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547节

抗日之雪耻-第547节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云华及时发现军中的思想分歧,他认为必须尽快解决,因为韩云华知道一支部队能想要成为百战百胜的王者之师。就必须思想要统一,思想统一之后部队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军中出现分歧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是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会酿成重大的灾难的,使得韩云华不得不重视。
会议在原关东军南满司令部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罗荣桓、陈赓、粟裕、沈玉泉、左权、王维舟、李大勇、李定国、赵尚志、李兆麟等人,同时中央也派了代表参加。
会议整整开了一天一夜,针对韩云华提出的12个问题与会的干部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问题涉及到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韩云华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所以他要求内蒙古军区所有的干部也有啥说啥,不喜欢那些做事扭扭捏捏的人,韩云华始终认为军人就是军人,军师不能像政客那样。一个好的政治家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军事家,但是一个好的军事家永远也不要妄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因为彼此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内蒙古军区是培养军人的,不需要政客们来搅局,所以每当韩云华召开会议的时候。内蒙古军区的干部们都是岔开膀子说话,一就是一,想到什么说什么,完全公开透明。
会议虽然很激烈,但是与会的代表都是从部队的发展出发,尽管各抒己见,但是最终却在所有的问题上都打成了共识。尤其就军事而言,与会的代表最终都认为暂时先不要忙着入朝作战,毕竟国内还有大批的日军占领区,如果内蒙古军区现在这个时候入朝的话,很可能引起国内民众的不满。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后勤问题。经过这段时间的大战,内蒙古军区库存的弹药物资几乎已经耗尽,尽管缴获了日伪军不少物资,但是由于管理问题,韩云华以及整个后勤部门都不清楚现在内蒙古军区一共有多少弹药库存,而且航空燃料以及航弹也基本耗尽,要是不尽快补充的话,暂时根本无法进行大的战役。最后就是因为对新地盘的控制问题迫使内蒙古军区不得入朝作战,毕竟东北地区已经沦陷十二年了,这十二年间日伪势力已经渗透到了东北的边边角角所有的地方。现在尽管日伪军不是被消灭就是被赶出了东北,但是依然有大量的日为残余势力躲到了暗处寻找时机。因此接下来的任务并不是怎样消灭关东军残部,而是尽快巩固占领区,将东北地区的日为残余势力彻底清除出东北,还东北一片朗朗乾坤。
另外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就是那些日本侨民该怎样处理,这段时间各地区羁押起来的日本侨民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20万人。这些日本侨民除了部分是日本贵族以外,绝大多数是日本移民过来的农民,这些人的身份虽然是平民,但是他们却是侵略者的一员,同时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爪牙,也许在日本国内他们是大大地良民,但是自从他们踏足中国的土地之后,他们的性质就会在段时间内完成蜕变,因此韩云华认为这些日本侨民暂时不能释放,更不能将他们遣送回日本。一方面这些人要为他们的选择付出代价,为他们在中国所犯下的那些不可饶恕的罪行赎罪,同时韩云华可是知道现在的日本国民的心态,那是一种狂躁的病态心理,即使是内蒙古军区大发慈悲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将那些日本侨民全部毫发无伤地遣送回日本,但是也绝对没有人会说内蒙古军区一句好话,欺软怕硬才是他们性格最直接的表现。
况且,韩云华可是知道在日本战败之时曾经提出一个疯狂的计划,这个计划有一个疯狂的名称——“一亿玉碎”。众所周知,日本的玉碎就相当于共产党八路军所说的光荣牺牲,那是二战时日本军国主义的口号。一亿玉碎就是一亿人光荣牺牲,因为当时日本有一亿国民,一亿玉碎就指一亿国民全部战死。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这个计划可是被日本人着实地执行了一段时间。二战末期,日本穷途末路但拒不投降,“一亿玉碎”、“最后一人。”、“特战攻击”,“红蜻蜓”多么疯狂却又因惨烈而显的凄美的词,正如这个国度的国花一样,灿烂的绽放后既消逝。驾驶着已经全面落后于盟军的劣质飞机,日本航空兵一个接一个冲向美国的军舰,每一次出征都抱着必死的决心。
