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医嫁 >

第171节

医嫁-第171节

小说: 医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珃的孽债,卢珃自己还了,就两清了。卢玉既重生,就清净过日子,别再牵扯恩恩怨怨。

    冤冤相报何时了?

    “我会的。”凌青菀回答卢珞,“哥哥你放心吧。”

    她转移了话题。

    凌青菀甚至邀请卢珞去凌家做客。

    卢珞答应以后有机会再去。

    “大嫂和孩子们,他们什么时候到京里来?”凌青菀问卢珞。

    既然卢珞到京里为官,他的妻子儿女,也应该搬到京城才是。

    “等过了年,开春了再接他们。”卢珞道,“我们的院子荒废多时,需得重新修葺整顿,也要些功夫。我暂时在别馆落足。”

    凌青菀点点头。

    和卢珞再次见面之后,凌青菀的心格外踏实。

    她曾经的犹豫、彷徨、迷茫,全部不见了。

    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接下来能做什么;对卢珃的仇,她也看开了很多,能报自然最好,不能报也不用着急。

    安檐以后会权倾朝野。总有对付王家和太后的时候。

    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做了快两年的凌青菀。有了快两年的新生,她却是第一次这么踏实!

    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初冬的夜风微凉。安檐的马车尚未换上厚帘幕,故而寒意暗潜,让凌青菀有点冷。

    安檐似乎察觉到了,将她的手包裹在自己的掌心。

    “九娘”安檐徐徐开口。

    “嗯?”

    “为何最近的日子过得那么慢?”安檐声音轻柔。似羽翼滑过心头,撩拨得凌青菀的心头有点酥麻。

    “胡说”凌青菀笑。

    “是真的。”安檐说。“还有一个月才能成亲,想来真是漫长。”

    “嘘!”凌青菀立马捂住了他的嘴,“别瞎说!这种事,越说越不吉利!”

    她生怕被安檐说得婚事难成了。

    安檐就握住了她的手。轻轻吻了吻。她的手,肌肤凉滑柔软,绵绵一握。让安檐心里起了涟漪。

    他用力抱住了她。

    凌青菀回到家里,已经戌时正了。

    景氏那边尚未睡。

    陈七娘也在。

    里屋只有景氏和陈七娘。婆媳俩嘀嘀咕咕,说了半天的话,不知在商量什么。

    凌青菀回来,景氏知晓她和安檐在一起,就没有多问。

    “去歇了吧。”景氏道。

    凌青菀却坐下,问道:“我还不困。娘,您和大嫂说什么呢?”

    “没说什么。”景氏立马道。

    凌青菀起了疑惑。

    陈七娘也勉强笑笑,不打算深说的样子。

    凌青菀想到,陈七娘的三婶带着儿女,还在凌家住着,只怕是这些事,所以不方便说。

    “那我先回去了,娘。”凌青菀道,折身回了自己的屋子。

    陈七娘的三婶住到凌家,第二天就挑拨陈七娘和景氏的婆媳关系,让景氏分外不爽,直接让她搬出去。

    但是,陈三太太不想,竟又对陈七娘说:“七娘,你婆婆脾气大得很啊,是嫌弃咱们陈氏商户出身吗?”

    她又在陈七娘面前挑拨,故意让陈七娘误解景氏是瞧不起陈家的人。

    假如陈七娘婆媳俩心有芥蒂,真的被挑拨成功了。

    可惜,自从祖父扬言要休弃陈七娘,景氏毫不犹豫站在陈七娘这边开始,陈七娘就对景氏深信不疑。

    她们婆媳俩,是没有芥蒂的。

    陈七娘请陈三太太搬出去,陈三太太突然就哭了。

    她大哭不止。

    正巧凌青城回来了。

    于是,陈三太太又当着凌青城的面哭:“我们孤儿寡母,出去住岂不叫人欺负?七姑爷啊,你难道不能照应我们一二吗?”

