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廉思-蚁族 >

第5节

廉思-蚁族-第5节

小说: 廉思-蚁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9节:触摸城市的夹层…〃聚居村〃采访手记(1)


第二篇 〃蚂蚁〃传奇

触摸城市的夹层〃聚居村〃采访手记

张冉

对于这个群体的了解,是从电脑上一个叫做〃调研日记〃的文件夹里开始的。

打开这个文件夹,排列得整整齐齐的WORD文档呈现在眼前。好奇心驱使我一口气读完了前十篇调研日记。

每篇日记都无一例外的有他们生活环境的描写,光线、气味、空间的狭小都无法逃离调研同学的眼睛。还有崎岖蜿蜒的街道、络绎不绝的商贩,或者清晨的北风和夜幕下的眼睛。

十篇以后,沉重渐渐浮上心头,害怕的心情甚至战胜了我的好奇心。好奇心让人积极,去了解、去感知,而害怕却让我缩手缩脚,不能真正走进这个群体。

我的沉重不是对于自己前途的迷茫和担忧,而是他们。

人们说,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然而,这群人,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是否就能转化成生产力:对个人来说,能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对社会来说,能否实现进步与发展?他们生活的好不好?在社会上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他们幸福吗?他们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或者千方百计留在这里?他们为什么失意伤心难过?他们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实现目标?他们接受的教育,吸取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吗?如何才能有机会接受实践的检验?

采访了,看见了,听到了,才知道

他们的生活,我不能评判,也没有权利去评判。

他们的幸福,他们的喜怒哀乐,我只能冷眼旁观。

我的笔,客观地写他们的故事,就足够了。任何超乎事实之上的感受,应当是读者从字里行间中体味的。

社会财富在不断地增加,然而个人的幸福感呢?人都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自我和社会的夹缝中。说〃夹缝〃或许严重了一些,但是这种前后相继、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人怎么都逃脱不了的。

他,和他,都来自内蒙古的小山村;他,来自山西最贫困的吕梁地区。

他们忘不了山村的泥土路,夜幕下的油灯,父母的殷殷嘱托,做学校领头羊享受的特权。

曾经的同学,现在有很多都有了小孩。他们却仍然独身在北京奋斗,在狭小的租来的房间里,没有知心的爱人。冬天,忍受缺斤少两的暖气;夏天,则被蚊虫的叮咬与热风轮番轰炸。

即便这样,他们还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干净舒适的房子,有体面的工作,开自己的公司不再为老板打工。但是现实离梦想,不只是一步之遥。
第20节:触摸城市的夹层…〃聚居村〃采访手记(2)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纵向流动也变得流畅了很多。每个人都在思考,路在何方。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然而选择的结果,却很少能够控制自如。

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他们,住在北京的城中村里。漂浮的灰尘、陌生的脸庞、昏暗的光线、嘈杂的声音,在他们的眼前耳边逡巡徘徊,不知哪里的空荡落寞,消磨了心智,迷失了方向。他们选择来到了这个城市,然而来到,只是一个开始。漫长的过程与不可预测的结果,他们都得听从命运的安排,尽管在奋斗。

命运有很多名字:机遇、运气、天命……

命运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时代。

鲁迅先生说,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么多的大学生,走出了〃聚居村〃的路。虽然这个村子坐落在北京,中国的首都,环绕在大学的不远处,但是却没有配套的公共设施,没有安全的保障,没有整洁的环境。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去找工作或者上班。工作不好找,薪水不大高。

他们的心情,我只能去猜测,而无法真正的理解。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夜晚,我躺在宿舍里,过电影似的回忆着一天的行程。他们的心情,我只能从点滴的神态与语气里体味。我不是他们。我住在学校里,我现在不需要去找工作,也不需要去工作。但是,我总有毕业的那一天,面对许多可能的选择。是留在北京还是回家乡?找个什么样的工作?我能做什么,而工作和这个社会,又需要我来做什么?

这些问题,有时候想想,就会驱走睡意,扰乱睡眠。有时候,问题会回到高中时候想的那些:我到大学,究竟要学些什么?学到的这些东西,可以指导我以后乃至一生的生活吗?