哀兵未必必胜,但是哀兵却一定可以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亡。事实也正是如此,塞班岛和硫磺岛战役表明,即使装备优良的美国大兵面对日本疯狂的武士道精神也要付出近乎1:1的伤亡率,而这样算来要攻破日本本土,美国至少要付出100万人伤亡率,这是已到了胜利阶段的美国所承受不起的。
而韩云华可是知道二战后期日本组建起来的部队绝大多数是由哪些国内的普通民众组成的,也就是说这120万青壮年被遣送回日本之后,很可能不久就会再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所以韩云华坚持认为应该将这些日本侨民全部迁入集中营集中看管,强制让他们劳动,以洗刷他们的罪行,如果表现良好可以给予一定的待遇。
尽管韩云华也知道这样做可能对这些日本侨民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就像后世二战后期那些日本侨民的悲惨处境一样,大量的妇女儿童非正常死亡。但是韩云华却不敢冒险,日本人的疯狂他是深有体会的,从之后的历史来看,也许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没有山县有朋,没有甲午战争的胜利,没有陆军大学,也许这个国家不会在疯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给亚州和自己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韩云华也知道历史不能假设,世界是个复杂系统,环境作于于参与者,参与者又返过来改造环境,不是一切现象都可以推出因果的,世界不是机械,冥冥之中有如上帝一般的天意,也许是他们才是搅动历史河流的手。韩云华可以命令各地政府部门给予日本侨民一定的待遇,但是却不能保证每一个地区的政府部门都能按照他的意思去办,毕竟日本人在东北造的孽实在太深重了,对日本人怀有极端仇恨的大有人在。
120万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能被日本政府选作移民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七老八十的迁移到东北也活不了几年,日本政府才不会干这种事情呢,况且这些移民之中有很多在乡军人。在乡军军都是那些退役之后的士兵,相当于日本的预备队,这些人上战场的几率机会达到了100,除了狠心让这些人留在东北做苦工之外韩云华也想不出该怎样安置这些日本侨民。
会议结束之后,韩云华给了全军2个月时间进行休整。同时命令各地守军尽量在这两个月内将地方的治安整治利索,同时也要帮助当地工农恢复生产,两个月之后部队再做行动。

第六百二十四章 :盟军的春天

在内蒙古军区取得东北之战决定性胜利之时,盟军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了一个春天。首先传来的捷报的依然是苏德战场,斯大林是一个有魄力的领导,尽管斯大林本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在这场战争中斯大林本人所展现出来的魄力和毅力令人敬佩。于苏联的坚持相比,诺大个法国竟然在4个星期内就宣布投降就显得有些不堪了。在内蒙古军区发起东北战役之时,斯大林组织军队在东线战场连续发动了别尔格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姆加进攻战役(列宁格勒方向)、斯摩棱斯克进攻战役、顿巴斯进攻战役、igovs…波尔塔瓦进攻战役,连战连捷,打的德国军队溃不成军,虽然还没有解放苏联全境,但是所有人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最重要的是苏联已经将德国从传统的工业区驱赶了出去,这对于大量需要西方援助的苏联是一个好消息。
紧接着传来捷报的是北非战场,说实话韩云华从一开始就不太关注北非战场,毕竟这个时代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管其他地方的事情。况且北非距离中国实在太遥远了,而且英国和美国并不像苏联那样相信韩云华的战略判断,就算是韩云华想要帮助他们,也不见得人家就会领他的人情。所以同历史上比起来,北非战场是进展最缓慢的一个战场。
