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853节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53节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不受季节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还能向空中和地下发展。说不定有朝一日,

人们会在潜水艇和宇宙飞船里用无土栽培法种庄稼呢。



          移花接木的魔术



    1667 年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会报第二卷中有这样的记载:在佛罗伦萨,

有一种橘树结出的果实很特别,它的一半是柠檬,另一半是橘子,仿佛两部

分嵌合在一起似的。这个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的报告问世不久,一个英国人

证实确有这种奇怪的树,他说他不但亲眼看见过这种树,而且 1664 年在巴

黎还买过它结出的果实。

    虽有证人,但科学家们对此仍是半信半疑,关于这种树的争论持续了 260

年之久。1927 年,日本遗传学家田中亲自进行实验研究。他观察到,这种树

的果实外表有一层凸起的小瘤子,金色的果皮上还有许多浅黄色的斑纹,粗

看上去的确是橘子的模样。但用刀切开后,里边的果肉不是橘黄色,也不甜

或略带酸味,而是像柠檬果肉那样呈灰白色,并且酸极了。关于怪树的争论

总算靠田中的工作成果划上了句号。

    现在,经过嫁接的果树到处都有,它们具有果树本身和砧木的双重特点,

所以当年的奇树在如今早已司空见惯了。不要说专门的果树栽培技术人员,

就连农民也掌握了“移花接木”的本领,培养出深受人们喜爱的果实。

    1984 年,我国湖南省涟源县的工程师陈锡松培育出 3 棵能开多种鲜花的

树木。他在白玉兰上嫁接了不同时期开花的土木莲、红花玉兰、紫木笔和洋

玉兰;在桃树上嫁接了红梅、绿梅和樱花;在山茶树上嫁接了油茶和重瓣山

茶。这三株花树在一年内可以开花数次,8 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

小的花先后绽放,就像变魔术一般,创造出四季开花集一树,一树多花随人

意的奇迹。

    日本长野县的一个农民,引进了各个优良品种的苹果树,然后把枝条逐

一嫁接到一株海棠树上。现在,每年春天,这棵树就开出了黄、红、白等几

种不同颜色的花朵;秋天,枝条上排列着红、黄、绿色的丰满硕大的果实,

有国光、津轻、佳味、富士、王丽、陆奥和奈良等几个不同品种。一棵树能

收获这么多不同口味的苹果,也实在是闻所未闻。

    谁不喜欢吃橙子呢?酸甜的滋味让人未吃口水先流下来。可是橙子树却

是个短命鬼,辛辛苦苦栽了 20 年,没结多少果子就要死去,真是不太合算。

能不能让开花结果的全盛期长达 70 年的苹果树来延长橙树的寿命呢?通过

多年的实验,印度中央邦的科学家用当地名为“大象”的苹果树做砧木,嫁

接橙子获得了成功。“大象”苹果树容易栽培,产量高、树龄长,选用的接

穗是优良品种的橙子树枝。到了收获时节,嫁接后结出的橙子比未经嫁接的

还要大,味道更加甜美。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大象”苹果那样的抗虫害能

力,并且继承了苹果树长寿的优点。

    温州无核蜜柑是柑橘中的珍品,可普天下的温州无核蜜柑,竟都是一棵

嫁接树的后代。传说明代的时候,日本一个叫智惠的和尚,到我国浙江天台

山进香。他见浙江的柑子籽少味道好,就带了些种子回日本,在鹿儿岛播下。

小树结果后,他无意中发现有一棵树结出的果实没有籽,味道却依旧。后来,

日本和尚用嫁接的方法繁殖了无核蜜柑,使它逐渐成为一种人所共知的优良

品种。约在本世纪初,温州无核蜜柑从日本引进到它的老家——中国。

    在我国,嫁接技术取得的喜人成果可真不少。把月光花嫩苗接在甘薯砧

上,结出的最大一个甘薯重约 60 公斤;甜瓜接在西瓜上,产量成倍增加;番

茄接在马铃薯上,开花后结出的果实自然是番茄,但地下却仍然长有马铃薯

的块茎,一株植物上能收获两种蔬菜,真是一举两得;黄瓜苗接在南瓜苗上,

结出的黄瓜又多又大,大棚中用此法培育的黄瓜平均亩产 1.5 万公斤。

    嫁接,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技术,正给我们不断创造着新的植物品种,

丰富着人类的想象和人类的生活。



          混凝土的发明



    做为站着生活的生物——植物,全靠它的“脚”——根的支撑,才能遇

风雨而依然巍然不动,昂“首”挺立。

    植物大量的根系,在土内伸向四面八方,像千万个船锚一样“抓”住土

壤,把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大地上,这样,庞大的根系便给自己的地上部分以

抗拒风暴的能力,而且接受阳光普照,尽情地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根系的这种强大的固定作用,使人类得到有益的启示:19 世纪末,

