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4-笔底波澜-第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月12日,国民党当局在永安和福建全境逮捕了31位文化人,包括著名记者、军事评论家羊枣及《民主报》副刊主编董秋斯等11名新闻工作者,史称“羊枣事件”或“永安大狱”。即使在国民党宣布废除新闻出版检查之后,羊枣也未获得自由,甚至美国的压力、救援也都告无效。
8月10日,汪伪“南京中央广播电台”的值班人员及时转播了重庆电台有关日本请降的消息。
9月29日,成都文化界方然、陈白尘、叶圣陶等248人联名呼吁,反对内战。与此同时,张奚若、周炳琳、朱自清、闻一多、陈岱孙、汤用彤、钱端升等10位西南联大教授联名呼吁结束一党专政,尽快成立立宪政府。
9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了《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又拟定了《广播事业接收三原则》,目的都是加强控制。
10月10日,有中共背景《救亡日报》改名《建国日报》在上海复刊。10月22日就遭国民党当局查封,只出版了12天。
10月13日,郑振铎主编的《民主》周刊在上海创刊后,不断遭到当局没收刊物、逮捕报贩等阻挠。
10月19日,吕平创办的《平津晚报》在鲁迅去世9周年时遭查封。不几天,他在北京创办《老百姓日报》,油印散发,不久又被迫停刊。
10月24日,国民党方面表示,《新华日报》不可在上海出版。新华社报道,上海《建国日报》、《正义报》、《民族日报》、《前进日报》等11种报纸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迫害,“奉命停刊”。
11月18日,北平《国民日报》、《平津晚报》、《国光日报》等遭查封。
11月30日,国民党当局以重新登记为借口,强令刘尊棋以美国新闻处名义于9月21日在上海创办的《联合日报》停刊(实际上有中共背景)。
11月,成舍我在北平复活他的“世界”报系,发表感慨万千的长文《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
12月14日,《新华日报》发表《异哉所谓“戡乱”!》社论,“国民党的政权本是由于篡夺而来”,直斥其“抗战无功,建国无能,残民有勇,毁国有余”。
12月28日,《新华日报》报道:广州共有24家报纸,其中《晨报》、《民众日报》、《先粤报》等13家已被查封。
日本投降后,《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报》等纷纷在上海等地复刊,《申报》、《新闻报》在抗战后期曾沦为日本人的喉舌,国民党以此借口接管望平街上的这两家老报。
《笔底波澜》 第三部分1946年:《观察》绝响(1)
1946年:《观察》绝响
1月10日,举国瞩目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蒋介石郑重承诺:“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然而话音未落,1月11日就传出了羊枣(杨潮)猝死杭州狱中的不幸消息。1月28日,国民党方面宣布废除《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及《邮电检查施行细则》等。但《大公报》2月9日指出“邮电检查制度迄未废除”。
1月31日政协闭幕,会上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规定确保人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现行法令有与以上原则抵触者,应分别修正和废止之”,并具体规定,废除战时实现的新闻、出版、电影、戏剧、邮电检查办法。
著名记者羊枣
在蒋介石信誓旦旦作出承诺之后,一年当中至少有263家言论机关被封。从1月12日到8月8日,北平、上海、广州、西安、昆明、重庆等地,有195家报刊、通讯社、印刷所、民营广播电台被查封,两家报纸被勒令停刊,两家报纸被停止邮递,9家报纸被特务捣毁,仅广州一地就有10多万册刊物被没收,20多名记者、教授被特务殴打,47名记者被捕,3位记者和1位读者遭杀害。
