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高太尉新传 作者:府天 >

第255节

高太尉新传 作者:府天-第255节

小说: 高太尉新传 作者:府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场面,从今天开始,你给我把府中上下好好梳理一遍,若是不得意的,就结了契约送几十贯钱放他们出去,免得我看着烦心!”
    蔡平万万没想到会派下这样的任务,一时竟就这么愣了←的父亲和祖父便是蔡家雇佣的家人,到了他已经是第三代,信任自然是不同旁人。只是,这样大的事情让他一个下人经手却是蔡府一直以来没有的事,再说,如今蔡攸虽然病着。可家里还有三位少爷,他如何去越俎代庖?
    想到这里,他不禁欲言又止地问道:“相爷。若是三位少爷问起来……”
    “不用管他们,你自管去做。我自有主张!”蔡京不容置疑地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了一丝怒容,“你现在就去做吧,把他们三个叫到我这里来!”
    “是!”蔡平慌忙退出书房,匆匆前去寻人。尽管是在一个府中。
    但他还是花了好一阵工夫方才找齐了人一一告知,然后方才照着蔡京的吩咐去找管家。
    听说是父亲相召,蔡翛蔡絛蔡鞗三人都有些着慌。由于大哥蔡攸病倒,蔡京又不管家事,因此他们虽然不敢到外边去胡闹,在家里却着实作威作福了一阵子。在书房门口会齐了后,三人彼此对视一眼,镇定了一下心神方才进了书房。
    “爹!”
    听到这参差不齐地三个声音,蔡京不由眉头一挑,冷冷扫了三人一眼方才淡淡地问道:“知道我为什么要叫你们来么?”
    三人之中。以老三蔡絛平日最受蔡京宠爱,因此见其他两人都不敢答话,他便乍着胆子摇摇头道:“孩儿不知。”
    “不知?哈。我还真是养了几个好儿子!”蔡京重重冷哼一声,突然一巴掌狠狠地拍在了扶手上,生平头一次在儿子们面前勃然大怒,“你们大哥如今都病着。你们的母亲身体又不好,我原本还指望着你们能够帮着分担一些责任,谁知道你们竟一个个都是扶不起的货色!家里人心惶惶没有人管,攸儿重病在床没有人管,我还要你们这些儿子有什么用?”
    听到父亲地责问越来越重,三人都情知不妙,见蔡絛当先跪倒在地,其他两人慌忙也跪了下来,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辩驳。
    发了一通脾气之后,蔡京的脸色渐渐平静了下来,目光中流露出了深深地失望和疲惫。”你们大哥虽然做事激烈了些,但好歹还在求上进,可你们呢,看看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沉迷于青楼楚馆,成天只知道和使女丫鬟们混在一起,全然没有读书上进的样子!从明天开始,你们全都给我闭门读书,若是不能把我指定的课目背全了,你们就一辈子别想出蔡家的大门!”
    尽管人人心下骇然,但是,当着盛怒之下的老父,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一个个苦着脸出了书房。站在门口,三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同时深深叹了一口气。老二蔡翛和老三蔡絛都已经受了荫补,只是尚未除授实职。在蔡家一榜出了蔡京蔡卞两个进士地情况下,他们无疑算是不学无术的典型,但是,这个时候再去读书,哪还有什么效用可言?
    发落了儿子之后,蔡京露出了深深的疲态,怔怔坐了好一会儿方才命人去请叶梦得。等到叶梦得进门的时候,看见的却是蔡京站在窗前,身影极其萧索。
    身处京城,叶梦得当然知道前些时日的变故,尽管对于蔡攸并没有多大好感,但是,他仍旧有一种深深的心悸。这种形同于无赖的手段用在一个一心往上爬的大臣之子身上,无疑是几近致命的一击,也难怪蔡攸病倒在床。至于蔡京还能够做出一副若无其事地模样,这已经相当令人钦佩了。只是,尽管蔡攸树敌无数,但他还是没法想到,会有谁用这样的手段来作为报复。
    “恩相,你叫我来……”
    蔡京微微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地说:“伯章大约再过一些时日就要下江南了,到时我想让你代我去送送他。”
    叶梦得心中一惊,甫一抬头便对上了蔡京意味深长的目光,顿时有些迷糊。蔡京既然已经罢相,那么,也就不再需要继续深居府中装病,再者,他和高俅同僚多年,去送一送原也是应当地,为什么要自己代为相送?他左思右想不得要领,只得故作为难地问道:“恩相,高相公此次离京任职,恐怕有不少人会去相送,我官职低微,代恩相前去恐怕不太合适。”
    “我当然知道。”蔡京摆了摆手,示意叶梦得坐下,自己也随之坐在了主位上,“我刚刚罢相,这个时候去送比你更不合适,而且就算攸儿没病,我也不想让他代我去。少蕴,你和我的关系人尽皆知,况且高伯章此人最重才子,他又知道你的身份,必定不会怠慢了你。”
    叶梦得终于品出了一点滋味,但是,心头仍旧有一股徘徊不去的疑虑←稍稍向前倾了倾身子,试探着问道:“恩相可是有什么话要带给高相公?”
