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圣张良-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江王英布。”
“他不是霸王手下的一位最勇健的大将吗?他不替项羽攻打我就算不错了!”
“英布早就与霸王同床异梦,项羽借他之手除掉义帝,好让英布替他背上骂名,而英布却派人化装成强盗杀了义帝,说明他决不愿意与项羽站到一条船上。”
刘邦点头表示赞同。
“另外,”张良说:“这次项羽率兵北上伐齐,本来他命令英布率兵与他一道去打田荣,但结果英布只派了一只小部队去敷衍了一下,因此霸王对他十分不满,迟早是要收拾他的,这点英布心头也明白。如果汉王派人去联络他,并答应封他为王,他肯定会倒向汉王的。”
“好!第二位呢?”刘邦问。
“第二位是彭越。”张良说。
“不错,彭越本来就是项羽的死对头。”
“是的,齐王田荣反项羽时,就支持彭越在梁与项羽作对。事不宜迟,汉王一定要尽快派人去与他们谈妥,那样就等于霸王的左右臂都被人扯住了。”
刘邦高兴地说:“好,我立刻派萧何去英布那里,再派一个得力的人去见彭越。那么第三位是谁呢?”
“第三位……”张良微笑了一下说道:“这就好比汉王自己身上就佩带着一柄锋锐无比的利剑,为何还要去向别人借武器呢?”
刘邦瞠目结舌不知所云。
张良见他无所觉察,便进一步提醒他说:“汉王身边便拥有一位比前面两个更有力量,更能使项羽畏惧的人!”
“你说的这人是……”
张良说:“我说的就是汉王在南郑亲自登坛拜将的大将军韩信!”
“是他?”颇有些出乎刘邦的意料,他未曾料到张良对韩信的评价有如此之高。
提到韩信,刘邦的心情十分复杂,他承认此人是个难得之才,但却又始终放心不下。别人越推崇韩信,他心中越觉得不是滋味。他打天下离不开韩信,但他又不放心韩信,悲剧便一步步铸成。
张良说:“韩信是一位难得的将才,此人堪当重任,可独当一面,你要充分信任他,他完全可以为你打开一个新局面。在用这个人上,汉王不应该有任何犹豫。”
刘邦默然,始终不愿爽快地承诺。凭他的直觉,他觉得即使依靠了韩信战胜项羽,终有一天他会变成比项羽更可怕的人。
“汉王急着想将关外之地送人,如果送给这三个人,楚就一定可破了。”
张良一番点拨,真如云开雾散,连日来刘邦郁郁寡欢的心情终于开朗了。
夏侯婴走来向他报告,周吕侯从下邑亲自率兵迎汉王来了
第17章 席前借箸驳郦生
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自以为聪明过人的高阳狂生,他的馊主意险些儿坏了刘邦的大事。张良是纵观历史风云的智者,郦生只不过是玩弄小聪明的说客而已。
刘邦与项羽你死我活逐鹿中原的战争,进入了高下难分、胜负难定的阶段。
刘邦要打败项羽,决不能仅仅据有关中,谁能立足中原,鹿就死谁手。而当时的荥阳、成皋,也成了中原的战略要地,刘、项就始终在这一带周旋,进进退退,杀得难分难解。
去年四月刘邦从彭城败退下邑,五月因为得到萧何、韩信的支持,重新恢复了元气,占领了荥阳。六月他虽然回到关中栎阳,八月又进入荥阳。为什么刘邦要死死抓住这个地方不放呢?因为荥阳的西北有一座敖山,自秦始皇占领中原以后,就开始在敖山筑城建仓,储备粮食,成为他征伐六国的军粮供给基地之一,也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物质保障。汉王占领荥阳之后,大将军韩信就立即控制了敖仓,派重兵把守。并且修筑了从山上到河边的甬道,运送粮食给荥阳的汉军。韩信北征以后,又任命大将周勃与曹参驻守敖仓,足见它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汉王刘邦对它的重视。
这一点怎瞒得过精明的范增,他多次提醒项羽:“刘邦能在荥阳站住脚,就是因为有敖仓供给他的军粮。如果断了他的粮道,就不战自溃了!”
