,战车各五十辆,这是份不轻不重的礼。

手底下人又雀跃起来,纷纷劝说周市自立为魏王:大王,您看连赵王和齐王都看好您,您就不要再推辞了。

众人都觉得周市为王铁板钉钉,可周市却说了句出乎众人意料的话:

“不行!”

“现在天下混乱,道义无存。你我身处乱世,虽只能顺应时势,但该讲的忠信不能废。我周市是魏人,借陈王之命平定魏地。魏地已平,理应坚守臣子之道。魏王必须由魏国王族的后代来担当。”

“就这么决定,大家不必说了!”

周市的一句话,终止了立王的纷争。至于他这话里有几分真心,这个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性格严谨,是个懂得远瞻的人。

有话说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现在这世道最不值钱的是“王”,最不牢靠的也是王。当造反已成习惯,当被人反也被习惯,“王”这件危险度极大的工作还是留给别人吧。

我还是混个二把手干干,实在不行,大不了换老板,不造反就意味着不被人反!

被周市选上的这个一把手名字叫魏咎。此人原是六国时魏国公子,封号宁陵君。秦国灭亡魏国后,魏咎被放逐外地废作平民。陈胜起义称王,魏咎就跑去投奔了陈胜。也就是说现在魏咎还留在陈地。

要当魏王的人还滞留在陈地这太不像话。周市亲自带人跑去陈国迎接魏咎。接连五次往返,讨价还价之后,陈胜终于答应放魏咎回去当魏王。

唉,看看这个王当的!

而周市也心满意足地当上了魏国的二把手,魏国相国。

只是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特别遭逢乱世,这天意就更是难测了。二把手有时候也是不安全的。

总结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是个混乱的年代,这是个君臣之道忠信礼义废除的年代。秦末农民战争很自然演变成六国王侯复辟的局面。秦帝国大地上燎原的星火演变成割据的散沙。

陈胜吴广已经过时了。

散沙们在各自的地盘上挣扎着,它们在湮灭中等待一个能聚沙成势的人。

第八章 秦帝国反击战

少府章邯于戏水之战一战成名。

胡亥大悦,当即下令命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领军协助章邯镇压起义军。

由戏之战始,秦帝国为期两年的反击战正式打响。

反击战中,充当主力的就是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请大家记住这三人,基本上这天开始,这三位就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日后的际遇、最终的结局都极其相似。而他们三人就是大家日后所说的“三秦”。

荥阳攻守战

城池攻防战比起野战,那绝对是件力气活,非但如此还是对人意志力的极大考验。

攻城守城,自然不及野战那样纵横捭阖痛快淋漓,却是野战胜、败之后的必由之路。一般情况下,野战战败方会遁入城门坚守不出,胜方则挟胜利之余威潮水般涌来,在城下摆开家伙,视之如探囊。

先野战,败后转为攻守战,这只是一般情况。此刻的吴广就遇到了件特例。

前209年,二世元年9月,奉陈王命,吴广率领的一支西征楚军军至荥阳。

荥阳,位于洛阳以东是中原重镇,也是历来军事要地。早在前360年,战国时魏国在荥阳开凿了鸿沟(请大家记住这条沟),自荥阳引黄河水流向东南,与淮水、泗水、济水、汝水等汇合,把荥阳同陈(今淮阳)、山东的定陶连接起来。

从陆路上看楚西征军,想将利剑插入秦帝都咸阳,也必须先拿下荥阳。

荥阳——三川郡——函谷关——咸阳,这是自东方进入关中必经之路,亦是秦帝国官方高速公路(驰道)连通关中与关东四个重要点,更是当时西征军最佳的行军路线。此外,荥阳附近的敖仓是秦政府的粮食储备库,拿下荥阳即表示大军粮草无忧。

总之,对吴广而言拿下荥阳意义重大。

自陈县出发一路高歌猛进的楚军兵临荥阳城下,人数已达十万。在吴广看来区区一个荥阳城,守军最多五万,要拿下它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很快吴广军就发现了问题。

楚军在城外摆开对决架势,架子拉好半天,可人家理都不理。荥阳城城门紧闭一点动静都没有。

话说,是守城的秦军没听到外头有人叫阵?答案是绝不可能。

当时秦政府派丞相李斯的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荥阳虽在三川郡辖内,却不是郡守驻所。也就是说李由早就听到风声知道吴广要来,这才带领人马赶到荥阳。他早等着吴广呢。

当然,在带着区区五万人马赶来荥阳前,李由也曾向他的父亲李斯求援过。无奈那时候李斯正忙,即便是亲生儿子,也请自求多福去吧。

面对来势汹汹的吴广大军,荥阳城内将卒们乱成一团。由不得你乱啊,双方可怕的实力悬殊在这里呢。十万对五万,怎么打?

就在众人对怎么打众说纷纭的时候,五万秦军最高指挥官,三川郡守李由作出了决定。

我们不打,我们守。

不得不说,这在当时是个明智的决定,即便这样做需要极大的勇气,以及实行过程中需要更强的意志。但李由的这个决定太正确了。

打是绝对打不赢,荥阳城是三川郡内最坚固的城池,守或许还有一线希望。让我们共同守好这最后的希望吧。

从这天开始荥阳城城门紧闭,任凭外面如何,李由就是一句话打死也不出来。

好吧,既然你不出来,我就打到你出来吧。

吴广部楚军对荥阳发动了凶猛的攻城战。

在中国发展了两千多年的城池攻守战中,早在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在攻城和守城术方面就有了较高成就,制造出许多复杂器械,攻守城池手段和技术都达到了极高造诣。

攻防永远是一对儿解不开的老冤家。一般说来,进攻者对于防守者天然地占有四比一的天然优势,也就是说:进攻者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攻城时间、一个突破地点、一种方式来进攻,而防御者则必须没有选择地在二十四小时内、在围城四周,以一种方式来防守。哪个灵活主动、哪个被动呆板一目了然。

于是,秦军吃饭的时候,吃到一半城头鸣钟了,楚军在攻城;秦军睡觉的时候,睡得一半城头又在鸣钟,楚军又来攻城;甚至秦军在出恭的时候,出到一半城头再次鸣钟了,楚军还在攻城。这种痛苦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其间更可能会有气急败坏的楚军对着城头诟辱谩骂。骂阵这也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招数,目的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9 1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