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为王-第24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据链路层是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包,交给ip层。
arp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p,寻找对应主机的mac地址。
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比如无盘工作站还有dhcp服务。
常见的接口层协议有:
、token_、x。25、frame_relay、hdlc、ppp、atm等。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运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主要内容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路由选择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协议、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及网际互连原理与实现。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网络层关系到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体现了网络应用环境中资源子网访问通信子网的方式。网络层从物理上来讲一般分布地域宽广,从逻辑上来讲功能复杂,因此是osi模型中面向数据通信的下三层(也即通信子网)中最为复杂也最关键的一层。
网络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第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第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第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网络层包括:ip(inter_protocol)协议、icmp(inter_control_message_protocol)
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_resolution_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_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ip是网络层的核心,通过路由选择将下一条ip封装后交给接口层。ip数据报是无连接服务。
icmp是网络层的补充,可以回送报文。用来检测网络是否通畅。
ping命令就是发送icmp的echo包,通过回送的echorelay进行网络测试。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当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它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高层的要求;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络连接上创建多个逻辑连接。
传输层(transport_layer)是osi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层,是唯一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的一层。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交换数据的机制,传输层对会话层等高三层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对网络层提供可靠的目的地站点信息。
传输层也称为运输层。传输层只存在于端开放系统中,是介于低三层通信子网系统和高三层之间的一层,但是很重要的一层。因为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对数据传送进行控制从低到高的最后一层。
有一个既存事实,即世界上各种通信子网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例如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公用数据交换网,局域网等通信子网都可互连,但它们提供的吞吐量,传输速率,数据延迟通信费用各不相同。
对于会话层来说,却要求有一性能恒定的接口。传输层就承担了这一功能。它采用分流/合流,复用/解复用技术来调节上述通信子网的差异,使会话层感受不到。此外传输层还要具备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对会话层屏蔽通信子网在这些方面的细节与差异。
传输层面对的数据对象已不是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而是和会话层的界面端口。
上述功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会话提供可靠的,无误的数据传输。
传输层的服务一般要经历传输连接建立阶段,数据传送阶段,传输连接释放阶段三个阶段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而在数据传送阶段又分为一般数据传送和加速数据传送两种。
传输层服务分成五种类型。基本可以满足对传送质量,传送速度,传送费用的各种不同需要。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传输。
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即耳熟能详的“三次握手”过程,从而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传输层协议主要是: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_control_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_datagram_protocol)。
应用层也称为应用实体(ae),它由若干个特定应用服务元素(sase)和一个或多个公用应用服务元素(case)组成。每个sase提供特定的应用服务,例如文件运输访问和管理(ftam)、电子文电处理(mhs)、虚拟终端协议(vap)等。case提供一组公用的应用服务,例如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可靠运输服务元素(rtse)和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等。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是七层osi模型的第七层。应用层直接和应用程序接口并提供常见的网络应用服务。应用层也向表示层发出请求。
应用层是开放系统的最高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其作用是在实现多个系统应用进程相互通信的同时,完成一系列业务处理所需的服务。其服务元素分为两类:公共应用服务元素case和特定应用服务元素sase。
case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它成为应用层中任何用户和任何服务元素的用户,主要为应用进程通信,分布系统实现提供基本的控制机制;特定服务sase则要满足一些特定服务,如文卷传送,访问管理,作业传送,银行事务,订单输入等。
这些将涉及到虚拟终端,作业传送与操作,文卷传送及访问管理,远程数据库访问,图形核心系统,开放系统互连管理等等。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使用tel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
tel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应用层协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ftp、tel、dns、smtp、nfs、。
ftp(file_transfer_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一般上传下载用ftp服务,数据端口是20h,控制端口是21h。
tel服务是用户远程登录服务,使用23h端口,使用明码传送,保密性差、简单方便。
dns(domain_name_service)是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使用端口53。
smtp(simple_mail_transfer_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控制信件的发送、中转,使用端口25。
nfs(work_file_system)是网络文件系统,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共享。
(hypertext_transfer_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的服务,使用端口80。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osi(open_system_interconnect)是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七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
这七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网络层)、传输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由于arpa的设计者注重的是网络互联,允许通信子网(网络接口层)采用已有的或是将来有的各种协议,所以这个层次中没有提供专门的协议。实际上,tcp/ip协议可以通过网络接口层连接到任何网络上,例如x。25交换网或ieee802局域网。
最后,网络层中的协议主要有ip,icmp,igmp等,由于它包含了ip协议模块,所以它是所有基于tcp/ip协议网络的核心。在网络层中,ip模块完成大部分功能。
icmp和igmp以及其他支持ip的协议帮助ip完成特定的任务,如传输差错控制信息以及主机/路由器之间的控制电文等。网络层掌管着网络中主机间的信息传输。
传输层上的主要协议是tcp和udp。正如网络层控制着主机之间的数据传递,传输层控制着那些将要进入网络层的数据。两个协议就是它管理这些数据的两种方式:tcp是一个基于连接的协议;udp则是面向无连接服务的管理方式的协议。”
说到这里,付新忍不住拿起桌子上面的水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tcp/ip协议有以下特点,
第一,tcp/ip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提供开放的协议标准,即使不考虑inter,tcp/ip协议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tcp/ip协议成为一种联合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实用系统。
第二,tcp/ip协议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传输硬件,所以tcp/ip协议能够集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用户能够使用以太网(ether)、令牌环网(tokenringwork)、拨号线路(dial…upline)、x。25网以及所有的网络传输硬件。
第三,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
第四,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ip逐渐取代其他网络。这里是一个简单的解释。ip传输通用数据。数据能够用于任何目的,并且能够很轻易地取代以前由专有数据网络传输的数据。
举例来说:
一个专有的网络开发出来用于特定目的。如果它工作很好,用户将接受它。
为了便利提供ip服务,经常用于访问电子邮件或者聊天,通常以某种方式通过专有网络隧道实现。隧道方式最初可能非常没有效率,因为电子邮件和聊天只需要很低的带宽。
通过一点点的投资ip基础设施逐渐在专有数据网络周边出现。
用ip取代专有服务的需求出现,经常是一个用户要求。
ip替代品过程遍布整个因特网,这使ip替代品比最初的专有网络更加有价值(由于网络效应)。
专有网络受到压制。许多用户开始维护使用ip替代品的复制品。
ip包的间接开销很小,少于百分之一,这样在成本上非常有竞争性。人们开发了一种能够将ip带到专有网络上的大部分用户的不昂贵的传输媒介。
大多数用户为了削减开销,专有网络被取消。
但是tcp/ip协议也不是说没有缺点,他又以下两大缺点:
第一,它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就不是很清楚。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应该将功能与实现方法区分开来,tcp/ip恰恰没有很好地做到这点,就使得tcp/ip参考模型对于使用新的技术的指导意义是不够的。tcp/ip参考模型不适合于其他非tcp/ip协议簇。
第二,主机…网络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它定义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口。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一个好的参考模型应该将它们区分开,而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这个tcp/ip协议开发到了哪里啊?它还有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周正明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有的,他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事实上,现有的tcp/ip的版本也不是很全。”付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目前有四个版本被开发出来——tcpv1、tcpv2,在1978年春天分成tcpv3和ipv3的版本,现在就是稳定的tcp/ipv4。
ipv4,是互联网协议(inter_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
1981年jon_postel在rfc791中定义了ip,ipv4可以运行在各种各样的底层网络上,比如端对端的串行数据链路,即ppp协议和slip协议,卫星链路等等。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是以太网。
传统的tcp/ip协议基于ipv4属于第二代互联网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但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ip地址在将来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将会枯竭。
另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