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206节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06节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授信额度,就是银行核定后给企业授予贷款信用。在约定期限内,只要企业对银行的贷款总数不超过授信额度,就可以不用进行额外审计、审查,不受次数限制的随贷随支。

市钢厂现在要是从金融机构拿到一亿两千万的授信额度,等到合资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时,就可以直接从银行把款子贷出来,而不需要到时候再一家一家找银行的谈贷款,浪费时间。

谭启平亲自主持第二次协调会议,希望各家银行能够增加对市钢厂的授信额度,把一亿二千万的出资款凑出来。

不过,包括张力升、孙亚琳等两人在内,所有银行代表都避开谭启平的眼睛,私下里作无声的交流。

顾同在协调会上也是声嘶力竭,陈述市钢厂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明年将持续好转,还贷能力会继续增加。

任凭顾同把话说得跟花儿一样,台下人照例岿然不动。

有人给纠缠急了,说话也冲,建行的分行长林如春就直接说:“市钢厂要是把拖欠我们行的八千万都还上,这次授信额度缺口,我们行全包了。”

一人开口,其他人都跟着附和,要跟市钢厂算陈年旧账。

顾同当即脸涨得跟猪肝一样;沈淮则很无聊地在桌下拨着手指甲,问孙亚琳身边有没有带指甲钳;还拿出两盒烟摆桌上,让会议室里烟鬼们随意抽。

市钢厂早期的建设,都要靠自身积累,发展缓慢。

到熊文斌时期,依靠当时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几乎把东华市当时一半的贷款都借用到市钢厂,为市钢厂新添了两条生产线,也创造了市钢厂当时的辉煌。

到熊文斌给调离时,市钢厂当时的贷款差不多都清欠干净,整个市钢厂当时的净资产就达到四个亿。

到顾同时期,市钢厂为生产运营、新建项目、多种经营,又陆续向金融机构大笔借贷。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加上这些年来累积产生的利息,市钢厂的债务规模就迅速膨胀到五个亿。

如今市钢厂的明面总资产是八个亿,负债五个亿,从财务结构来说,算不上多坏。

关键是市钢厂眼前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也仅仅是能维持日常运营,工人的工资也只需要拖后两三个月支付,但按时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还存在困难,更不用说有几笔到期的款子,还需要新借贷款去还。

这种情况,谁愿意再给市钢厂增加总数高达一亿两千的新增贷款?态度都差不多跟林如春一样:旧债还完、新借不难。

协调会开了两个小时,除了城市信用联社答应再挤两百万给市钢厂,其他人一概都不表态,给逼急了就要市钢厂先还旧债,闹得谭启平后悔过来参与这个协调会。

市委书记的权力,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用的。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谭启平不抽烟的人,给熏得咳嗽不止,也知道协调会再拖下去没有办法,就示意梁小林结束会议,让大家都回去,单独把沈淮、张力升等人留在会议室里谈话。

“市钢厂积累下来的问题是比较多,东华也应省里的要求,市钢厂已经开始在做股权改制的工作,准备成立市钢集团股份公司。我想市钢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改制,像梅钢那样得到解决,焕发生机。”谭启平合上自己的笔记本,眼睛盯着张力升,想要先重点从业信银行打开突破口,说道,“合资公司将新成立,梅钢与富士制铁都要派管理人,新公司、新起点,技术以及管理,都以富士制铁这样的一流钢企为标准,前景应该比市钢厂还要乐观。市钢厂这次的新增贷款,也都将拿合资公司的股权进行抵押,你们银行为什么还这么大的顾虑?”

人跟人是不同的,市钢厂还用原来的班子,不能从根本上形成“行的人上去、不行的人下来”的新企业制度,无论顾同的头衔是厂长,还是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都只是换汤不换药,有什么资格跟梅钢比?