    蔡京赞许地点了点头,从书桌上拿起一个早已封好地信封递了过去:“你将这个交给伯章,顺便问他一声准备什么时候回来。”
    这是什么意思?叶梦得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见蔡京不似在开玩笑,他顿时更糊涂了。高俅什么时候回京哪里由得他自己作主,若是没有赵佶的旨意,对方岂能轻易离开任地。总不成,蔡京认为高俅能够轻易翻转局势?
    仿佛是看出了叶梦得的顾虑,蔡京突然笑道:“看少蕴你的样子,似乎很疑惑?”
    “恩相,恕我愚昧,倘若恩相有话对高相公说,将此信送到高府不是更好么?而那句问话……”叶梦得一边说一边斟酌语句,但说到这里着实不知该怎么说,顿时有些讪讪的。
    “少蕴,你虽然天赋多智,但是,你毕竟还年轻了一些,有些关键你还得继续琢磨。”蔡京微微一笑,并没有详细解释,“总而言之,你这么做就是了。”
    怀揣着满肚子疑惑离开了蔡府,叶梦得的心里却始终有一个疙瘩,怀中的信更是沉甸甸的。尽管很想拆开来看一个究竟,但他却绝不敢这么做,相反更是把信往里面塞了塞。带着两个家人,他便毫无目的地在街上转起了圈子,尽管叫卖声嘈杂声声声入耳,但是,他却仍然觉得置身于空旷原野,似乎什么都听不到。
    突然,他脚下步子一滞,整个人立刻停了下来,而后面的两个家人措手不及,竟差点撞到了他的身上←却顾不得两人的连连告罪,仍旧怔怔地站在原地不动,刚刚一直想不通的关键,就在这个时候豁然开朗。
    没错,谁都知道他叶梦得乃是蔡京的心腹,所以,只要他去送高俅,那么,必定会成为人们目光的重点。凭借高俅在京城的人缘,陈王赵佖、中书侍郎阮大猷、还有几个台谏,甚至连新上任的尚书右仆射赵挺之都很有可能前去相送。只要自己递上那个信封,那么,人人都会关注蔡京对高俅说了些什么。而那一句问话,无疑更是重中之重。
    可是,倘若自己到时不在明里,只是和高俅私下交待这些事呢?想着想着,叶梦得终于挪动了一下脚步,忽然又想到了蔡京最后的两句话。”有些关键你还得继续琢磨”,自己还需要琢磨什么?想到自己近三年来从未动过的官职,再想到蔡攸这几年的数次迁转,他终于隐约生出了一股明悟。看来,自己不能再靠小聪明行事了,非此即彼,如今已经不容有任何三心二意。
    他猛地抬起头,突然发觉自己竟不知不觉走到了赵挺之的府邸前。
    抬头看了看那曾经黯淡无光,如今却又重新光鲜起来的门楣,他不觉哑然失笑,正欲举步离开的时候却见大门吱呀一声打开,然后便有一行人前呼后拥地走了出来,当先者正是赵明诚。

第十卷 第十四章 殿中召见有深意
    “这不是叶大人么?”
    赵明诚见到叶梦得先是一愣,随后便笑吟吟地道:“叶大人可是来拜会家父的?”
    叶梦得见赵明诚颇有自矜之色,心中不由连连冷笑。赵明诚虽然在京城太学中极有声名,但是,毕竟不是正经进士出身。此番虽然因为赵挺之拜相的缘故水涨船高,但毕竟不是正道,他这个堂堂正正的进士又何惧于此。
    “原来是赵公子。”叶梦得只是微微点头为礼,脸上丝毫没有恭敬之色,“我只是路过这里而已,赵相公日理万机,我哪敢上门打扰?”