法国有一位园艺家发现,许多植物都是从根部与土壤结合而矗立在狂风暴雨

之中,从而想到仿照植物的这种方式建造花坛。他用水泥(好比泥土)把铁

丝(好比植物的根)包裹起来,造出了能抗击风雨侵蚀的花坛,从而发明了

建筑材料中的钢筋水泥。



            植物为师



    有一天,鲁班到山上去砍树,一不小心,被丝茅草划破了手。他觉得很

奇怪,一棵小草怎么这样厉害呢?他放下手里的活儿,仔细观察起来。结果,

他发现丝茅草叶子边缘上的许多锋利细齿是划破手的元凶。鲁班受到启发,

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

    人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靠着智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造出了种种

工具,使自己对世界的征服与改造步步深入,成为万物之灵。但大自然虽然

默默无语,却也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人再聪明,比起动植物身体的巧妙

构造来,仍有许多望尘莫及之处。所以,人类就得像木工的祖师爷鲁班那样,

虚心向动植物学习,从生物界这个巨大的博物馆中搜寻几乎是无所不有的技

术设计蓝图。

    1851 年,英国的建筑师约瑟打算参加在伦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博览馆的

设计竞赛。他很想建造一个辉煌明亮的博览馆,但当时的建筑行业还没有类

似的设计可供参考。约瑟把眼光投向自然界,他想到了王莲那巨大的叶片。

王莲的叶子又大又圆,虽然不很厚,但叶片下表面的叶脉却向四面八方伸展,

彼此连缀成网,使得巨大的叶片不但能浮在水上,还能承受得住一个小孩在

上面玩耍。他仔细观察研究了王莲叶脉的构造和整个叶脉的布局后,胸有成

竹地完成了博览馆的设计。工程竣工后,拱形的屋顶明亮辉煌,里侧由网格

状的架子支撑,结构轻巧,跨度达 95 米,整个大厅雄伟壮观,人称“水晶宫

殿”。

    椰子树生长在海边,那巨大的叶片在空中不停地摇摆,遇到飓风和暴雨

却很少被折断。为什么它能承受那么强大的压力呢?一方面叶片本身较轻,

另一方面它的结构比较特殊。它并不是完全平整的,而是凸起凹下形成一道

道波纹。鱼尾葵、蒲葵、油棕的叶子也有这个特点。这种有皱折的叶子与平

整的叶子有什么区别呢?科学家用纸做了一个实验:一张纸平展展地搭放在

两个相距 23 厘米的酒杯上,跨越酒杯中间地带的那部分纸略微向下弯曲;把

这张纸像折扇那样折叠起来,再放回原位,弯曲就不会出现了。不但如此,

把一个装了 200 克酒的酒杯放到原来弯曲处的纸面上,折扇形状的纸仍不弯

曲!后来,科学家们计算出,经过这种折叠压模处理的纸比平展的纸能提高

强度 100 倍。1965 年,根据这个原理,法国勃朗峰下的隧道入口处建起了一

个类似的保护棚顶,以提高棚顶抗压的能力。波形板、瓦楞纸板和石棉板,

也是应用这种原理制作的。

    车前草是一种路边草地上常见的小草,近年来却名声大振。原来,建筑

师从它身上发现了一个秘密:它的叶子按螺旋形排列,每两片叶子的夹角都

是 137°30′,这种结构使所有的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普通的人类住

房,总是有的房间阳光多些,有的房间阳光少些。人们根据车前草叶子的排

列特点,设计建造了一幢螺旋形的 13 层大楼,使得一年四季,阳光都能照到

每一个房间里。这对人的健康该多么有利啊。

    禾本科不少植物的叶子常常卷曲成一个长圆筒,如玉米叶和羽茅草的叶

子。这有什么不一般之处吗?是的,它比普通叶子结实牢固,不容易被破坏。

人们据此设计出一种筒形叶桥,它真的像一个卷曲的长玉米叶,跨度很大,

连接宽阔的河流两岸或海峡两岸,中间部分桥面的两侧向上卷起成筒状,汽

车与行人就从筒的中央穿行。这么长的桥当然讲究强度与稳定性,筒形叶桥

