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214节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214节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劝合小辈,被人揭了老脸。
  虞氏被废黜送到邺城,打入冷宫。
  可是,曹叡即位五年后,还是追封太皇太后的祖父为开阳恭侯,其父亲卞远为开阳敬候。其祖母周氏为阳都君,其母亲为敬候夫人,都被授予印绶。
  父母和祖父母都被封为君侯,这是倡家的励志。可是,摩挲着孙子皇帝追赐的印绶,卞后泪如雨下,因为从冰冷的印绶上触摸不到亲人们的体温,他们都已经去世多年了。
  父母早逝,是她心中永远的痛,这比倡家的出身更让她自卑和脆弱。曹操活着的时候,她每次随军征行,路上遇到白发老人,总会停住车打招呼,嘘寒问暖,赐给老人们绢帛,对着老人们流泪哭泣,说:“我遗憾,因为父母没赶上我富贵的时候。”
  曹叡一开始其实也不敢抵触众议,迟迟不封拜奶奶的亲人们,为什么偏偏在即位五年后封拜呢?这一年的六月初十,奶奶去世,很可能是奶奶在病危时求他这样做的。
  要离开人世了,最恐怖的倒不是死亡,而是亲人得不到照顾。倡家流荡为生,寄人檐下,亲人间更需要相互照顾,亲情更加浓厚恒远。鲤鱼跃龙门,嫁入豪门的倡女,自然而然地肩负起家族使命,想方设法地让家人发达。在这一方面,汉武帝的李夫人就是榜样。
  李夫人生了重病,要死了,但是有一件事情不能确定的话,她将死不瞑目。这件事就是儿子和兄长能否得到汉武帝足够的照顾。儿子和兄长受照顾的程度等于她受宠爱的程度。可是,一个病容憔悴的女人,如何与那些貌美如花的女人竞争,获得皇帝的宠爱呢?
  汉武帝也是情种,他并没有因为李夫人生病就不爱她了,常常来看望她。他每次来李夫人这里,人们就会悄悄地说:“圣上又来看望被子了。”他每次来,看不到李夫人的芳容,只能看到被子,因为他一来,李夫人就把自己全身蒙在被子里。汉武帝看不到李夫人的模样,不能进行眼神交流和肌肤交流,只能乖乖地进行声音交流,听李夫人悲悲戚戚地在被子里说:“臣妾想将儿子和兄长托付陛下。”武帝对着被子说:“夫人如此重病,不能起来。若让朕看到你,你当面把他们托付给我,岂不更好吗?”李夫人把被子裹得再紧一些,以防汉武帝猛然袭击掀开被子,这样一来,反而激发了汉武帝更大的兴趣,他说:“夫人若能见我,朕将赏赐千金,并且为夫人的兄长加官晋爵。”李夫人要把神秘玩到底,藏在被子里说:“能否给兄弟加官,权力在陛下,又何必在乎是否一见呢!”说完,她翻身向里,呜呜痛哭。武帝无奈而归。姐妹们都埋怨她不该让皇帝不快,她说:“凡是以容貌取悦于人,色衰则爱弛;倘以病容与皇上见面,以前那些美好记忆会一扫而光,又怎能指望他尽心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呢。”她死后,武帝仍然忘不了她的如花容貌,亲自指点画工绘制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起来,旦夕瞻顾。她的哥哥李延年被任命为协律校尉,另一个哥哥李广利被任命为贰师将军。李夫人生前担忧兄弟不能得到足够照顾,实际上汉武帝的照顾过度了。李延年深得汉武帝喜欢,与汉武帝产生同性恋情,以至于钻进了汉武帝的被窝,哥哥被当作了妹妹。李广利率领六万骑兵和十万步兵远征匈奴,战败后投降。
  同样是倡女,同样是受君王恩宠,同样是家有兄弟,卞后也渴望兄弟在她的庇护下富贵腾达。可是,曹操却不同于汉武帝。
  卞秉是她的弟弟,是全家的希望,但在建安年间,他的官职只是别部司马,普普通通的基层军官。她常常抱怨这件事,曹操却说:“他已做我的内弟,得到的东西还不够吗?”是呀,“曹操的内弟”这一名号,用处大大,实惠多多。
  “不给他升官,那就赐他钱和布帛吧。”她千方百计地为弟弟谋求。
  曹操不留情面地说:“你偷偷地给他那么多,难道还不够吗?”
