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一脉香 >

第54节

一脉香-第54节

小说: 一脉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的时候,大姑娘的唇微微发肿,双颊绯红的,眼眸里也是水润水润的,不难想象那一日发生了什么。之后大姑娘便时常走神,她如今也分不清大姑娘心里头倾心的究竟是闵家郎君还是燕阳城的贵人。
    不过她晓得一事,就是南山寺上的事情她是半个字也不能对人说。
    尽管大姑娘没吩咐,可她自己心里头也是有分寸的。
    来了洛丰,便再也不能像在樊城那样没规矩了。
    她轻声道:“大姑娘若是觉得闷,不如让二牛备车出去转转?冬天将至,也许布庄里又做了新的布料呢。奴婢听人说,流云商铺这几日里了不少新的衣裳,件件都是华美精致的。”她绞尽脑汁地道:“要不然去画墨铺子瞅瞅?听说来了一种新的青洲宣纸,薄而细腻……嗯……”
    她赧然道:“后面的奴婢记不住了。”
    见她这般,崔锦不由莞尔。
    “也好,出去走走。”
    。
    许是冬天将至的缘故,街道上清冷了不少。寒风呼啸而过时,卷起了一地枯黄的落叶。一辆马车驶过,碾压过落叶,缓缓地往洛丰郊外走去。
    崔锦进了崔家布庄。
    刘洪很是意外,连忙前去迎接。如今刘洪对崔锦唯命是从,加之崔锦的大方,刘洪几乎要将崔锦奉为神明了。
    “大姑娘今日前来怎地不先派人来说一声?小人定率领众人在布庄门前恭候。”
    打从流云商铺与崔家布庄定了合约后,崔家布庄便一日比一日富,布庄的门面也装潢了起来,比以往要大了不少。刘洪深知一切都离不开崔锦的功劳,他眼中的敬意愈发深厚,背脊也不禁挺了起来。
    崔锦说:“我今日只是过来看看,你忙你的,我一人四处走走。”
    她如此说,刘洪也只好应声,不过心底始终有些紧张,悄悄地吩咐了下去,让大伙儿更认真地干活。
    崔锦在布庄里转了一圈。
    离开布庄时,蓦然有一只灰猫跳出,险些将崔锦吓了一跳。刘洪心下一惊,赶忙上前,说道:“大姑娘安好?”
    崔锦道:“无碍。”
    已有小厮出来抓住了灰猫,灰猫挥着爪子,怒冲冲地瞪着崔锦。
    刘洪给小厮使了个眼色,说:“惊扰了大姑娘,请大姑娘恕罪。”小厮正想抱着灰猫退下时,有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
    “谁许你碰我的猫!还不快放开它!”
    小厮下意识地便松开了手。
    灰猫利索地跳到了另外一人的怀中。
    崔锦抬眼望去,只见来者是个身材窈窕的姑娘,扎着妇人髻,满头金翠,身上的衣裳她一眼便看出是流云商铺最新出来的款式,价值不菲。
    刘洪皱了皱眉头,喝道:“不许放肆,还不过来见过大姑娘。”
    说着,他又跟崔锦说道:“她是小人新纳的妾侍吴氏,因年纪尚小难免有些娇纵。她一直盼着来布庄里看看,小人便斗胆带了她过来……”
    吴氏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被刘洪一瞪,才反应过来行了一礼。
    崔锦瞥了她一眼,并无多说什么。
    待崔锦离去后,吴氏好奇地问:“夫主,她就是扬名洛丰的崔氏女么?”
    刘洪皱眉,说:“崔氏女是你能喊的么?你这性子若是以后得罪了人,我也未必能护得住你。”
    吴氏的眼眶红了。
    “妾……妾身知错了。”
    刘洪见状,不由心软。
    。
    马车里。
    阿欣道:“大姑娘,你瞧瞧刘总管,一朝富贵了就立马纳妾。那小妾比奴婢还小呢。”阿欣长在崔家,被崔元不纳妾的家规熏陶之下,倒也不觉得男人纳妾便是天经地义了。
    她嘟囔道:“那吴氏都能喊刘总管一声阿爹了。”
    崔锦道:“那是刘洪的家事。”
    阿欣说:“奴婢晓得,就是觉得刘总管的正妻可怜。刘总管才富贵几天呀,便马上纳了个年轻貌美的吴氏。方才刘总管还说吴氏年纪尚小难免有些娇纵,大姑娘还没及笄呢。”说到这里,她登时觉得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道:“呸呸呸,大姑娘,奴婢可没将你跟吴氏比较的意思。吴氏给大姑娘擦鞋都不配!”
