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黄万里文集 >

第40节

黄万里文集-第40节

小说: 黄万里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完成后都将大大影响国家经济。这工程本身是多目标综合利用性的.它是长江
流域水利经济整体规划中一个大项目,自应纳入国家经济规划的范围以内。所以,
考虑这项大工程的修建问题,不仅涉及其本身在各方面的可行性,也涉及它和同
类工程在同一经济区域、同一流域内,以及在国家经济规划的相互可行性比较。
这就是说,除了本工程的可行性成立为必要条件外,还要求比其他同类工程具备 更高的价值,才能合理地优先修建。
工程技术的艰难是人们对本工程四十年前提出时最先顾虑的问题。三峡坝发
电功率要比半世纪前完成的当时世界最大的美国胡佛坝功率大十几倍。但在今天,
筑坝技术已大大进步,胡佛大坝对比三峡大坝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四十年代美国
完成了田纳西流域水利规划,因为这流域跨过几个州,各州法律独立,为了统一
起来以建成这个综合利用的大计划,罗斯福总统曾签请国会制定法律,成立了田
纳西流域特区组织 TVA,颇见成效。当时我国许多人认为修长江三峡坝也应成立
长江流域特区组织 YVA。实际上我国各省行政虽分区,但法律是统一的。大坝后
面的人工湖淹没范围虽大,但损失赔偿等许多政治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所以,
技术和政治对于长江三峡大坝修建之可行性都不致于起任何否定的作用。
三峡大坝是否可以修建的关键问题是它修成后将改变流域上下水文地貌(属
自然地理)的不利影响;是大坝的造价太高,而工期又长,使其单位功率的成本
较其他大中型水电站的高出很多,因之其经济可行性未必成立;是大坝水库对国
防提出了一个难题;这三点使大坝不应修建。而且在长期以内任何环境变化也难 以使其可行性成立的。






*  《群言》,1987 年第 2 期。

220




二、不应修建三峡大坝的理由 
不应修建长江三峡大坝的理由凡三;第一、从自然地理或水文地貌的观点来
看,建坝后将对于上下游地貌起不利的作用:江中的泥沙流将被截断一两百年,
江底的卵石流将被永远完全截断,沉积在水库的末端。对于上游,这种沉积将逐
年向上游漫延,穿过合川、沪州,再向各支流延伸,抬高河床。一遇洪水,将泛
滥两岸坝田,重新进行造陆运动;沙、石却不会向水库深处沉积多少。这是修建
大坝合理性的致命点。我们虽不知有多少泥沙卵石滚下来,无法知道坝的寿命,
因为至今只能测到河中的悬沙,测不清楚河底的卵石流动。笔者壮年曾在川江上
中游四年内沿河边步行过三千公里,眼见陡峻的河槽,清清之水深不及一米时,
槽底整个是移动着的;一遇降雨,河水涨高才显得混浊起来,河底卵石移动更快。
心想这些沙石滚到哪里去了呢?若说停流在中途,则岷江、涪江各支流却并未见
堆积起来,成都平原洪水并未抬高。那它们只能是逐江而下,出三峡,沉积于荆
江之底了。大坝之存在便将不许它们出川,改在合川、沪州一带停留下来。
坝的下游,两湖三江诸省的冲积平原在地质历史上原是靠上述泥沙卵石堆积
起来的,而且仍在不断建立起苏北和上海浦东的滩涂,同时江口正向海里延伸着。
早年丁文江曾约估长江口每六七十年延伸一英里。试看 1930 年的地图上比现今的
图要少苏北射阳、大丰、如东、启东四个县份呢。估计每年江苏东疆造地至少十
万亩,这财富正是长江从四川搬来的。在三峡修坝后,海岸线外不但不会涨地, 而且还要受海流冲击而退缩呢。
造坝截断沙流,使上游洪水抬高,泛滥频繁;下游停止造地,滩涂侵蚀。所
以世界上有些国家已停止修建拦河大坝。例如巴西把原计划在亚马逊河上修建而
未动工的 25 座水坝全部搁置起来。在马来西亚,全国人民反对修建 40 亿美元的
沙涝越巴昆大坝。在印度,停建了已动工八年的赛伦特大坝。在澳大利亚,取消
了富兰克林河上修建塔曼斯尼大坝的计划。为了发电,拦河筑坝虽能利用水力,
但会影响地貌,危害民生。所以人们一般在源头利用水力发电,不致产生显著的 害处,或者改用火力或原子能发电。
第二,从经济观点来看,三峡大坝每千瓦的成本既高,工期长达 17 年;不如
考虑改修许多个大中型 50 至 100 万千瓦站,陆续修建,5 年建成一个,年有所成
而回收资金,经济效益更为合算。普通经济常识指出,小本经营,回收资金快,
反较长期投资收效缓慢为有利。况三峡坝于 2000 年以前只有资金投入,而无回收,
对翻两番的目标只有消耗,没有贡献,显然是不划算的。

