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权状况 (白皮书)-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凶悠降鹊难【偃ê捅谎【偃āT诟骷度嗣翊砗土斓脊ぷ魅嗽敝校九颊加邢嗟钡谋壤V泄敌心信ね辏投九碛刑厥饫投;ず屠投O盏娜ɡ9姨乇鹬厥颖;じ九幕橐鲎灾魅ǎ孤蚵簟旎橐龊推渌缮婊橐鲎灾鞯男形!∷痉ɑ匾婪ㄑ侠鞔蚧鞴章舾九淖锓浮9抑贫吮;ざ姆珊头ü妗!⊙细窠古按凸章蚨故褂猛ぁ!≈泄谋=÷屎脱Я涠胙剩澜绶⒄怪泄蚁啾龋墙细叩摹!≈泄脑し澜又致式咏澜绶⒋锕业钠骄健V泄衷谌匀皇欠⒄怪泄摇>梦幕⒄够贡冉下浜螅嗣竦木谩⑽幕⑸缁岬娜ɡ褂写徊椒⒄埂V泄摹豆赜诠窬煤蜕缁岱⒄故旯婊罚ǎ保梗薄玻埃澳辏�
中,已就人民经济、文化、社会权利进一步改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
18
61《中国的人权状况》
四、中国司法中的人权保障
中国司法工作的宗旨和任务是,依照法律保护全体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依照法律惩罚少数犯罪分子。这体现了中国重视在司法活动中保护人权。中国公安、司法机关主要遵循以下的原则进行活动,即:1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对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A依法予以保护,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追究。 2A中国公安、司法机关办理一切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检察院、法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只服从A法律,不受其他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只能在职责分工范围内行使自己的职权,彼此不能互相代替。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法院和监狱、劳改场所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这些司法原则是由中国的法律所明确规定的。它为在国家的司法活动中维护人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公安、司法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司法程序上,中国法律为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权,作了明确的严格的规定。1关于拘留和逮捕A中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
19
《中国的人权状况》71
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中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的办案期限,作了具体的规定。2关于搜查取证A中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严禁刑讯逼供,是中国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原则和纪律,一旦发生违反这一原则和纪律的案件,发生一起,就依法查处一起。3关于起诉和审判A对侦查终结的案件是否起诉或免予起诉,由检察机关按照法定程序,通过全面仔细的审查作出决定,以确保惩罚犯罪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同时,防止无辜公民被错误起诉,保护公民的权利不被侵犯。人民法院实行公开审判制度。 除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案件,以及未成年人案件,按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外,都依法公开审理,开庭前要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允许旁听。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坚持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地搜集证据。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被告人有上诉权和申诉权。中国刑法对青少年的犯罪和刑事责任,有专门的规定。诉讼过程和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受到严格监督。中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保留死刑这一刑罚,但对
20
81《中国的人权状况》
这一最严厉的刑罚的适用,做了极为严格的限制性规定。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是中国刑法在死刑适用上的一个独创,是中国严格控制死刑适用的行之有效的制度。4中国没有“政治犯”
A在中国,仅有思想而没有触犯刑律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任何人不会仅仅因为持有不同的政治观点而被处以刑罚。 中国不存在所谓政治犯。5监狱工作和罪犯的权利A目前,中国共有监狱和劳改场所680个,现有在押罪犯10万人,监禁率为总人口数的099。这与西方有的发达国A B家司法部190年统计的其监禁率为413相比,是相当低A B的。中国监狱、劳改场所严格依法接受经法院判决交付执行的罪犯。 如果发现有关法律文书不完备或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监狱、劳改场所有权依法拒绝收押。 收押罪犯应在收押三日内通知罪犯家属,使其家属及时了解罪犯的去向。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绝大部分罪犯都被允许在他们所居住的地区服刑,以便于罪犯家属探视和原单位帮助教育。在中国,罪犯服刑期间的应有权利,依法受到保护。依据中国法律规定,罪犯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外,享有选举权。 罪犯享有申诉权、辩护权、人格不受侮辱和人身安全、合法财产不受侵犯权、控告权、检举权,以及其他未被法律限制的公民权利。罪犯在服刑期间,有权以通信或会见的方式,定期同家人或其他亲属联系。罪犯家中发生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其他重
21
《中国的人权状况》91
大事情,确需本人回去处理的,可以批准其短期回家。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阅读报刊书籍,可以看电视、听广播,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正在服刑的罪犯与普通公民一样,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允许信教的罪犯保持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在生活上照顾少数民族罪犯的生活习惯。罪犯享有必要的物质生活待遇。人民检察院对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进行法律监督,向监管场所派出专职的检察人员,检查劳动设施、生活设施、生活条件,以及监管活动是否合法,听取被监管人员的意见,受理他们的控告申诉,发现违法问题及时作出处理。中国的监狱、劳改场所对罪犯不是单纯地惩罚,而是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劳动,学习法律、文化、技术,把他们教育改造成为遵纪守法的新人。中国法律规定,对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的罪犯,经人民法院裁定分别给予减刑、假释。190年,全国在押犯中有18%的罪犯获得减刑、假释。中国监狱、劳改场所实行人道主义和科学文明的管理。这使中国罪犯重新犯罪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仅有6%至8%的水平。6关于罪犯的劳动A中国法律规定,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在中国,对罪犯实行的劳动改造政策,不是单纯为了惩罚,而是一种有利于罪犯改造和身心健康的人道主义的政策。罪犯劳动的产品,主要是满足监狱系统内部自身的需要,
22
02《中国的人权状况》
