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智慧-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来,老子称它做“一”。自古以来的解经家们都一致认为:道和一;在化生程序上,好像是两个物体,而在实质上,两者并无显著的区别。这是说,道一动,就立即把自身显示出个“一”来。“一”也就是“道”本身的显示。
老子既然专门提出这个“一”字来,那么,“一”又到底应该是个什么东西呢?老子在第42章“三生万物”之后,马上就跟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自己就做了很好的补充解释。自古以来,试着去解释这个“一”的学者,多如汗牛充栋,可是说来说去,费了许多唇舌,引经据典,还不如老子这个“负阴而抱阳”来得简单明了。因为他们解来解去,没有一个能超出“阴阳”这个范畴的。“道”动而变成一个“一”,这个“一”就是“阳”。“道”一动,就化生出个“阳”来。“阳”动而“阴”随,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之两面”。“一”必定分为“二”,于是就有了“一生二”。譬如,万物是一个“人”,这个人前半面是阳(他怀抱着一个阳),后背是阴(他背负着一个阴)。阴和阳是这个人的“一体之两面”。如果有人多事,要把这个人的“阳”切掉,或是要把这个人的“阴”割掉,这整个的人就立刻无法存在了。也就像一张纸,一面是纸面,另一面是纸背,如果有人说,我不要纸面,就拼命用橡皮擦,等到纸面被擦掉了,纸背也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洞。因为,一纸的两面是绝对不可分割的。
易经曾经也给“道”下过定义:“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传第5章)换句话说,道就是一个阴和一个阳之间的变化组合。《易经》是周朝代表性的学术,而“阴”和“阳”的概念,远在伏羲王朝以前,就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实用思想。老子是周朝的学者,绝对不能不了解阴阳的概念和它们的运用,只是他把“阴阳”说得更文明,更巧妙。他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就是说,宇宙一切事物,都具阴阳、正反的两面,而且正反两面是活动的,是互为转移,互相渗透,互相变化,互相贯穿的。说得更明白的话,就是:阴和阳,两者一为二,二为一。一就是二,二就是一。因为它是“一体之两面”。
关于“阴”“阳”这两个字的概念,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大家并没有努力为它们做详细的说明。而诸子百家中的《鬼谷子》却曾经对阴阳,说得比较明晰。大概《鬼谷子》是纵横家的书,以智谋、说服为重,他们运用“阴阳”作为“方法”,所以不能不做比较具体的解说。“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之。”(见《鬼谷子,转圆章》)。在这里提一下应该是有意义的。鬼谷子说:“捭阖(纵横)之道,以阴阳试之。……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背、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鬼谷子·捭阖章第一》)。那么什么是阴阳的内容呢?接着他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誉、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无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他把人类生存的精神和行为分成积极和消极的两面,对立地列了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同时,他还阐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终还始;阴极反阳。”进而,他说:“物有自然,事有合离。”(《鬼谷子·抵隙章第四》,下同)。这是说:一切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他把它叫做:“隙”。就是:“矛盾”。矛盾的开始极其微小,然后逐渐分裂,对立,扩大。他形容说:“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当矛盾开始之时,必有“征兆”,最好在这个时候就要采取对应它们的行动。采取“行动”或“对策”,他把它叫做:“抵”。他说:“隙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隙’之理也。”“圣人见萌芽隙罅(矛盾开始),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政,抵而得之。”他说得这样露骨,难怪《鬼谷子》被封建统治者列为禁书。
老子在《道德经》开始的第1章第一句和第二句,就开始了他的“辩证逻辑”。第一句:“道可道”,第二句:“名可名”。道隐无名(41章),为了方便说明起见,不得已才给它一个名字叫“道”,是无形的,抽象的。“名”是一切具有形质的,是有形的,具体的。因此“道”与“名”是一个“对待”“对立”,是一对“阴阳”。接下来,他又提出“有”和“无”的概念,“无”是无形的,抽象的;“有”是有形的,具体的。又是一对“阴阳”。到了《道德经》第2章,他提出了一连串的对待概念。如:美与恶(丑),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低、矮),声与音,前与后等等。美与丑,善与不善,都是相对的、比较的概念。天下如果没有“美”,就不会有“丑”。没有“丑”也衬不出“美”来。就等于如果没有光明,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黑暗。没有黑暗,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光明。因此,天下一旦有了“美”,就必定有“丑”;有了“善”,就必定有“不善”。反过来,有丑就必定有美,有不善就必定有善。这是“平面的”比较。