  这件事情,让卞后在曹操手中有了把柄。没办法,曹家争夺天下的时候,卞家却在谋求稻粱。
  不过,儿子曹丕对姥姥家还是很照顾的。曹丕称帝后,封舅舅卞秉为开阳侯、昭烈将军,卞家一跃成为权贵。卞秉死后,其子卞兰嗣位。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卞夫人欣喜地看到,侄子卞兰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贵族子弟,越看越招人爱。
  可是,皇帝不爱卞兰,因为卞兰喜欢挑刺儿。这时的皇帝是曹丕的儿子曹叡,按照辈分,他应该喊卞兰为表叔。曹叡是个土木建筑爱好者,就像孩子玩玩具一样,到处兴建宫室,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国之君,当时战乱频仍,如此作为则是不恤国难。卞兰以为他是皇帝的表叔,皇帝会听他的,就多次进谏。曹叡也知道表叔一腔赤诚,每次总说:“谢谢你的好意!”可是,土木建筑犹如毒品,他已然无法戒掉,卞兰说卞兰的,曹叡还是我行我素。
  建议不被采纳,卞兰终日郁郁寡欢,就响应曹操在《短歌行》中所写:“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喝酒喝出了一身病,症状之一就是口渴。曹叡知道表叔病了,派人给他端来一碗水,要他喝了。这是一碗“神水”,寿春县有个农妇,自称天神下凡,来到人间的使命就是保护皇室。她用手指在盛水的碗里一点,这碗水就成了所谓拯救天下的神水。曹叡居然信了,特地在后宫为她修了住房,让她的神水专供皇家。曹叡把神水赐给卞兰,本以为能得到他的感激,没想到卞兰根本不领情,拒绝接受神水。曹叡想卞兰应该是病昏了,就下诏问他怎么回事,卞兰说:“治病自当用方药,又怎能信这些乌七八糟的巫术呢!”曹叡十分生气,但卞兰最终也没饮服神水,症状越来越重,以至于死亡。
  这是卞兰去世情形的官方说法,但民间有消息说,卞兰自恃皇亲,敢于直谏,被皇帝当面呛了几句,回家后就自杀了。
  官方说法和民间说法哪个更接近真实,已经无法验证。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如果卞家仍是自食其力的倡家,卞兰是可以期待寿终的。倡家卑贱,却自有平凡幸福;皇亲富贵,却有高门凶险。卞家复制了汉武帝时的李家,都是倡家,都是一女受宠而举门富贵,都恃贵生骄以致不幸,李家全家被诛,卞兰神秘死亡。
  这里插叙一下神水的事儿。卞兰死了,曹叡长吁一口气:不信神水法力,活该去死。但是,当238年腊八他开始病重以后,满怀期待地喝了一杯又一杯的神水,喝到肚子快要胀破了,也没见效验,这时他才明白那个住在后宫的所谓神女,原来不是来自天上,而是仅仅来自寿春田间,一气之下,就把她杀了。239年的正月初一,曹睿迎来了新的一年,却也迎来了死神,当天死亡。他临死的时候,可曾后悔赐给卞兰神水?
  与李夫人不同的一点,卞后为娘家人争取利益的同时,也为娘家人立了一条条戒律。卞家人每次拜见卞后,就是一次灵魂的拷打,聆听那些听得耳朵都要磨出茧子来的教诲:
  “卞家日常起居务要节俭。”
  “卞家不要指望赏赐。”
  “卞家不要怪我薄情,这是因为我自有衡量。我侍奉武皇帝(曹操)四五十年,节俭如一,现在也不能变为奢侈。”
  “卞家要是有违法犯罪的,我就给你们罪加一等。”
  “卞家不要再指望额外钱和米的恩赐了。”
  曹丕给卞秉修了一座宅子,修好之后,卞后宴请娘家人。太后请酒,怎么着也是国宴标准吧,大家都满怀希望地去了,但最后都一肚子闷气回来,因为太后让人端上餐桌的不过是家常便饭。回来的路上,街边摆地摊卖鱼卖肉的小贩,对卞家人说:“早就告诉你们不要指望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就从来不理睬永寿宫的人。”永寿宫是太后居住的地方,在这里闻不到鱼和肉的气味,因为太后只允许吃青菜粗粮,餐桌上不见鱼和肉。
  李夫人的娘家因为骄纵犯罪而遭灭门,可是卞家却始终低调地过着皇亲生活,平淡却平安。卞兰的悲剧是个人性格造成的,是小概率的个案。
  曹操66岁,曹丕40岁,曹叡33岁,曹家的祖孙三代一代比一代命短。他们要是有一人能活到曹家的女主人的年龄,可能不会那么快就发生司马家篡位的事了。
  卞后享年71岁,这在当时是古稀之年了。可是,她死的时候却并不安心,因为她记挂着儿子们,唯恐一个儿子杀死另一个儿子。