不过北非战场是盟军最主要的一个战场,而在北非地区驻扎着大量的盟军精锐以及著名的将军,如艾森豪威尔、巴顿、蒙哥马利等,而德国方面则是连同意大利军队组合成的联合军队进攻北非。从1942年6月底,轴心国军队又在阿拉姆哈勒法发起了一轮新的攻势,再一次尝试侵入开罗。但是由于盟军方面准备充足,而且美英等国向北非派去了大量的援兵,所以德国被击退,所有的战略意图落空,自身反而损失惨重。而盟国则是抓住战机,经过一系列的集结和训练之后,英军发起了一场大规模攻势,在1942年10月上旬发动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决定性的击败了德意军队。第8集团军向西追赶轴心国军队,于1942年11月中旬攻占了的黎波里。至12月,第8集团军在靠近马雷斯防线处面对德意装甲军队并加入受哈罗德。亚历山大将军指挥的第18集团军群,于突尼斯战役中结束了北非战事。
同时盟军还在这一时间进行了“火炬行动”,火炬行动又称北非登陆战役,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1942年11月8日至11月10日间登陆法属北非的军事行动。其实这场战役和韩云华也有一定的关系,只不过他自己不清楚而已。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后韩云华建议斯大林立即给美英等国施加压力,让盟军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的压力。这个建议得到了斯大林的采纳,很快就派出代表同美英等国商谈相关事宜。
苏联要求尽快在欧洲展开军事行动及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纳粹德国军队对苏联红军的压力这一要求给美英等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最终美军指挥官赞同大锤行动——尽快在欧洲占领区登陆,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英国军官的集体反对,英军指挥官相信这类型行动将会导致灾难,因此建议以进攻法属北非来代替,以消灭在北非的轴心国军队、改善在地中海的制海权及为准备在1943年解放欧洲南部作准备。于是美英计划击溃非洲的德意联军,夺取北非战略要地,进而从南翼威胁德国和意大利,遂决定在1942年秋季在北非实施代号为“火炬”的登陆战役。此役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登陆舰艇“由舰到岸”的大规模渡海登陆战役,同时也是盟军的一次登陆试验,在战役组织、装备使用等方面为以后的登陆战役提供经验。
不过这场登陆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战役开始于11月8日,于11月11日结束。在对德意军队展开钳形攻势的尝试中,盟军设想在维希法国控制下的法属北非登陆只会遭到微弱的抵抗。然而,除了11月8日在阿尔及尔法国抵抗运动成功的发动了一场政变,在登陆之前逮捕了维希法国的指挥官并压制了第19军,维希法国军队在奥兰和摩洛哥对盟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不过战争不能取得的效果竟然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奇迹般的发生了,经过三天的谈判和威胁,马克。克拉克和德怀特,艾森豪将军迫使维希海军上将弗朗索瓦。达尔朗(和阿尔方斯。朱安将军)命令在奥兰和摩洛哥的维希法军在11月10日…11日停止军事抵抗,附带条件是达尔朗将成为一名自由法国机构的领导人,在北非的维希军队加入了盟军中的自由法国军队,盟军在北非的实力大增。
最后传来捷报的是太平洋战场,由于有了内蒙古军区的牵制,大批的日本精锐被牵制在东北战场上,最终被中苏联军击溃歼灭。1942年10月,为配合中苏联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发起的东北战役,中美英联军以中国远征军作为主力,三国联合发动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到12月底联军终于攻克密支那,日军被彻底赶出缅甸北部,战役取得彻底胜利。这次胜利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的陆上交通线,而且揭开了亚洲战场盟军向日军反攻的序幕。
而早在6月份就发动的瓜岛之战此时也有了结果,瓜岛之战是美国人独自完成的,他们于1942年6月初就对日军控制的瓜岛展开了猛烈进攻,试图摧毁日军设在南太平洋地区的这一重要的战略基地,这一打就是半年多。
瓜岛之战时的美军作战准备极不充分,由于瓜岛历来鲜为人知,美军除了曾在瓜岛的澳大利亚种植园主提供的零星情报外,就只有一张九十年前的海图、几张传教士拍摄的旧照片和杰克?伦敦撰写的关于所罗门群岛的小说了。作为登陆主力的陆战第1师是美国最早进行登陆战专项训练的精锐部队,但是该师大批优秀的训练有素的军官、军士被调去作为新组建的陆战第2、3师的骨干,现在部队成员大都是刚入伍的新兵,战斗力已不可与老1师同日而语。
而驻守瓜岛的却是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