恰恰能满足桥梁设计中的各种要求。

    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建筑师仿照挺拔坚韧的翠竹设计了一幢 43 层的

高楼,即使遇到强烈地震,楼顶摆动幅度达 70 厘米,它也只是“弹跳”几下

而不会受到任何破坏。它的墙体模仿了热带森林中的大树,上窄下宽,非常

牢固。

    由此看来,植物真不愧是人类的老师。



             植物治病



    我国云南的一位哈尼族医生有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一天,他正坐在路

边的一棵大树下休息,突然一条 20 多厘米长的大蜈蚣摆动着两排长足向他爬

过来。他立即拔出刀砍下去,把蜈蚣一劈两段。可蜈蚣并没有死,它的两段

身体一直在不停地挣扎和蠕动。过了一会儿,另外一条雄蜈蚣爬了过来,看

到自己的同类在痛苦挣扎,它仿佛十分焦急,绕着两段身体转了转,就匆匆

忙忙地离开了。不久,雄蜈蚣又爬了回来,而且嘴里噙着一片嫩绿的叶子。

哈尼族医生仔细地观察,发现雄蜈蚣把被斩断的蜈蚣的两截身体连在一起,

然后把绿叶放在连接处,自己在一边静静地守候。过了一阵儿,奇迹出现了:

那条被砍成两段的蜈蚣竟然恢复了一个完整的身体!它轻轻地蠕动了几下,

然后爬进了草丛。大为惊奇的哈尼族医生拿起这片绿叶,照着它采回了许多

同样的叶子。他做了个实验:把鸡的腿骨打断,然后敷上捣碎的叶子再包扎

好。过了 3 天,解开一看,鸡腿骨已连接起来了。从此,他又多了一种止痛、

止血、消炎、接骨的草药配方,这种配方疗效神奇,药到伤愈,他也被人们

称为“接骨神医”。

    这种神奇的草就是“接骨草”,是忍冬科的一种植物,在我国南方的森

林里生长。说起来,植物真是一座医药的宝库,它们不但在现代医学发展起

来以前就发挥着治病救人的作用,即使在今天,许多特效药中的有效成分还

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呢!谁不知道长得像个娃娃的人参呀!它可是能使人

身体强壮起来的大补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就是这种五加科多年生植物的

宿根。犯了咳嗽,医生经常给病人一包甘草片,其药用成分主要是从豆科植

物甘草的根里获得的。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那让人“苦

不堪言”的黄连素存在于毛莨科植物黄连的根茎里。别看它苦,可它去火解

毒、抑制细菌的功能真是独特得很呢,所以治疗拉痢疾、泻肚子的常用药就

是黄连素片,良药苦口利于病嘛。现在,人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粗榧、

三尖杉、美登木等植物中提取出抗癌的有效成分,让植物在攻克尖端医学课

题方面也发挥出了作用。我国从古至今的民间大夫、中草药学家对植物的药

用功能研究得最多,贡献也最大。他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有一定的药

效,只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就能服务于人类。

    当然啦,在外国也有数不清的药用植物。恶性疟疾的克星——奎宁,就

存在于一种叫做金鸡纳的植物的树皮中。

    金鸡纳树原产于美洲,生活在那里的印第安人很早就知道了它的药用价

值,并开始种植。但他们从不外传用金鸡纳树制药的秘方。

    据说在 17 世纪,西班牙的一位伯爵夫人,由于不适应秘鲁的气候及饮

食,不幸染上了疟疾,几天后就奄奄一息了。伯爵急得向印第安人求救,但

印第安人没有理睬他。伯爵无意中发现了印第安人嘴里总嚼着一样东西,他

暗中打听,才知道那东西是金鸡纳树皮,与防治恶性疟疾有关。伯爵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