    言罢他又扫了旁边的几个太学生一眼,冷冷一笑,竟直截了当地扬长而去。
    见叶梦得如此作势,赵明诚的脸色倏然阴沉了下来。尽管因父亲远下西南而辞了太学,但是,他在太学中依然有相当高的名声,如今父亲一举拜相,他更是隐隐有为太学清流领袖的趋势←早知叶梦得乃是一时诗文大家,很想借着蔡京罢相的机会替乃父结交一下,谁知对方竟如此不识趣,摆明了附蔡京骥尾之意。
    “德甫兄,叶梦得如此托大,你不必去理会他!”站在赵明诚身边的太学生吴自启冲着叶梦得的背影冷哼一声,极为不屑地道,“蔡京擅权误国,叶梦得身为我辈文学中人,不知洁身自好,反而执迷不悟,你若是结交这种人,恐怕令尊也不会高兴的!”
    此话一出,旁边顿时附和连连。
    “吴兄说的是,不过。这种铁杆地京党便应该一一罢斥,他日赵相公在朝堂的时候也能够少些掣肘!”
    “似这叶梦得这般执迷不悟,真是有负他两榜进士的名头!”
    “赵相公也是好心性。照我来说,应该一鼓作气将那些京党全都捋了。这才能还朝堂一个清平世界!”听到这些七嘴八舌地议论,赵明诚几乎把父亲的嘱咐忘在了脑后,朝四周潇洒地一拱手道:“各位说得对,我虽然如今已不在太学,但这心却是与大家一致地。大家也请放心。孰是孰非自有圣上公断,家父既然已经拜相,也决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
    他在这边口若悬河神情激昂,他的父亲赵挺之却在政事堂忙得叫苦不迭。原因很简单,当初元丰改制之后,设尚书左仆射为首相,设尚书右仆射为次相,又以尚书左右丞、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为副相,所以政事堂向来是轮班换岗,隔一天休息一天。如今尚书左仆射一位空缺。
    他这个尚书右仆射就只得天天去政事堂治事。若非有刘逵与他同心,这么多政务他根本料理不清。
    而此时此刻,高俅正在福宁殿中面君。这是他告病之后首次出现在大内禁中。但是,尽管物事仍在人事已非,但是,他却没有丝毫患得患失的表情。
    这也是赵佶近两个月来第一次见到高俅。除了高俅安抚西南的那一次远行之外,他几乎是隔三差五就要接见一次,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不见地。端详着高俅的脸,他突然笑道:“伯章病了这么久,看起来反倒是发福了些许,看来你的三位夫人倒是照顾得不错啊!”
    心知赵佶是在打趣,高俅不由微微一笑,略一躬身道:“臣难得有这么多空闲,又不用操心政务,成天除了休养便是享受儿女绕膝之乐,自然免不了发福。”
    “你是偷了闲,这些天却苦了朕!”赵佶没好气地瞪了高俅一眼,口气中便流露出了埋怨之意,“那些时候百官的弹章几乎把政事堂都堆满了,朕一看到那些就火冒三丈,偏偏还不能不看。每日还要虚怀若谷地接见那些面目可憎别有用心的小人,朕有时真恨不得把他们都远远贬到岭南去,来一个眼不见为净!”
    见赵佶说得愈发咬牙切齿,高俅只觉得一阵心惊肉跳。这位天子官家到底是野路子出来的皇帝,虽然在明面上能够虚言纳谏,但在背地里不免就会露出真性情。要是那些上书的官员知道天子如此痛恨他们,真不知道还会不会这样一窝蜂似的弹劾。胡思乱想了一阵,他只得开口说道:“圣上,为君者不能恣意,这一点想必圣上早有体会。不说别的,圣上此次不用别人而偏偏召回了赵挺之,岂不是神来之笔?”
    “还是伯章你能够体会朕心。”赵佶欣慰地点了点头,竟突然自御座上起身,徐步下了台阶,竟就这么直接站在了高俅身前,语声也低沉了下来,“你前些时候托陈王递上来的奏章朕已经看过了。”
    高俅闻言立刻抬起了头,他却不像寻常臣子面君时那么战战兢兢,直接对上了赵佶地目光。”江南乃富庶之地,所以臣认为,若有政令需要施行,当以江南作为试点。倘若连膏腴之地也不能承受,那么,其他的地方就更难推行了。”
    “你说得不错,当初王荆公推行免役法青苗法的时候,尽管看上去利国利民,结果却因为考虑不周再加上用错了人,使得民间怨声载道,所以改政令确实得慎之又慎。”说到这里,赵佶突然沉默了片刻,然后不无疑虑地问道,“伯章,此事你有无征询过元长地意见?”
    “因为那时尚未定案,臣只是对元长提了提,后来因为有诸多问题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