    崔锦瞥她一眼。
    阿欣便知大姑娘嫌弃她多话了,她捂嘴嘴,对着崔锦摇摇头。
    崔锦这才作罢。
    阿欣心想,这世间最好的郎君怕是也只有老爷和大郎了,能嫁入崔家,定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
    。
    回到洛丰时,已经到了晌午。
    崔锦寻了家食肆用了午饭,随后带着阿欣去了流云商铺。流云商铺里的大掌柜自是不会不认识崔锦,她的马车刚停,人还未下车大掌柜便迎了上来,领着崔锦去了商铺里招待贵客的雅间。
    大掌柜岂会不晓得打从海上奇景那一次后,只要是崔锦常穿的服饰都会被人争相效仿。如今财神爷来了,大掌柜都恨不得给她送最好的衣裳。
    流云商铺极大,招待贵客的雅间也有不少。
    而崔锦所在的那一间是最好的。
    大掌柜笑道:“大姑娘哪里需要亲自来?只要吩咐一声,小人立马给崔府送上去。”
    崔锦道:“无妨,我今日闲暇,正好日头不错,便出来走走。你也不必招呼我了,布匹拿来了我自己挑便成。”
    大掌柜又笑着应了声,待小厮搬了十多匹布帛和数十套成衣进来后,掌柜方带着小厮离去。
    雅间里头便只剩崔锦与阿欣两人。
    阿欣挑成衣挑得眼花缭乱,只觉件件都是极好的。她说:“大姑娘,奴婢瞧着这斗篷好看,配大姑娘的肤色。”
    崔锦瞅了眼,披在身上一试。
    她看了看铜镜。
    “是不错。”
    阿欣道:“那这件斗篷便要了。”她搁到一边,又开始寻找适合崔锦的衣裳。崔锦漫不经心地坐在一边,似乎对挑衣裳不太感兴趣。
    而就在此时,隔壁雅间蓦然传来了两道声音。
    “此事当真?”
    “自然是真的!我亲眼见到的!前几天欧阳姑娘的茶话会里崔氏不是没有去么?以往欧阳姑娘每月的茶话会,她是必到的,座上宾的位置也是她的。洛丰里有谁不晓得欧阳姑娘和崔氏成了闺中知己,亲近得不行。平日里有谁不小心说了崔氏不好听的话,欧阳姑娘都会不悦。可见她是个极其护短的。”
    “然后呢?你说的这些我都晓得。”
    “重点便是然后了,前几天的茶话会我去了。你也知崔氏风头正盛,容易招惹别人的妒忌,尤其是她长得好看,不喜欢她的姑娘可多着了。你知道安家的二姑娘吧,家世尚可,然而却没什么名声。她一直想攀上欧阳家,见着崔氏轻而易举地成为欧阳姑娘的座上宾,她心里羡慕得不行。每次欧阳姑娘开茶话会的时候,她都有去,想插话却插不着,别人不晓得,我心里可清楚了。她厌恶极了崔氏。”
    ……
    雅间这边的阿欣也听见了隔壁的对话,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她惊讶地看着崔锦。
    崔锦对她摇摇头,示意她莫要出声。
    阿欣点点头。
    “前几天安二姑娘一时多嘴,埋怨了崔氏几句。恰好被欧阳姑娘听到了,你猜欧阳姑娘有什么反应?”
    “什么?什么?你快说,莫要卖关子!”
    那姑娘笑了声:“欧阳姑娘一句话都没有说,你可知安二姑娘埋怨崔氏什么?她说崔氏仗着自己长得好看,把洛丰男人的魂儿都勾走了,以后想要嫁个好郎君,人家心里头恐怕都有一个崔氏了,于是对自己只能退而求其次。”
    “啊?”
    “若是平时,欧阳姑娘肯定早就喝斥她了。可是那一天,欧阳姑娘没有吭声,眼神儿也很是古怪。我们那群人瞧见了,私下里都说欧阳姑娘与崔氏心生间隙了。你信不信,不用多久欧阳姑娘定不愿再与崔氏来往了。姑娘家之间哪有那么深的情谊,只要涉及到了郎君,想要破灭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么?”
    待那两个姑娘离开后,阿欣说道:“大姑娘,你可别她们胡说。那一天大姑娘明明是去南山寺才没有去欧阳姑娘的茶话会,一到她们嘴里倒是成了那样不堪入耳的话。她们定是心里头嫉妒着大姑娘呢。”
    崔锦似是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崔锦离开了流云商铺。
    阿欣打量着崔锦的神色,问:“大姑娘,现在要回府么?”
