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端 >

第39节

锦端-第39节

小说: 锦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不是以前,非嫡长不能继位,像睿王这样的继位实在是太过丢脸,除了那些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臣,几乎没有人会选择睿王这个继承人。
  康王是继皇后生,是皇帝明媒正娶进宫的皇后,康王嫡出的身份比之睿王虽差了那么一点,好歹也是嫡出,比梁王身份不知道高了多少。
  贾皇后娘家枝繁叶茂,自从贾皇后当上皇后以后,贾家步步高升,族中子弟占据了无数的重要官职,
  所以站在康王一派的大臣有很多,有些没有明确投靠康王,在心里支持康王的大臣同样不少。可以说康王在诸多皇子中是支持者最多的一位。
  梁王与康王相比,就差了许多,不过他在朝中支持者的人数也仅次于康王罢了。康王身份高不可攀,有些小官小吏没有门路投靠康王,康王又看不上他们,自然就沾到了梁王一派。
  剩下的那些皇子年岁都不怎么大,是无法与前面的康王梁王相比的,当然,等他们年纪大了一点,那就不一定了。
  本来是两极相对的格局,从苏蜀成亲以后,忽然得到皇帝重用,不管皇帝吩咐他做什么事,苏蜀都做的很好,且为人不像其他王爷那样嚣张跋扈,比如康王。
  以前看康王一切都还好,从他成亲以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让人遗憾,就连宫里面的皇后也委实让人失望,康王做出宠妾米灭妻之事,康王妃明明是皇后亲自选的,等康王成亲以后,竟然莫名的看康王妃不顺眼,康王不喜欢康王妃,她不仅不帮着康王妃,反而扶持妾室与康王妃作对,生生的害的康王妃小产。
  康王妃小产一事一心想要隐瞒,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可惜最后还是传的所有人都知道了,除了当事人还以为自己将这件事瞒在鼓里。
  光从这些那些支持康王且又正直的大臣就有点看不下去,觉得康王如此不堪大用,做出如此宠妾灭妻之事的人如何能做一国之君。
  于是康王身后的支持者因此少了三分之一,站在了新晋的睿王背后,默默无声的支持他,随着康王行事越发荒唐,从康王阵营里面,走出来的大臣越来越多,中立派依旧中立,谁也不去偏帮,对于那些站在他背后支持的大臣,苏蜀从未有过任何表态,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专心做好皇帝交代给他做的事,其他的什么都不管。
  苏蜀如此,让那些站在苏蜀背后的大臣更加坚定的跟着苏蜀,苏蜀门下也多了不少门客投奔与他,指望着能从苏蜀身上得到一个好前程。
  本来康王在朝中最大,苏蜀将支持他的人抢走了那么多,虽然苏蜀什么都没有做,可不管怎么的,都很让人不爽。康王对苏蜀有意见,偶尔下朝时总是话里话外的排挤苏蜀,苏蜀面对康王的挑衅全然不在乎,只无视康王存在,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梁王在支撑的人比苏蜀要多,质量又比不过苏蜀,在三人中梁王式微,康王挑衅苏蜀梁王喜闻乐见。寻思着两人斗得两败俱伤,就是他的机会。
  苏蜀的表现让他很失望,他竟然不和康王相斗,每次面对康王挑衅都还直接无视,连理都不理康王,暗地里也没做出什么对付康王的事来。
  面对康王如此挑衅,苏蜀居然都能忍下不做任何动弹。康王多次明里暗里的挑衅,旁边也有大臣或者外人看见,康王名声在众大臣心里越来越差。
  梁王因此对苏蜀多了几分防备,他总是觉得苏蜀绝对不会像表面上这样简单。
  苏蜀做的越来越好,大臣对他越来越满意,朝中不少女眷都在说锦端是个有福气的人,谁能想到,当年声名不显的安平侯府的二姑娘竟然会有如此福分,要知道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安平侯府的大姑娘有很大的造化,尤其是在和康王定下婚事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安平侯府的大姑娘就是未来的皇后。