只有很少一部分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一律不允许对外出口。中国出口商品的经营是由外贸部门统一管理的。中国的外贸管理机构从来没有批准过劳改部门有外贸经营权。7关于劳动教养及被劳动教养者的权利A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57年批准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等法规执行的。 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行政处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人民政府设立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人民检察院对劳动教养工作实施监督。 按照规定,被劳教者只是那些年满16周岁,在大中城市危害社会治安而屡教不改的,或有轻微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符合有关劳动教养法规规定的条件的人。对劳动教养的决定,有严格的法定程序和法律监督制度,避免错误地决定收容劳动教养。由于中国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刑事案件发案率和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190年,中国的发案率和犯罪率,分别为2和06。这B A B与西方有的发达国家发案率和犯罪率分别为60和20相B B比,要低得多。
五、劳动权利的保障
公民的劳动权利是获得生存权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权,生存权利也就没有保障。依据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休息的权利,参加职业培训的权利,得到劳动报酬
23
《中国的人权状况》12
的权利,享受劳动保护的权利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就业是享有劳动权的直接体现。在人口众多、经济薄弱的中国,就业是突出的社会难题。 在旧中国,由于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发动内战,国民经济走向总崩溃。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中国失业人口达到4742万人,相当于当时职工数的A60%,给新中国留下了沉重的社会负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劳动者就业。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就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员基本安置就业。 其后,随着全国人口以每年140多万的数量增加,就业始终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城镇中需要就业的所有人员,基本上都由政府负责安置,并主要进入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对国家统包就业制度作了改革,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广辟就业门路;创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开展劳动就业服务;扩大职业培训规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劳动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农村因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出现的剩余劳动力,政府采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各种工副业专业户的办法,“离土不离乡”
,就地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有计划地吸收一部分人到城市安置。近两年,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深化企业改革,在治理整顿中关停并转了一部分企业。政府十分重视这些企业职工的安置,通过短期和中期的培训,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的工作。190年,中国城乡社会劳动者人数达567亿A人,是1949年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31倍;城镇在业人数达A
24
22《中国的人权状况》
14730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96倍;城镇待业率仅为25%A左右。新中国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劳动权利。 政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幼儿托保事业,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劳动和工作,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在中国有充分的保障。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大学毕业生采取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政策,保证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有就业的机会。 近10年来,政府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制度作了改革,把大学毕业生自由选择职业和国家保证大学毕业生就业结合起来。国家根据各地建设的需要,在自愿的前提下,对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作出合适的安排。 因此,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不存在失业问题。在社会主义中国,政府保证每个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加以改善和提高。中国职工的货币工资虽然不高,但享有未计入工资的大量补贴,包括住房、子女入托入学、主副食品等财政补贴,以及医疗、工伤、退休养老金等社会保险待遇和大量福利待遇。 1979年实行改革后,对原来的报酬办法进行了修改,在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有计划按比例地提高了职工工资水平,因此,职工工资水平有较快的增长,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据190年统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1952年的149元提高到142元,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增加28倍。 A中国十分注意劳动保护。 全国已制定29类共1682项有关的法规和规章。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劳动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全国已颁布了有关职业安全卫生国家技
25
《中国的人权状况》32
术标准452项。中国建立了劳动安全卫生监察体系,实行国家监察制度,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等。现在,中国已设立劳动监察机构2700多个,监察人员达3万余名。监察机构的职责是,对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条件进行监察,促使企业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中国对劳动保护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采取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政府规定,每年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10%至20%用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