  卞后死的时候,曹植写了一篇诔文纪念母亲。曹植的文学才能天下闻名,这次又是抒发丧母之痛,文采肯定差不了,但是这篇诔文能否有机会公布,他还得请示做皇帝的侄子曹叡。
  诔是在丧礼上公开宣读的,而卞后的丧礼是国丧,应该由皇帝做主。曹植虽然是卞后唯一还在世的儿子,但是若没有侄子的批准,他是不能进京参加母亲的丧礼的。真那样的话,曹植就只能在家里对着空气宣读诔文了。因此,曹植很乖地上了一道《上诔表》,说自己作诔是越礼的行为,请求侄子原谅。
  儿子为母亲做诔,却要诚惶诚恐地检讨自己越礼。皇恩浩荡,却能剥夺一个儿子哀悼母亲的权力。何况,这个皇帝与哀悼者和被哀悼者都有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中国封建皇权蔑视人性,由此窥见一斑。
  曹植写诔文的时候,一定流泪了,因为他知道要是没有母爱的庇护,他也许早就被皇帝哥哥曹丕杀了。
  


第四节 女性天空
  夭折的神童——无法突围的母爱
  她把自己完全给了他,却不能完全拥有他。
  曹操的女人多,儿子自然也少不了,留下姓名来的就有25个。可是,也许是基因的原因,曹操的儿孙都不长寿,曹丕活到40岁,曹植活到41岁,都算是高寿。25个儿子当中,早夭的就有12位,比例为48%。
  卞后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从大到小依次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兄弟四人只有曹熊早夭,其他三人都长大成人。卞后的儿子早夭率仅为25%,远低于48%的比例。
  做母亲是幸福的,因为总能得到别人对孩子的赞美。卞夫人有四个儿子,是曹操的女人中生儿子最多的,听到的赞美也最多。
  曹熊出生时,大家照例送上赞美:“多好的孩子,多富贵的模样啊,啧啧!”
  曹熊早夭,大家就赞美她的另外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长成大小伙子了,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啧啧!”
  谈起曹丕,人们常常这样赞美:
  “八岁就能做文章,神童啊,啧啧!”
  “通晓经传诸子百家之书,饱学啊,啧啧!”
  “善骑射,好击剑,文武全才啊,啧啧!”
  谈起曹彰,人们常常这样赞美:
  “看这黄胡须,富贵之相啊,啧啧!”
  “能射箭,会驾车,将才啊,啧啧!”
  “膂力过人,徒手搏猛兽,猛士啊,啧啧!”
  谈起曹植,人们会这样赞美:
  “才过十岁,就能背诵《诗经》《论语》和辞赋数十万言了,天才啊,啧啧!”
  “善于写作,援笔可成,天下才共一石,他独得八斗啊,啧啧!”
  “在他这里没有难题,只要你问,他总能应声而对,奇才啊,啧啧!”
  对孩子的称赞,大多数是客套恭维,但做母亲的却总认为人家的称赞是发自肺腑,被哄得心花怒放。卞后也不能免俗,每每有人夸奖儿子,她总会笑呵呵地答应,心里不免产生骄傲。她的骄傲是有资本的,因为大家对儿子们的夸奖并非客套,而是实事求是的评价。
  可是,卞后刹那的骄傲之后,往往是长久的惆怅,甚至希望儿子不要都这么优秀。望子成龙是父母对子女的愿望,但是卞后却时常暗暗祈祷:苍天保佑,我儿子不要都想成龙!
  “成龙”的标准可以是功名,可以是事业,也可以是收入,但是曹操的25个儿子,“成龙”的标准首先是活到成年。做曹操的儿子太危险了,稍不留意就会被划归到那倒霉的48%当中。活下来之后,“成龙”的标准就是成为嗣子,继承曹操的事业。曹操的事业可不是一副豆腐挑子,也不是一亩三分地,而是天下。曹操已经成了实际上的皇帝,他若称帝,那嗣子将来直接登基,他若不称帝,那嗣子即位后,可以自行称帝。
  女人多多益善,儿子也可以有很多个,但是嗣子却只能有一个,这么多儿子,若都想“成龙”,那曹操这后半生就没别的事了,天天观看儿子们骨肉相残的血腥剧就是了。按照伦理,嗣子应该从嫡室卞后的儿子们中间选择,因此曹丕、曹植、曹彰都认为自己“成龙”的希望要远远大于别人,那么他们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惨烈。儿子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但是母亲却唯恐任何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