其中,5月29日一次就在北平查封了《解放》报等77家报刊、通讯社;6月5日和29日,两次在广州封闭报纸、杂志、出版社近50家(6月29日一天,国民党当局就一口气查封了广州文化出版社、广州书报杂志供应社、现代出版社等13家文化机构,以及香港《华商报》广州分社、《正报》广州营业处、《人民报》和抗日名将蔡廷锴发起的《现代日报》筹备处等);6月18日一次在天津封闭杂志21家;8月3日,离李公朴、闻一多连遭暗杀不到一个月,昆明46种刊物(包括闻一多他们生前主持的《民主周刊》及《人民周报》、《时代评论》等)一天之内被封闭;8月8日一次在上海封闭了54家民营广播电台;据8月31日《大公报》报道,仅8月份上海就查禁了109种杂志,既有党派背景的《再生》、《群众》等,也有无党派的《民主》、《人民世纪》等。
羊枣弥留之际与夫人沈强合影
尽管黑云压城,这一年的编年史上,依然涌动着文化界和新闻出版界争自由的潮流——
1月9日,重庆《新华日报》刊出大学印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作家书屋等35家出版社联名发出《重庆出版业致政治协商会议意见书》,提出废止出版法、取消期刊登记办法、撤销收复区检审办法、明令取消一切检扣、取消寄递限制等五项要求。茅盾、巴金等21位作家也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会员书》,提出废除文化统制政策等九点主张。1月中旬,羊枣死后,上海60多位新闻记者联名向国民党当局提交了抗议书。31日,罗忠信等30多位新闻记者在《新华日报》发表《成都新闻记者呼吁言论出版自由书》,一口气提出了18条意见。
2月初,上海37家杂志社、出版社联名发表“致全国政协会议意见书”,提出十点意见。15日,北平市出版业联合会成立,通电全国,提出了贯彻政协决议,制止北平当局对出版业的迫害,切实废止出版物登记制度,制止各地邮局限制和检扣书刊,彻底取消特务机关等五点要求。
同月,广州4家杂志被禁后,他们也发出了抗议的声音,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能否民主的试金石”。
3月18日,北平29家出版社、杂志社联名发出《北平出版业为抗议摧残出版发行自由紧急呼吁》,提出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六项要求。23日,上海书业公会260家会员联合向参政会提出“免征营业税”和“改进邮寄办法”等四项要求。25日,上海杂志界联谊会发表《为抗议摧残言论、出版、发行自由宣言》,声援重庆、西安、北平、广州等地遭迫害的同业,全力支持北平出版业联合会的要求,署名的有《新文化》、《国讯》、《文萃》、《民主》、《文艺复兴》、《世界知识》等25家杂志社。
3月28日,南通《国民日报》记者孙正平被特务残杀,割鼻挖眼,抛尸河中。南通文艺协会等五团体临时代表会发表“告各界人士书”,郑振铎在《民主》周刊连写二文,严正抗议。
同月,上海书业公会260家出版社和书店向国民参政会提出免征营业税、改进邮寄办法等四项要求。
4月6日,上海《周报》发表《声援重庆、西安、北平、广州被压迫同业宣言》,要求政府保证言论自由。
4月10日,由27家杂志组成的广州杂志联谊会发表《为维护言论出版自由紧急呼吁》。5月6日,又发表《抗议五四特务暴行宣言》,谴责官方组织游行捣毁《华商报》、《正报》分社、兄弟图书公司和大公报广州营业处的暴行。
5月18日,重庆82位记者为同业屡遭迫害向全社会发出呼吁,表示“我们不能沉默,也不应该再沉默了。”26日,北平出版业联合会为抗议国民党当局纵容特务的暴行,发表宣言,提出四项要求。28日,北京周鲸文、张东荪、张申府等42位知识分子联名呼吁立即停止内战。同月,上海徐铸成等102位新闻记者联名发出致记者公会的公开信,呼吁保障言论、出版自由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人身自由。
站着走完全程——《民主》休刊号