张力升不好当面把这个点破,只是说道:

“业信银行到东华后,还没有跟市钢厂有过业务上的合作,照总行的规定,大规模的信贷合作,需要对企业进行事先的财务审计。要是市钢厂愿意,我们可以马上就开始这项工作。还有一个,就是业信银行在东华还很弱小,业务规模开展规模不大。虽然省行一开始给我们注入一些资本金,但真正能放多少贷款出去,跟吸收多少存款有直接的关系。现在梅钢的现金基本都从我们行走,把我们行的存款规模撑起来,所以我们在信贷业务上,也会主要考虑支持梅钢。可以坦诚的跟谭书记你说,我们行明年对梅钢的授信额度是一亿两千万,扣除了已经贷出的六千万款外,还要给梅钢预留六千万的计划。一下子去掉这一块,除非我们行明年能大规模增加存款规模,不然跟其他企业的业务合作,规模都很受限制。”

“贷款的事,还得跟省里要支援。”沈淮也不想让谭启平当面逼张力升表态,在旁搓着手说道,“梅钢要上新项目,也要走出去讨钱。不然光靠东华市,我们两个项目能把明年的信贷都吃光掉,其他中小企业想靠信贷扩大生产规模,就困难了。”

到省里求支援,依旧会面临市钢厂信用度严重不足的问题,但两次协调会,也叫谭启平明白,东华市的信贷潜力能挖的也实在有限。

心里明白归明白,但是梅钢都没有伸手要,业信银行就答应明年给梅钢新增六千万的贷款,对市钢厂这边把话说得溜圆、一毛却不肯多拔,叫在座的谭启平、梁小林、顾同、周明等人心里也难舒服。

不过他们也知道,张力升又不用对市委市政府负责,业信银行自成体系,市行向省行负责,省行向总行负责,自有章法,不是谭启平这个市委书记施压就管用的。

说到底,还是沈淮耍滑头,就同意拿出四百亩项目用地来,而且这四百亩地还坚持高价折算,最终在合资公司占15%的股份,不愿意承更多的担出资义务。不然梅钢当主力,市钢厂从旁辅助,整件事就要顺利得多。

只是谭启平也不好说沈淮什么,沈淮打开始就不愿意接手,也是彼此妥协之下,沈淮才同意让周明上位。倒是顾同表现积极,谭启平也急于成事,就跟富士制铁达成现阶段的初步合作意向。

一开始谭启平也是心情大悦,以为不需要梅钢担主力,由市钢厂出面,也能让事情水到渠成,没想到才迈出一步就遇到拦路虎。

谭启平脸色悒郁的跟张力升、沈淮说道:“省里对这个项目也很重视,我会亲自去跟赵秋华省长求援、求各家省行,不过还是希望业信银行能大力支持这个项目。”

“好的,我会跟省行沟通一下,看省行能不能给予一定的支持。”张力升说话也是滴水不漏,断不肯在其他行表态之前,就先表态。

“好吧。”谭启平见也只能如此,就放张力升、沈淮、孙亚琳他们离开。

沈淮前脚出会议室,周明后腿追过去,说道:“小组办公室现在还缺人手,还是要从梅钢跟市钢厂借调。梅钢今年进来一个大学生,叫郭成峰的,沈淮你有没有印象,能不能先借给我?”

“有些印象。”沈淮见周明现在也气派了,不再像以往那般称呼他的职务,而直呼其名,但也不管他,但不知道他怎么跟郭成峰有了联系,心想他最近在背后的动静还真是不小,说道,“你让郭成峰他自己向公司提出申请,我让人事部给他办离职手续。你想要用什么人,只要他本人愿意,我总不可能卡你,对不对?”

周明听了差点吐出血,他是想从梅钢先借调几名骨干,把摊子先撑起来,但沈淮的态度是,谁要愿意去眼下还没有谱的合资公司,去了就不要想回来。他还不能说沈淮的不是,毕竟沈淮也没有怎么卡他。

谭启平、梁小林在后面听了沈淮说这话,也没有什么感觉,市钢厂的在职员工是梅钢的四倍多,还愁从市钢厂找不到人手?