于是项羽一面派精兵悍将,去侵夺汉军的粮道,切断甬道,夺取粮食。然后,项羽又亲自率兵围困荥阳。
从去年末至今年初,发生了两次令天下人震恐的怪事。红日当空,突然一个黑色的影子慢慢将太阳吞没,顿时天昏地暗,如大夜弥天。许久,太阳才又被黑影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
于是,人们在做着各种不安的猜测,太阳被吞没,是上天发出的何种警示?它像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灾异要降临人间?特别是在这天下大乱、征战不息的年代,它又预示着一种什么样的兴与亡?荥阳城内,汉军缺粮已一天天严重,刘邦焦虑不安。他派人出城向霸王求和,想把荥阳以西为汉,荥阳以东为楚。项羽想到北边齐乱未平,身后彭越难服,不妨双方暂且罢兵,等将齐、梁之乱平定后,再来与他决一雌雄。但听说亚父范增坚决反对,项羽才没有作出决断。
一天,张良正要吃午饭了,才看见何肩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便问他道:
“今天上午你到哪里去了,这么迟才回来?”
何肩兴致勃勃地说:“宫里要请一位刻金印的工匠,恰巧当年我师傅有一位在荥阳的朋友,就是刻印高手,连铁匠活也是他教我师傅的。”
“此人还在吗?”
“早死了,找到了他的徒弟,把他请进宫来了。”
张良有些诧异地问:“汉王要刻什么金印?”
何肩说;“刻的是六国诸侯的金印。”
张良大为震惊,此时此刻刻六国诸侯的金印干什么?
他猛然想起败走彭城时,在去下邑的荒山上,汉王不是流露过自己想退回关中,将关东之地分封给其他的人么?这个关头究竟是谁给汉王出了这个愚蠢透顶的馊主意,岂不要坏大事么?
他急忙放下碗筷站了起来,拔腿就往外走。
何肩追上去问:“侯爷要到哪里去?”
“我去见汉王,你先去吃饭吧,别跟我来!”
张良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
他的住处离刘邦不远,而且大家都知道他和汉王的关系,进进出出根本不用通禀,也没有谁敢加以阻挡。
他进宫看见汉王正在吃饭。刘邦见他急匆匆走来,便停下筷子问道:“子房有什么急事吗?我看你走得那么急。”
张良没有一点客套,单刀直入地问道:“汉王请工匠刻金印干什么?”
刘邦以为是什么紧急情况,原来才是说的这件事情。本来正想要告诉他的,没想到他正好来了,便请他坐下,说道:
“近来我日夜焦急难安,总想不出一个彻底打败项羽的好办法。正好这时有人向我献一策,我认为倒是个好主意。”
“是何良策?”张良明知故问。
“要怎样才能削弱项羽的势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分封六国的后裔为王!”
“谁给汉王出的这个主意?”
刘邦正感到得意,没有想到张良的问话,充满气愤的语气,再掉过头来见他满脸怒容,汉王还真有些疑惑不解,所问非所答地问道:
“你怎么了?子房!”
正在这时,侍卫禀报郦食其求见。汉王见张良如此态度,解铃还须系铃人,就让郦食其来和他谈吧,便忙传他进来。
这位身长八尺胡须花白的高阳狂生走了进来。平时他自以为读了不少书,自恃有才,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最聪明。
他兴冲冲地走到汉王的饭桌前,打开一张丝巾,取出了一枚金印送到汉王面前:
“汉王请看,这就是荥阳城里一位治印高手刻的金印。如果汉王以为可以,就命他继续尽快地把那五枚刻好。”
刘邦年少时是个不读书的无业游民,哪里懂得什么治印,随便看了看便递给张良说:
“子房看看,你说行就行!”