    陈七娘见她这样,又怕凌青城下不来台,只得同意陈三太太留下。

    凌青城一开始还觉得陈三太太慈祥温婉,经过这么一闹,凌青城心里就认同陈七娘的话,觉得陈三太太不好相处,对他们母女起了警惕。

    陈七娘觉得还不错。

    “我也不是不敢赶他们走,只是我想先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陈七娘对凌家众人说。

    景氏都听陈七娘的。

    凌青菀也点点头。

    弄清楚陈三太太的来意,是最好不过的。

    俗话说,“朋友放在身边,仇人放在眼前”。还没有弄清楚陈三太太如此反常来投奔的原因,就把她赶出去,是不明智的。

    “已经好几天了,大嫂应该是接到了祁州的来信。”凌青菀回去的时候心想,她也有点好奇,“不知陈三太太到底是来干嘛的。”

    凌青菀对这件事比较好奇。

    陈三太太留下来,倒也没什么,毕竟景氏当时是借口怕他们觉得拥挤,才让他们搬出去的,不是*裸的赶人。

    所以,彼此还没有撕破脸。

    第二天,就到了十月初一。

    吃早膳的时候,大家就沉默不语。

    饭后,凌青城去了宗学,凌青桐也借口去念书,跑出去玩了,屋子里只剩下女眷和陈三太太母子三人。

    他们正喝茶闲话,小厮突然来报信:“太太,祁州的大舅老爷来了。”

    就是陈七娘的大哥。

    陈三太太顿时脸色大变,连她的女儿陈十三娘也带着不安和紧张。

    凌青菀打量了她们一眼,坐着没动。

    ***(未完待续) 

第214章不甘

    第214章不甘

    下人说大舅老爷来了,陈七娘挺着大肚子,和景氏一起迎了出去。

    陈七娘眉宇间的兴奋藏匿不住,走得有点急,景氏也加快了脚步。

    凌青菀还在屋子里,没有起身。

    她慢悠悠倒了一杯茶,轻叠羽睫,不看陈三太太母女,用杯盖撩拨着碗里的浮叶,茗香满室。

    陈三太太和她女儿坐立难安,脸色都不好看,似乎想要逃走,但是又觉得不妥,唯有等待着。

    特别是十三娘,不时的咬唇,小巧的面上全是焦虑。

    凌青菀眸光细柔,缓缓从她们身上流淌而过,又恢复安静,喝她的茶。

    “娘,咱们”陈十三娘终于忍不住,焦虑开口。

    陈三太太瞪了她一眼,示意她坐回去。悄声说:“别慌,有娘呢!”

    陈三太太还瞥了眼凌青菀。

    见凌青菀垂眸喝茶,没有半点留意的样子,陈三太太又放下心去。

    片刻,庭院里才响起脚步声。

    陈七娘接了她大哥进来。

    凌青菀知道祁州陈氏是大药商,对他们原本就有份崇敬之情。

    她对药比较敏感。

    对于陈七娘娘家的人,凌青菀也带着几分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

    片刻之后,进来一个男人。

    他就是陈七娘的长兄,陈家大郎。

    陈大郎约莫三十来岁,穿着绛色绸布直裰,白白净净的,中等身材,微胖。看上去和蔼又不失精明。

    他的拇指上,带着一个翠玉扳指。那扳指映衬着骄阳,泛出淡淡流光,让他的气质添了几分雍容。

    陈大郎的模样,和凌青菀预想的差不多。

    “大舅老爷。”凌青菀和他见礼。

    陈七娘说这是她小姑子,陈大郎也笑呵呵同凌青菀见礼。

    余光瞥见了陈三太太,陈大郎眼眸收敛。薄唇微抿。露出几分威严。

    “三婶,侄儿接您回家。”陈大郎声音一改温和,清冷严肃对陈三太太道。

    “我们不回去!”陈三太太尚未开口。陈十三娘就跳了起来,大声对陈大郎道,“光天化日之下,你还能逼迫我们不成?

    这可是天子脚下。七姐姐家的亲戚,都是大官!你若是非要逼迫我们。我们就去告官!”

    陈十三娘只不过十五岁,长得像陈三太太,姿容美丽可爱,一双眼睛似墨色的宝石。褶褶生辉;双颊饱满,肌肤莹白,很有福气。

    她气鼓鼓跳脚的模样。也是娇憨动人。她盈盈照人的眸子里,有几分委屈。虽然说着狠话,却是泪盈于睫,楚楚可怜。

    原来,他们是奔着陈家有做官的亲戚而来。

    陈大郎浓眉微拧。

    陈七娘也秀眉微锁。

    “十三娘!”陈三太太佯装拉了拉女儿,想劝她不要多言,实则暗地里推了推女儿的腰,想让女儿上去和陈大郎拼命。

    孩子很好利用。

    不管怎么顶撞大人,都可以用“不懂事”来盖过去。大人倘若非要计较,也落得个不够宽容的名声。

    这个计策,陈三太太也会用。

    “妹妹怎么急了?”这个时候,凌青菀笑着走到了陈十三娘的身边,拉住了十三娘的胳膊,免得十三娘真的冲了上去,“妹妹有话好好说,没什么值得这样急的。”