  可是最后呢,姐妹两人的情况是截然相反,锦淑的日子过得艰难,而锦端刚嫁进门就怀有身孕,虽然最后早产生下了一个小郡主,好歹也是皇家的第三代人的第一个孩子,没看见小郡主一出生就得了封号。
  孩子不好养活,按照常例,不管是小世子还是小郡主都是在七八岁的时候才定下封号,锦端生的长安郡主一出生就被定下封号,说明了睿王在皇帝心中地位。
  短短两年时间,朝中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三位王爷之间的明争暗斗,变得暗潮汹涌起来。
  康王坐在会客室中,下首坐着门客,他怀中抱着轻衣薄纱的美艳女子,会客室中还有无数貌美侍女端茶倒水。康王抱着美艳女子,将她柔弱无骨的手握在手心把玩。
  坐在他下首的门客有些目不斜视,有些则盯着面前貌美的侍女看,有那么几个胆子大的,伸出手来摸了一把侍女的如凝脂般的手背。
  被摸手背的侍女面不改色,不仅如此,被摸手的侍女还抬头朝摸她手背的门客去看,朝他妩媚一笑,随后将手收回,扭着腰走了出去。
  等侍女全都退出去后,康王拍了一把怀中女子的臀部,让她示意她出去,女子满心不情愿的从康王怀中起身,扭着腰肢,莲步轻移,慢悠悠的走了出去。
  最后一名女子走后,会客室的门被紧紧关上,门口站着康王的心腹守门,康王放下手中酒杯,本来嬉皮笑脸的一张脸慢慢的沉了下去,表情变得阴沉起来。
  “苏蜀现在是越来越得父皇的看中了。”
  坐在苏蜀左下手的第一个门客站起来双手作揖说:“王爷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在下必定义不容辞。”
  康王抬手示意他坐下,手指在酒杯的边缘摩挲:“自从苏蜀走到朝堂上之后,本王或明或暗做了不少针对他的事,每次都被他轻易化解或者无视,可见苏蜀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在扮猪吃老虎,说明他的心思并不简单。”
  康王一双眼睛慢慢眯起,门客摸着花白的胡子思索后说:“既然如此,王爷不如我们做一次大的。”
  康王挑眉,问他:“你有什么好主意?”
  “睿王疼爱妻女众所皆知,甚至为了睿王妃亲自到皇上面前说他不想纳妾,既然王爷做了这么多事对睿王都没什么影响,倒不如从睿王妃下手。”
  提起锦端,康王忍不住想起那日他在家中后院看见的锦端,明明是一样的容貌,却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感觉,比起锦淑的枯燥无味,他似乎更喜欢锦端的丰腴,她比锦淑可是可口多了。
  门客这么一说,康王本来有七分兴趣,顿时来了十分,要是有机会,他还真是想感受一下睿王妃的滋味。
  “你有什么计划?”
  “睿王妃自从嫁给睿王后几乎不怎么出门,只偶尔去找宋将军家的姑娘玩耍,在下之前已经打听清楚,宋姑娘将要出嫁,近日宋将军夫人要带宋姑娘去普安寺上香。”
  门客摸着下巴的山羊胡,笑的一脸正经:“王爷和睿王相斗,梁王一直在榜作壁上观,想看着王爷和睿王斗得两败俱伤,他在一旁渔翁得利。王爷和睿王相斗这么久睿王一直都是避让态度。不如我们找个机会,刺激梁王,让梁王对睿王妃下手。”
  坐在右下角的门客不肯示弱说:“姚先生想的倒是好,可是你能想到这些,难道梁王会想不到?”
  姚先生说:“所以在下才说像个法子逼得梁王不得不去对睿王妃下手。”他双手作揖,对诸人说,“姚某才疏学浅,还需要诸位共同想办法。”
  那门客还想说话,康王一手拍在桌案上做下决定:“好,就按照姚先生说的,大家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梁王按捺不住对睿王妃下手。”
  虽说康王对不能亲自对锦端做什么感到遗憾,好歹他也顾全了大局,他心想着,将来只要他登上皇位,锦端还不是他手里面的蚂蚱,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干嘛非要现在。
  康王都已经决定这样办了,那么有反对意见的门客立即闭上了嘴不再持反对态度。
  姚门客的法子实在是太过于小人,给康王做门客的人也有君子,对姚门客的做法不敢苟同,只因他们在康王面前的地位不如姚门客,只得将不满压下,并且决定就算有什么好法子也不会参与其中,实在是太过丢人现眼。
  