郦食其没有想到汉王把终审权交给了张良,虽然他并不一定把这个敢刺杀秦始皇的人放在眼里,然而有一点他心里是明白的,这就是张良在汉王心中的地位,比自己高得多。这是他平日最为不满的地方,因为他自视才高八斗,在刘邦周围的谋士中,他根本瞧不起张良、陈平等辈,他以为这些人只不过会玩点小聪明而已。只有自己才是个堂堂正正的儒生,才真正通读过圣贤经典,但是刘邦却更多地听信张良、陈平。不过在此刻,他还是怕张良故意挑剔,搅了他精心策划的大事。
自打沛公路过陈留时投靠到他帐下以来,他还未曾建立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功,当然也没有封王的资格。平时,也未立过什么战功,只是被刘邦派往各诸侯间,充当说客而已。在下邑时,他风闻刘邦坐在马鞍上问过张良,他想把关东之地封给别人以破项羽。
前几日他有事来见汉王,想自荐去充当游说齐王归顺汉王的使命。刘邦对这老头,开始不怎么感兴趣,后来他有的献策还是深受刘邦赏识的,像取荥阳、据敖仓就是他的建议。刘邦还记得当时郦食其对他说过这么一段难忘的话:
“臣听说,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天的人,那么他就可以取得天下,否则就不可能。要夺取天下的人,必须以民为天,而民又以食为天。敖仓是天下有名的粮仓,我听说那里还储存许多小米。可笑的是,项羽攻下了荥阳,却不知道坚守敖仓,只派了一些谪卒去分守成皋,自己却引兵东去了,这不是老天爷要把这座粮仓送给汉王吗?荥阳和敖仓这般唾手可得,如果不思进取,就是过错。如今楚汉难以并立,互相争夺一时难分胜负,海内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农民不能耕种,女工走下织机,天下人心不定。希望汉王立刻进军荥阳、夺取敖仓,依靠成皋的险要,控制太行的要道,扼住壶关的出口,据守白马的要津,这样汉王就可凭借险要的地理位置而制服诸侯,何愁天下不能归顺于你!”
这无疑给当时困居下邑的刘邦指引了一条阳关大道,所以他欣然接受而且立刻付诸于实施,一度军威大振,其中确有这位高阳狂生的功劳。
前日郦食其一来,刘邦就主动垂询摆脱目前困境的良策。这位满腹经纶的儒生早已摸透汉王的心思,他又正准备献策刘邦,让他去游说齐王,如果汉王同意分封六国后裔,两者不就是一回事了吗?再加上近日来心事重重,因为攻荥阳、占敖仓是他的主意,生怕刘邦如今被围困荥阳粮食将尽,怪罪于他,因此也急于想提出一个解围的良策。
如果汉王真的接受了他这一建议,恢复六国不是他的头功吗?不但汉王将视他为股肱之臣,而且六国君王也都会感恩于他,那时他就真如当年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了,张良与陈平又何足道哉!
于是他便信心十足地对汉王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却依然分封他的后人在杞国。周武王诛杀了商纣王,也分封了他的后人去宋国。而秦始皇残暴无道,消灭六国之后,弄得那些国王的后裔无立锥之地。如果陛下能够真心恢复六国之后,他们都会感恩戴德拥戴陛下,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汉王的德行已传播天下,就可以南面称霸了,到时候项羽也会恭恭敬敬地来朝拜陛下了!”
这一番美好的描绘,真使得刘邦晕晕糊糊,像饮下了一盏美酒一般,顿时心花怒放。再也没有想到要不要询问一下张良和陈平,究竟可行不可行,就当机立断定夺下来。
他立刻说道:“很好!你赶快去找工匠把金印刻好,然后就请先生身佩六国使带,去完成这一重大使命!”
他未曾料到如此千秋伟业,竟凭他三寸不烂之舌把汉王说动,瞬息间变为现实。被授予六国使带,这真是青史留名的大事,他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一种飘飘然的大人物的感觉。但毕竟年近七十的老叟了,出门跨门坎时没有留神,差点儿绊倒。
谁能料到我郦食其还有今天!
所以,当张良以一种不满的眼光审视金印时,他先发制人地说:“这位工匠是一位名匠之徒,还是先生手下何肩举荐的。”
他心想,你张子房好意思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么?没想到张良沉吟半晌,说了句:
“金印倒是刻得很好,但恐怕这几颗金印反而要坏汉王的大事!”
刘邦正挟起一块牛肉要往嘴里放,突然把举起的筷子停在半空中,吃惊地问道:
“为什么?”
郦食其大为不满,冷冷地反问道:“难道汉王施圣德于天下还有错吗?难道说……”
刘邦用手势制止住了他,他心里明白,张子房一言九鼎,不会平白无故地赞同一件事,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反对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