第二百八十二章辛琪的论文

从市政府出来,沈淮与张力升一起坐上孙亚琳的车,跟张力升说道:

“赵东、潘成带队,与鹏悦的周知白一起,到英国对西尤明斯工业集团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考察跟接触。目前得到的结论是,西尤明斯那条的电炉钢生产线完全可拆回来,关键是怎么拆回来才最合适。除了能拆回来,还要能装得起来;装得起来,还要能运行起来,还有很多的细节性东西,要跟西尤明斯谈。我相信赵东跟潘成的判断力,所以,我跟亚琳这次过去,很可能就会跟西尤明斯工业集团直接展开谈判。新项目启动的速度可能会很快,虽说引进二手生产线,能给我们节约很大一笔资金,但赵东、潘成他们初步判断,这条生产线经过技术改造,年产能可以提高到五十万吨以上,整个项目建设需要的资金量依旧会异常庞大。”

“你给个大概数,让我心里有个底。”张力升说道。

“明年要是能把通货膨胀控制下来,整个项目差不多六个亿就够用了,以60%的负债率计算,我们自筹资金2·4亿,就还需要银行帮忙解决3·6亿的贷款。梅钢为新项目已经准备了半年时间,决定要上项目,速度会非常快,建设期最快只需要一年。也就说,我要拜托各家银行能在明年就把这些资金都帮我们筹出来。”沈淮说道。

张力升笑道:“这么庞大的资金量,你要跟姚荣华行长沟通一下啊,靠我们市行可解决不了。”

“我后天的飞机经香港去英国,明天我会在省城跟姚荣华行长见一面。我想了一下,还是想请张行长麻烦走一趟,到时候能帮梅钢说几句好话。”沈淮说道。

“行。”张力升说道。

虽然梅钢新项目所缺的近四亿资金不可能全部由业信银行来解决,但不管省行最终决定向梅钢的新项目放多少贷款,都有可能会通过他们市行来执行。这就相当于是省行往市行注入大量的资本金,加重他领导下的东华市行在整个业信银行体系里的份量。

受外资股东的影响,省行去年做出大规模进入东华开展业务的决定,张力升对东华的前景并不看好。

当前国内银行主要从事存贷款业务,这个跟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九三年东华市社会存款余额总数都不到三十亿,甚至不到渚江对岸平江市的三分之一水平。

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社等多家金融机构,在东华已经扎根经营多年,差不多将东华市存贷款业务都分割掉了,业信银行这时候挤进来,能从别人盘子里抢多少蛋糕过来?

而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业信银行以梅溪镇为重心,存贷业务规模迅速做到六个亿,一举达到跟东华市主要金融机构相差不多的水平;成绩要远远好过预期。

就算没有孙亚琳、孙家这一层关系来,张力升也愿意跟沈淮进行更密切的合作。

这年头,谁都不傻,虽然有些人迫于形势,会有一些不同的表态,但在心底,谁都会支持给他带来利益的人。

在东华一年多时间来,谁能做事,谁不能做事,谁能做出成绩,谁不能做出成绩,张力升都看得一清二楚。

虽然说市钢厂主导的,跟富士制铁的合资项目,总投资也将高达五六个亿,但说到底,这个合资项目依旧是处于沈淮一手打造的产业布局框架之下。

包括梅溪电厂、梅溪港码头、梅钢以及合资项目、西尤明斯项目在内,梅溪港工业园,仅钢铁产业的布局,已经跟将要容纳的投资,就达到二十亿的规模,将直接成为东华市经济增长的一极。

张力升相信,这一切是在沈淮到主动要求到梅溪镇任职之初,心里就有一个规划的。

张力升自认无法做到沈淮的水平,但还是有识得格局高下的眼力,不然也不会给业信银行派到东华担任一地重任。

东华市官场里的人物,不管内心有多少认同沈淮,或多或少都不得不屈服于谭启平作为市委书记的威势之下;而对张力升这些人来说,一定要在谭启平与沈淮之间做出选择——跟着谭启平,只能在现有的狭小框架里腾挪;而联合,或者跟随沈淮,才有可能做出一番事业——答案还能不明显吗?

沈淮跟张力升分开后,就直接回了梅溪镇。

褚强在镇政府遇到他,回头拿了一本期刊给他。

沈淮接过来看是淮海省经济学院的学报,笑着问褚强:“辛琪的论文在她们学校的学报上发表了?”

“嗯,打电话过来说,她还要继续跟进研究梅溪镇的发展模式。”褚强说道,“对了,还有件事我要跟沈书记你汇报。”

“什么事?”

“省经济学院招收在职研究生,我想尝试报考一下。”褚强说道。

沈淮狐疑的盯着褚强,问道:“我让你负责招待,你没必要把自己也搭进去吧?”

褚强毕竟还是脸嫩,叫沈淮一眼窥破,脸就腾了红起来。

沈淮哈哈一笑,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