对立既然是从比较得来,那么就可能有更复杂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看,高矮是一对阴阳。一个某甲170厘米的身高和一个某乙160厘米的身高比较,某甲是高子,某乙是矮子。当某甲和某丙180厘米的身高比较时,某丙是高子,某甲就变成矮子。因此,某甲可能是高子,也可能是矮子。这是“立体的”比较。阴阳并不是固定的,必须视“观点”“立场”“角度”“中介”“时空”种种客观因素而定。在这个层面上,老子时代的著书、写文章和他的风格是“言简意赅”。如果要求详细,就非读《庄子》,特别是《庄子·秋水篇》不可了。读过了《秋水篇》,再回头来读《道德经》第2章,就会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再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譬如,他说:“一个人坐在公共汽车上,车子在往前驶着。对这个人来说,车子并没有动,而是两旁街道上的房屋在往后走动。”因此,“动”和“静”是“相对的”。同理,读过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回头来读《道德经》,就会令人仰天赞叹。
“一”“二”的分合转化,就产生了一个“一+二”和体的“三”。“三”是“一”和“二”之间,千变万化的统一体。老子称它为“和”,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冲”是相冲相克,相激相荡。就如上面讨论过的,阴阳对立中的千变万化。相冲相克,相激相荡,却又相辅相成,相合相应。总而言之,“一”,“二”,“三”,也就是“阳”,“阴”,“和”。也就是“正”,“反”,“合”,矛盾的对立,分裂与统一。这就是老子首创最伟大学说之一的“辩证法”。
如果用图像来表示,就是如众所周知的《太极图》。《太极图》俗称:黑月吃白月,或白月吃黑月。也有人称它:黑鱼、白鱼。白鱼的眼睛是个黑点,黑鱼的眼睛是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又有阳。两鱼在一个圆周中,运行永不止息。可谁也没有把谁真的吃掉,谁也不可能吃掉谁。这个图像,巧妙地描述了一、二、三,正、反、合,辩证法的奥妙。这个“辩证法”在中外古今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是第一位运用一、二、三的人。他把他的哲学著作分成三部分。第一部是一般正面的叙述,是“正”。第二部,把第一部的一切都否定了,是“反”。第三部,却又把第二部否定掉的东西,再加一次否定,负负得正,于是全部肯定了回来。人家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康德哲学》,第一部:上帝是活着的。第二部:上帝死了。第三部:上帝又复活了。黑格尔是一位对这个“辩证法”了解和运用得最彻底的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文章都分三部,每部分三章,每章分三节,每节分三项,每项分三款。都是一、二、三,正、反、合。黑格尔是使德国复兴强盛的大伟人,德国人封他为:“青年的导师”。他的“法宝”,就是:一、二、三,正、反、合。读过了黑格尔,再回头来读老子,就会令人拍案叫绝。
幼时曾读《封神演义》,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赤精子将老君太极图打散抖开,此图乃老君劈天开地,分清理浊,定水火风,包罗万象之宝。化了一座金桥,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44回)这虽是小说家想像的无稽之谈,不过所谓“包罗万象之宝”,“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以此描述老子的一、二、三,正、反、合的辩证法,当之无愧,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讲 一 二 三(中)
老子的辩证逻辑既然是根据阴阳而来的,那么,阴阳的性能与机能与老子的实际运用理论是有着直接、重要的联系。因此,在讨论老子实际运用理论之前,必须把阴阳的性能与机能先检查一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代表生长,是始,是进行;阴代表死亡、是终,停止。这是阴阳的一种形式,可以称它为:“始终式”。“阳终还始,阴极反阳。”这是阴阳互为始终,来回循环,可以称它为:“循环式”。从阳到阴,从阴到和,也就是从正到反,从反到合。这是结合了上面两种形式,成为直线进行的三个阶段,一,而二,而三,正、反、合。可以称它为:“三连式”。综上所述,就是:阴阳的三种机能。
“始终式”,老子称它为:“出生入死”(道德经第50章,以下简称50章)。宇宙之中,大自天体星球,小至朝露秋毫,莫不有它们的出生之始,死灭之终。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5章)。然而,不论合抱之木继续发展到枝接云霄,根通海瀚,九层之台变成了摩天大楼,千里之行换作了太空遨游,它们都有个消灭终了之期。一切占据了一定时、空的事物,都有其开始之日,都有其终了之时。当然人类是万物中的一种,有生就必有死。老子描写“人生”,恰好有“出生入死”四个字。当“生”逐渐加量,到了满盈之时,就是“死”的突然降临。
释迦牟尼的最著名的《苦谛》,描写人生过程“生、老、病、死”就特别脍炙人口。他说:所乐不得,是苦。快乐不长,是苦。习惯无乐,是苦。不苦不乐,还是苦。这是人生为乐的苦。加上生、老、病、死四项本身就是苦,而人生偏还要挣扎着活下去,这是为苦的苦。总称为人生“八大苦谛”,总称是人生苦海无边。这个说法,也真是“鲜血淋淋”。唯一解脱的办法是把“六根断绝”,真正达到“四大皆空”,全空真空,进入涅槃状态。因为只要还有秋毫之末一般大的“欲念”存在,就立刻会产生“迷惑”,就立刻会产生“业障”,马上就堕入“痛苦”的轮回之中,被苦海淹没了,永世难得脱身。
庄子也说人生,他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他同样讲生、老、病、死的必然过程,却幽默潇洒多了。庄子的说法是这样的:我既有了这个形体,到处来往而大地却无处不默默地驮载着我。虽然我为生活辛劳折磨,经一事长一智,不见得我没有一定的收获。老了,干不动了,病了,干不动了,自然我就卸下我的担子来。如果退休以后,还有机会过几年轻松的日子,含饴弄孙,未尝不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伟大乐趣。有一天,我死了,我就彻底得到休息了。人有生必有死,这是定律,就像有了白天,夜晚是一定要来的。既然是必然的,不能改变的,那么又何必去杞人忧天呢,不如轻松一点看待吧。一个人上寿一百,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庄子·盗跖》。如果某人年过九十,过生日的时候,是应当庆贺呢?还是应当悲吊呢?不过庄子认为:即使我们用极坦然的心情去对待死亡,如果我们认为还有继续活下去的需要和乐趣的话,我们还是有可能把生命无限期地延续下去的,因为我们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啊。他的方法并非那么神秘复杂,窒碍难行。方法只有简单的三句话:“静默可以补病,按眦可以休老,宁可以止遽。”《庄子·外物》。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