221


第三,从国防观点说,大坝之成无异制造一弱点资敌。若使电厂被毁,则华
中工业瘫痪;若使大坝被毁,则两湖三江人民沦为鱼鳖。
由此可见,长江三峡大坝之修建,可行性不能成立。


三、关于工程步骤的一般常识 
超级大坝断不宜修,然而普通大坝已成的乌江电站乃是技术经济完善的典型,
我国西南各省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比比皆是,其普遍勘测估价却又阙如。我们何
不调动当今成千位正在进行六个月的三峡工程论证的有经验技术人员去勘测,以 提供许多技术经济报告呢?
原来一项工程的实施步骤依次是定策、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这里设计
是指详细的设计,具有图纸,可据以施工。这一步骤费用浩繁,可以占工程造价
的 1‰至 3%。大工程 100 亿元造价者可需一千万元设计费,小建筑 1000 万元造
价者可需 30 万元打样费。为了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许多工程设计需要比较。
但若每种设计都这么详细,最后又未必被采用,就太浪费了。于是合理的步骤是
先作简略的初步设计,早年称为勘查概算报告,它所需费用就很少了。一个铁路
或公路工程师可每天行走以十公里的速度踏勘多条线路,各能给出每线所需工程
的规模大小、投资、运行费、和年效益的概数,其误差不大于 15%,从而分别算
出各线的工程经济效益,以资比较,而定取舍。只有在决定了采用的某一线路工
程方案,并且筹得了款,然后才对这方案组织大量人力进行详细设计。初步设计
由富有经验的总工程师担任,这里突出了他工作虽少,出活却精的才能。这些都
包括在规划的阶段里。而规划又必须从一定的方略,预先由一些智囊决定下来。 前面各节所讨论的就属于方略的问题。
在定策和规划阶段,所需工作量比随后各步要小得多,但需高级的科技知识
和才能。对于每个方案都要分别从自然条件、技术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
和国际条件定出其可行性。各个方案的可行皆可能成立,就要遴过选其中的最高 的那个,以便筹款进行详细设计。
可见一项工程在进行中,最先的策略性工作和规划阶段中研究可行性的工作
是简要而高深的,它并不需要许多人和经费。只在判定可行性、选定方案后才需
要大量人力进行设计、施工。愿各级领导考虑这里提出的工程步骤,使我国有限 的技术精力得到合理的使用。





222




四、长江治理的主要方略 
1 、 长江夔门以上为冲刷减坡段( degrading   regime ),以下为淤积增坡 段 
(adgrading  regime),镇江以下为准三角洲,凡淤积的反作用是使河纵坡增陡,使
上端淤积上延,增厚那里的复盖层;但淤积又使河口延伸,河道增长而减坡,结
果全河都在减坡。三段水文地貌各不相同,其治理之道亦异。
2、上游在冲刷减坡过程中,其纵坡之减缓表现在岩基的 U  形河槽不断受水
力之切割与卵石夹沙之括刷,说明这整个卵石夹沙复盖层是在向下游移动中。小
水时只表面几层卵石下移,必有某种程度的大水全层皆动,方能在 U 形河谷中切
割、括刷成 v 形河谷。移动着的沙卵石复盖层,其表层纵断面小水时形成台级。
每隔几公里有一跌水或急流(rapid)之滩,那里是流速大于波速之射流,其上游
为一段缓流,水深较大。每段急流和其上游的缓流组成一独立的水力系统。这种
河槽形貌是洪峰退水时所形成的,整个枯水期维持大致一定的槽貌,沙卵石底沙
运移较少。这说明全河基岩的纵坡虽有足够的陡峻程度在汛期足以推移整个复盖
层,但在退水时和整个枯水期流率 Q 减小,同时流速 V 和水深 h 减小,相应的水