    崔锦道:“时辰尚早,再去画墨铺子看看,兴许还能看到好的狼毫,可以买给大兄。”
    见自家大姑娘丝毫没有为那两个口无遮掩的姑娘的话而困扰,阿欣也彻底放心了,笑嘻嘻地道:“大郎知道大姑娘这么用心,肯定就不生气了。”
    。
    到了画墨铺子时,阿欣眼尖地发现了一辆眼熟的马车。她高兴地道:“大姑娘大姑娘,你看你看,是欧阳姑娘的马车。”
    崔锦也发现了。
    一进铺子,她便见到欧阳钰在试青洲宣纸,许是曾经练武过的关系,欧阳钰的腕力极足,写出来的字格外沉稳有力。
    “阿钰。”崔锦含笑打了声招呼。
    欧阳钰回首,见是崔锦,微微一笑,“是阿锦呀,真是巧了。你也是来看新到的宣纸么?”
    崔锦说:“只是闲得发慌,所以便想出来走一走。不曾想到在铺子里遇到阿钰了,当真是巧呢。你买了什么?”
    欧阳钰说:“也就是宣纸,本想差人出来买的,但她们都摸不准我的喜好,还是自己来放心。阿锦平日里喜爱作画,这青洲宣纸倒也不错。”
    崔锦眸色微深,又道:“我还想买一支狼毫。”
    说着,她叹了声,道:“我今早得罪我的大兄了,和他下棋的时候,走了会神,结果他便生气了。我大兄一生气,我心里头就害怕。”
    欧阳钰一听,便说:“原是如此,是该买点东西好好地哄一哄,我瞧那边的狼毫不错,你待会可以看看。”
    她搁下手中的羊毫,又说:“时候不早了,我便先回府了,府里还有事情要处理,不然我定帮你挑一挑。”
    待欧阳钰离开后,阿欣说:“大姑娘,果真是那两个姑娘在胡说八道。欧阳姑娘对大姑娘还是跟以前一样呢,哪里有半分生气的模样?”
    说着,阿欣倒是有些生气了。
    “那两个姑娘口无遮拦的,当心嫁不出去。”
    崔锦却缓缓摇头。
    那两个姑娘说得没错,阿钰对她的确不像以前那般热情了。
    若是放在以往,听到她说今早她惹怒了大兄的时候,她肯定会眨巴着眼睛,追问她细节,然后给她想出哄回大兄的法子,最后定会再三叮嘱,待她哄回大兄了,一定要告诉她。她可是功臣呢,要给她送礼。
    而今日,她虽是笑着的,但她看得出来,她的笑意并未到达眼底。
    只不过……
    崔锦不由有些苦恼。
    她思来想去也没想出自己究竟是哪儿惹得欧阳钰不痛快了。
    。
    崔锦回到崔府时,恰好是晚饭时分。
    她换了衣裳,便与崔元林氏还有崔湛一块用饭。她时不时看崔湛一眼,他敛着眉,一言不发地吃着。她给他舀了一碗汤,轻轻地推到他面前。
    他似是停顿了下,不过依旧没有看她,但是把汤给喝了。
    崔锦见状,稍微松了了口气。
    大兄如此,便是没早上那么生气了。
    晚饭过后,她扯住崔湛的衣裳,眼巴巴地看着他,说:“大兄,阿锦今日给你买了一支狼毫。”
    崔湛瞅着她。
    过了会,他移开目光,沉声道:“跟我来。”
    两人走到了今早的梅花亭子。华灯初上,亭子里的灯已经点亮,散发着幽幽的光辉。崔湛看着她,问:“你可知我为何生气?”
    崔锦道:“因为阿锦下棋走神了。”
    “不是。”
    崔锦微怔。
    半晌,他轻叹一声,道:“阿妹,其实都是为兄不好。若是为兄有能耐,便无需让你受苦。我其实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
    崔锦更是疑惑了。
    她道:“可是做些事情阿锦是乐意的,也是高兴的。受这些苦,阿锦心甘情愿的。我也与大兄说过,阿锦这辈子注定无法像寻常的闺阁女子那般嫁人生子,在宅院里安安分分地当一个妇人。如今能有在外面闯荡的机会,阿锦高兴都来不及了,又怎能称得上受苦?”
    崔湛说:“那一日,我看到了……”
    “哪一日?”
    “你从南山寺回来的那一日,还有花灯节那一日。他又回来了是不是?是他……对你穷追不舍是不是?”答案是什么,其实崔湛心里很清楚,越是清楚他便越是生气,生自己的气。气自己没有滔天权势,不能将自己的阿妹护在身后,让她受到了那人的屈辱。
    崔锦大惊失色,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被大兄看到了。
    她道:“这些事情,我心中有分寸的。大兄不必生气,阿锦可以处理好的。他……他对我并不像大兄所想那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