  ☆、中计

  姚门客眼角瞥向他旁边坐着的中年门客,示意他上前去说话,今日姚门客在说出这个想法之前,在家中就已经有了决断,并且和自己这方的人商量好了对策,将方方面面都想了一遍,只要康王同意姚门客的这个想法,就继续讲下去,只要这个计策成功,他们势必会成为康王面前的第一人。
  如他们预想的那样,康王同意他们的想法,康王同意,就代表他们的计划成功了一大半,只需要他身边的那位中年门客将原先制定好的计划尽数说出就好。
  有了姚门客的示意,中年门客起身,对着康王双手作揖说:“王爷,在下有一建议。”
  康王抬手道:“你说。”
  中年门客站直身子,双手负于身后:“王爷,姚先生之前说过,自从睿王走上朝堂之后,与睿王争锋相对的人一直都是您,而梁王一直都是作壁上观,不如王爷借着这点,故意刺激梁王,使得梁王不得不对睿王妃动手。”
  中年门客只提了一个大概,其中主要还要康王一人去做,不过刺激梁王这种事对康王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也无须中年门客说的清楚,目前看来,这的确是一个好法子。
  中年门客话一说完,本来寂静无声的屋中顿时出现了一小片的议论之声,有人赞同中年门客的注意,有人则皱起眉头不太赞同。当即就有人站出来说:“王爷,此举不妥,此事本来是诸位王爷之间的争斗,何须牵扯女眷。”
  姚先生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此举不过是在试探睿王底线,顺便看看睿王妃在睿王心目中的分量到底有多重罢了。”
  站起来的林门客说:“姚先生这个手段未免也太过下作了。”
  姚先生唇角勾起,讥讽道:“姚某只是提出一个建议,选择权都在王爷手中,林先生这是在怪王爷喽。”
  林门客抬头看康王,见康王脸上露出不虞之色,气的手指着姚门客说:“你简直胡说八道,若不是你提出这个建议,王爷又岂会答应,明明是你自己手段下作,偏偏要牵扯到王爷身上。”
  姚门客不紧不慢的说:“林先生觉得在下手段下作,难道林先生有什么好主意不成?”
  林门客一噎,他要是有好主意早就已经说出来了。
  姚门客冷哼:“既然林先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又何必再多言呢。”
  林门客被姚门客这无赖话语气得半死,见口舌之上争不过他,干脆甩袖大步离去。
  姚门客气走林门客,不禁洋洋得意起来。想和他斗,没门。
  要说姚门客这个法子对康王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题,天知道皇家的儿子各个从小就比别人家的多了几个心眼,没心眼的要么死了,要么就是蠢得实在是没边,人家懒得害他。
  林淑妃对皇后的位置一直都是觊觎态度,她自己出生本来就不差,时常找皇后麻烦,梁王被林淑妃教导的也有事没事的和康王相斗,谁让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只有康王这一个呢,至于苏蜀则可以无视,谁让他烧坏了脑子。
  可以说,康王和梁王两人是从小斗到大的,两人谁都不服谁,在康王看来,梁王其心可诛,居然肖想着不该他的东西,而梁王想的则是若不是他出生比不过康王,康王能拿什么和他斗,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两人是谁都不肯服谁,就像是仇人一样互相的看不顺眼。
  康王有了目标,与梁王斗嘴时,就将梁王往他的目标上去引。梁王果然上当,决定对锦端动手,纵然他心里面明白他现在是中了康王的计,可是说出口的话那是没办法改口的,更何况梁王是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骄傲的人是不会让自己的人生有污点,让人言语。
  梁王派人仔细打听锦端的消息,得知锦端八月初二要去普安寺上香,这是锦端难得出门的机会,也是最好的下手机会。毕竟锦端一年半载很少出门,下次出门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打定主意,梁王决定就利用这个机会。
  睿王宠妻,梁王心知肚明,以前康王处处与睿王不对付,不过是小打小闹,与睿王虽有损失也不是很多,所以睿王不会在乎。
  可若是欺负到了睿王妃头上,依照苏蜀的性子还真是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这本来是男人之间的争斗,偏偏扯到女人身上。
  康王如此不折手段,梁王对他更多了几分鄙夷态度。
  锦端和宋小双如期约定去普安寺上香,同去的还有魏静怡,只因魏静怡的婚事也已经被宋夫人定下,婚期就在宋小双成亲后半年就要出嫁。
  魏静怡得知自己婚事被定下,恨得要死,却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