    陈十三娘猛然就甩开了凌青菀的手,退回到了她母亲身边,对凌青菀颇有敌意。

    凌青菀笑笑,不以为意。

    “亲家太太,二姑娘,真是见笑了。”陈大郎回眸看景氏和凌青菀,笑容有点尴尬,“我今天贸然来打扰,是来接三婶母回去的”

    “大舅老爷,您难得来趟看我嫂子,不如先住下,再做打算吧。”凌青菀道。

    “是啊,大舅老爷。”景氏也道。

    这样,就算给陈三太太解围了。

    陈大郎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说叨扰了。

    景氏就安排陈大郎在外院住下,然后置办了点心款待他,让他先果腹;另一边,景氏又安排人去请凌青城回家。

    “这是怎么回事啊?”陈七娘这个时候,才开口问陈三太太,“三婶怎么不愿回家?”

    陈七娘早已知晓实情,她不过是明知故问。

    陈三太太沉默。

    陈十三娘也垂首不语。

    “有什么话,应该家里言明说清的,贸然跑出去,着实非良策。”陈七娘又道。

    凌青菀看着陈三太太母女,心里明白了几分。

    也许,是跟陈十三娘有关。

    凌青菀也不好说什么。

    陈七娘自然也不能教训长辈,说了几句话,就各自散去了,陈七娘去外院见她的长兄,兄妹俩说了一上午的话。

    “娘,陈家到底什么事啊?”凌青菀也问。

    景氏在女儿跟前,是藏不住话的。

    反正陈大郎都来了,事情迟早要说开的。

    “那个十三娘,早年定了亲事。去年陈家不是靠贩粮食发了大财么?三太太觉得发达了,应该给她女儿找个官宦门第的,不甘心嫁给商户,非要退亲。

    可是对方不愿,死活不退,就闹僵了。三太太见谈不拢,就带着孩子们跑了出来,一走了之,挨过三年再说。”景氏低声道。

    本朝的律法规定,女已受聘,婚姻即告成立,无故不得毁约。若非要解除婚姻,需得官府裁定,双方自愿。

    另一方没有大错、又不愿意退亲,官府会判维持旧约,依旧要出嫁。

    不过,若是定亲三年无故不成婚者,先去官府报备,可以强行听离。

    陈十三娘的婚姻,是两年前定下的。

    既然对方不愿意听离。陈三太太就带着女儿出来躲避,躲过这一年,就满了三年。

    虽然不是对方“无故”不娶,而是娶不了,也算“三年不成婚”,官府允许听离。

    “怪不得要躲在我们家不肯走了。”凌青菀对景氏道,“原来是怕对方将他们抓回去。”

    凌家虽然落魄。可到底也算有权贵亲戚。陈十三娘定亲的对方是商户,不敢到凌家撒野。

    至于陈家自己人,陈三太太仗着自己守寡。动不动就拿“被欺负”出来哭天抢地,陈家也奈何不了她。

    “是啊。”景氏道,“你大嫂接到祁州的来信,甚是不悦。十三娘定亲的对方姓卫。和陈家是几十年的故交,生意来往密切。两家互帮互助。

    陈家去年暴富,天下皆知。世人皆有嫉妒之心,原本就眼红陈氏多财,而陈氏又是商户。无所依仗,倘若闲言碎语,授人以柄。以后也是要处处受难。

    卫家儿郎健康、上进、洁身自好、一表人才,又不愿意退亲。陈家无故强行毁约,是授人以柄,少不得有人要对付陈家。

    陈家根基还不稳,这个时候最不可做这种令人不齿之事。所以,陈大郎一路追着三太太母女,到了京里。”

    凌青菀也觉得这个考虑是正确的。

    祁州陈氏,今年开年的确出尽了风头,大家都知道他们暴富。

    每个人都爱财,当权者更是。

    这个时候,权贵稍微拿住把柄,就可以叫陈氏满门轻覆。

    财权勾结,也需要时间的。陈家发达不过半年左右,还没有那么牢固的根基。

    这个当口,怎能犯如此大错?

    “卫家儿郎没什么纨绔秉习,三太太却非要退亲,是为什么?”凌青菀问,“对方家族很落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