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现状与展望-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讨土壤类型和污染物浓度对光降解效果的影响、环境条件对光降解的作用与影响、光降解同生物修复的最佳耦合条件。
(4)复合污染条件下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修复原理
深入研究复合污染条件下植物和菌根真菌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修复作用,能同时降解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菌根真菌的筛选。研究菌根真菌…宿主植物…菌根根际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协同作用机理,在烃类和联苯类污染物存在下假薄壁组织的形成及其对污染物降解的作用,菌根根际微生物种群、密度、生理活性与稳定性,不同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对菌根根际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影响,菌根对典型污染物降解的指示标记物。
研究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条件下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的抗性及其特性表述指标,重金属存在条件下菌根真菌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功能,以及菌根真菌对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的修复功能。
(5)土壤复合污染的化学还原…微生物降解修复原理
重点研究土壤介质中多氯联苯降解的优势菌和共代谢底物筛选,缺氧与厌氧条件下多氯联苯降解的电子受体和碳源选择,厌氧修复动力学过程,厌氧修复的中间产物及其毒性。
比较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厌氧修复与厌氧…好氧修复的机理和修复效果,不同多氯联苯组分和场地电子供体对修复的影响,电子供体与电子受体的投配时间与配置,场地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对比不同0价胶态金属对还原脱氯的影响,研究H2与0价胶态金属对还原脱氯的协同效应,注入速率和浓度变化对脱氯的影响,以及场地条件特别是pH 和Eh对脱氯的作用,探讨0价胶态金属修复的活性栅技术。
(6)适用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生物反应器机理
利用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研究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生物反应器(BSR),探讨污染土壤连续性修复的可能性。反应器类型以搅拌泥浆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为主。
研究反应器中细胞的固定化方法与微生物模块,泥浆中固体物和营养物的最佳配比,细胞存活率的要求与再生,反应条件与流速控制。采用化学物理方法同生物方法相结合,应将生物方法放在末端,因为物理化学修复方法往往意味着资源的回收,而生物修复对于消除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理化性质带来的某些影响可能十分有益。
3。2 前景与展望
作为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前沿,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必将推动其相关学科研究的开展,从而促进整个环境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1)若干重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基准
应该看到,同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相比,土壤的有关标准仍然是不完善的。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已经给出一些重点污染物的污染控制建议标准。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则刚刚起步。随着土壤污染和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开展,人们必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土壤污染到何等程度即需要治理,治理到何等程度可结束等,这就必然提出若干重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基准问题,特别是城市污染土壤不同用途的环境标准及其评价方法。对于污染土壤生态毒理学诊断和预警的深入,如用于土壤污染诊断的生物标记物研究等,也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2)环境微生物学
微生物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生物修复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了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微生物的解毒作用,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毒激活作用, 也包括了污染物的化学结构与赋存状态对微生物的影响,即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和不同污染物之间生物可利用性的差异。这些内容对污染土壤修复都有着很大影响。
基因工程菌的应用可望解决许多通常条件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可以把只能通过共代谢转化的污染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创造新的分解代谢途径,减少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等。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已使得基因工程菌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但是,必须考虑工程菌应用的生态安全问题,特别是在野外实用规模应用时更是如此。
(3)环境工程学
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开展,对于环境工程学也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它将成为一种新兴环保产业。在一些国家,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已经占环保产业产值的15%以上,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土壤污染更加剧了短缺的严重程度。对已污染的土地资源开展有效修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领域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应当发挥在这一领域中的优势,继续深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发展以污染土壤修复的生物材料、修复设备与成套技术,发展污染土壤修复环保产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国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