面坡降 J 也减小,于是挟沙力大大减低;加以退水期
?Q
  为负号,其减速度会遏
?t
止底沙运移,于是集中表现为急流或跌水浅滩(rapid)和其上游缓坡段。这种随
时随地变化的形态及其最后趋向于某种稳定的槽貌服从着笔者提出的最大能量消 散率定律。
治理长江上游冲刷段的要则是;
(1)干流宜宾以上金沙江和岷江松潘以上等凡山区多峡谷者,可修建高坝大
量蓄水,调节下游流率,以收发电、灌溉、航运和防洪之利。夔门宜宾之间不可
拦河修坝,以免卵石堆积,抬高洪水位,毁坏坝田;只可沿程利用表面急流冲动 船上水车发电,宜宾以下八百公里,累积动力可观。
(2)所有主要支流,岷、沱、涪、嘉陵、渠江等凡坡降平于 1/1500 的下游
河段,概用河道整治法——丁坝、顺坝束水、睿深航道;在急滩坡陡水浅的河段
则用渠化航道法——低滚水坝和活动坝横江以抬高低水位,一边设船闸,一边设
电站,并引水自流灌溉。汉水上游和湘资沅澧也是如此。
(3)所有二级支流,大多坡陡(约 1/30)流微,可引水到江边山头,设前
池,压力管道高水头发电。这样,上游各省水利就全面发展起来了。



223


3、中游夔门至镇江,河槽虽尚低于两岸,但洪水位高于两岸农田,汛期雨水
不能自流曳入江内。荆江、扬子大堤防护维艰,危险与日俱增。除护堤、整治河
身、加强下游排沙能力外,主要应从宜昌开始,依靠长期睿深河槽,将河沙导往
两岸洼地;汛期水有控制地分流淤沙两岸,逐渐使田高槽低,增进曳洪能力,而
固堤防。洞庭湖鄙阳湖要长期睿深,将淤泥肥田。云梦泽四周要引进水沙淤高四 周,改造成深水湖泊。这是两湖防洪治水的主策。
4、在镇江以下江北扬州要深开一条长江入海径道,分流灌溉江北一带,汛期
排洪入海。江南要从溧阳东坝引水 100 秒立方以上经宜兴入太湖。要睿深运河,
抬高太湖水位,使增多黄浦江、苏州河流率。分流淤高三角洲地面,增加海岸后
方的清水流量,是下游治理良策。这样缩短入海水道,有利于涮深大江,镇江下 大江两岸要束水攻沙,卦淤造地,增加大量肥田。







































224







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由简释 *





一、长江上游地貌的形成和演变 
依据地貌演变分析,长江三峡决不可修高坝。按长江流域是这样形成的:在
几万年地质纪元以前,冰川把崎岖的山区先冲成 U 形河谷,退缩时在山头和河谷
岩基上遗留有史前的卵石。在当前的年代里,页岩和沙岩的沉积层则有长期风化
成的泥沙覆盖着地层。这些泥沙经降雨溅击和地面流冲刷,带动卵石落入河槽。
在山区可以看到,虽在冬季天气晴朗之时,一清到底的水流不断驱使着多层
的卵石在河床里移动。这样切割河谷,使江底渐被刷深成 V 形,坡度渐被削平。
只要当地不下雨,河中就不会添入泥沙。这些卵石滚到支流中段时,坡降渐平,
河面开圹,流速减缓,有的暂时停留下来,形成缓流。其下接连浅滩急流,浅滩
上只见有细卵石滚动着。象这样每十余公里组成一段。这些说明,川江上游虽有
足够的坡降带动卵石下行,但在中段水小时坡降与流深不足,中段难免有时停留。
当河水高涨,河底卵石重新起动,一直逐出夔门。从无人能测知其连底输移的床
沙量,但其量定可观,因为川江只会被刷深,不会被淤高。
川江支流一遇降雨,地面流将泥沙冲入河内,河水立刻见浑。这些泥沙除少
数粗沙会沉落或再起浮外,大部分不沉河底,一直输出三峡,根本不参与河床的
演变。它和卵石来源既不同,运动方式也不一样。它们就是人们能测到的悬沙, 俗称悬移质。
这些是长江上.游.冲.刷.性.河.段.减.平.坡.降.的情况。这是笔者 1938  年任四川涪江
航道勘测设计队队长、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