6月10日,沈钧儒、赵超构、徐铸成、巴金、叶圣陶等39人联名发表《我们要求政府切实保障言论自由宣言》。16日,罗隆基、史良等89人联名发表告国人书,反对内战。接着,马叙伦、陶行知等164位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发表呼吁和平的公开信。上海各界4271人联名通电蒋介石、毛泽东,呼吁全面停战。22日,昆明《民主周刊》、《时代评论》等13家期刊联合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国民党当局迫害言论自由的法西斯政策。23日,马叙伦、雷洁琼等请愿代表和《新民报》记者浦熙修、《大公报》记者高集在南京下关惨案中,被殴打受伤。第二天,张友鸾、郑拾风主持的《南京人报》不仅发表了《暴行目击记》,而且发表字字千钧的六字短评:“今日无话可说!”26日,重庆244位新闻从业人员联名抗议国民党特务在南京下关殴打新闻记者的暴行。
创办《观察》周刊的储安平
7月12日,成都各报记者推出代表向国民党当局请愿,要求采访自由。
李公朴、闻一多相继在昆明遭暗杀后,各地报刊纷纷报道,上海、重庆等地文化界奋起谴责当局的卑鄙暴行,许德珩、史良等80人还在重庆成立陪都李闻血案后援会,并发表宣言。
《观察》周刊创刊号
8月23日,广州新闻记者一致拒绝出席市长记者招待会,抗议其封锁新闻。24日唐彛⒖铝橹鞅嗟纳虾!吨鼙ā烦隽说49、50期合刊后宣告休刊。休刊号上刊出了《上海杂志界联谊会为抗议〈周报〉被迫停刊宣言》,一份发行量上万份的周刊就这样消失了。
10月7日,上海各报、各通讯社记者20多人联名提出采访自由的要求。
10月31日,郑振铎主编的《民主》周刊因不断遭受国民党当局没收报刊、逮捕报贩等迫害,出了第34期后被迫停刊,郑振铎、叶圣陶、罗稷南等17位知识分子在休刊号上发出了“我们的抗议”。同一期还发表了《上海杂志联谊会致政治协商会议第三方面代表备忘录》,谴责国民党当局对言论界的压迫,提出法律问题和三条“我们的要求”。《民主》周刊站着走完了全程。
也正是这一年9月1日,储安平经过半年的筹备,在上海创办了《观察》周刊,成为百年言论史上最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在《我们的志趣和态度》中坦言:“这个刊物确是一个发表政论的刊物,然而决不是一个政治斗争的刊物”。“我们所感觉兴趣的‘政治’,只是众人之事——国家的进步和民生的改善,而非一己的权势。同时,我们对于政治感觉兴趣的方式,只是公开的陈述和公开的批评,而非权谋或煽动。”
《观察》以其“独立的、客观的、超党派的”追求迅速成为“全国自由思想分子的共同刊物”,它的70多位特约撰稿人几乎都是一流的学者、专家、教授、报人,他们撰写的专论是《观察》的一大特色,储安平本人金石般的政论也把那个时代的“文人论政”推向了最后一个新的高峰。《观察》以其坚定的道义担当、独立的品格为书生论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平台,悲壮地完成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谢幕演出,成为百年绝响。
《笔底波澜》 第三部分1946年:《观察》绝响(2)
[记事]
1月,广西梧州《新人民报》被迫停刊,社长李焰生遭侮辱并被捕。
2月11日,重庆《新民报》、《大公报》、《世界日报》、《民主报》、《新华日报》等8家日报、3家晚报在头条或显著位置报道“校场口事件”真相。《新民报》、《民主报》、《新华日报》等9家报纸召开记者会,浦熙修等42名记者联名发表《致中央社的公开信》,指出中央社报道失实。
2月17日,国民党军警宪特捣毁“沈阳新华日报筹备处”。重庆《新华日报》以《保障人权,忠实报道》为题,发表了221名新闻从业人员的意见,谴责国民党政府制造惨案,钳制言论自由,要求停止对新闻自由直接或间接的干涉。
2月22日,国民党特务捣毁重庆《民主报》、《新华日报》,重伤三人,酿成血案。24日,捣毁成都《新华日报》营业分处。接着昆明《新华日报》营业分处也被捣毁。
2月,广州仅存的四个杂志《自由世界》、《文艺生活》、《学习知识》、《新世纪》遭查封。香港出版的《正报》、《华商报》在广州遭到前所未有的严禁,当局密令:“凡贩卖《华商报》者处以一月至三月徒刑”。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