以后的路的轨迹,也许不能任由我自己控制。人各归其位,毕竟只是理想的社会状态。更多时候,在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中,人会忘记最初出发的理由,向现实妥协,因为任何可能双赢的大门,都无情地关上了。

社会汪洋中,每一滴水的声音总会湮没在波涛汹涌之中。可是如果滴水与波涛同路共行,蕴藏的巨大能量无疑可以发挥到极致。

在城市里,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他们为工作,奔波不停。

这些大学生,有很多从农村考出来,便抱定了不再回去的决心。可是在他们的家乡,在比城市更为广袤的农村,有许多需要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地方。

农村的学校,需要年轻的面孔,为孩子们带来新时代的信息,带来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思维方法和观念;农村的田野地头,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农村的基层民主,需要懂得政治运作机制和组织管理的新鲜血液。
第21节:触摸城市的夹层…〃聚居村〃采访手记(3)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因为大城市里有更多的机会,有更高的薪水。他们来到或者留在了大城市里,但是生活得并不好。

〃上山下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时的青年人响应号召,只凭着一腔热血就离开了熟悉的城市,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扎根生活。市场化的大潮下,人们在做每一个决策的时候,都要深思熟虑其中的投入与产出。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毕业了之后,当然要把投入的收回来。

于是,一切都可以归入经济学的计算中。到西部、下基层的倡议,如果没有更具体的政策优惠,如果大学生们看不见发展的希望,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好在,现在已经有落到实处的条款了,比如考研加分,比如由政府偿还助学贷款。

这些都还不够。制度或者政策,可以引导行为,真正观念的变化,仍然需要个人的体悟。然而每个人的所思所想,和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干涉,毕竟那是个人的自由与选择。选择了之后,可以承担一切可能的结果,就行。

只不过,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
第22节:奋斗在北京(1)


一 奋斗在北京

杜韵竹

陈华生于1980年,安徽安庆人。2001年,他来到北京,在中央党校读工商管理专业,2004年考研未果,手忙脚乱地毕了业,留在北京找工作。之后四年多,陈华前后共换了五份工作。2008年4月,陈华开始创业。

陈华父母是农民,在家中劳作。陈华有个弟弟,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陈华念大学的时候弟弟正在创业,陈华找工作的时候,弟弟正在杭州的一家厂里做车间主任。2008年春节,陈华回家,弟弟的孩子已经可以活蹦乱跳地叫他伯伯了。

1。 先养活自己再说

考研失利后,陈华有点措手不及地开始准备找工作,做简历、投简历、改简历。陈华自己总结:〃有时候,去应聘不同的地方,简历也是要有些区别的。〃最后,陈华有了两份比较固定的简历。2004年7月份,陈华正式离开学校,这时陈华的弟弟已正在一家不错的工厂里当上车间主任,陈华说弟弟〃混得不错〃。

对陈华而言,找工作时最难的有两件事:面试和吃饭。每次面试被问及工作经验,陈华就晕乎。〃有一次去面试,那个工作挺好,做销售,是家国企,〃陈华说,〃面试官问我有没有工作经验,我大脑一片空白。〃陈华早忘了自己都答了些什么,但他记住了:工作经验很重要。找工作那段时间,陈华没跟家里要钱,自己撑着。但是工作一直没有着落,手头快没钱的陈华有点急了,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有个星期只花了十来块钱。〃主要就是吃馒头,〃他说,〃那段日子很苦。〃

两个月之后,陈华终于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北京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家私人的教育培训机构。工资底薪800元,根据推销情况提成,无北京户口、无三险。陈华笑着说:〃当时是有点饥不择食了,反正先养活自己再说吧。〃

这份工作的时间很有规律:一天八个小时,周六周日休息。每天八点半上班,陈华五点多就要起床,早饭一般都是路上花一两块钱随便买点,要是起得晚就不吃了;中午花三块钱,在超市买个炒饭。陈华的工作是推销公司的培训课程,推销对象一般都是各个公司里的高层人员。由于这些人都很难见到,针对这些人,推销的主要方式是〃电话营销〃,所以陈华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打电话,每天大概要打一百多个电话,但常常是话还没说完对方就直接挂电话了;如果对方能愿意听电话又有点兴趣,陈华就会把具体培训课程的材料传真过去,每天大概发三十到四十份传真。

公司在劲松,陈华住在骚子营,前者在北京的东南方,后者在北京的西北方,一个来回就得六个小时左右,每天光是回家就得倒三四趟车。〃反正每天就是挤车呗。〃陈华说。2004年那会,北京公交还实行月票制。陈华也买了月票,每月四十块钱,拿着票,开头数字是6以下的车可以随便坐,不用再付钱。陈华特意强调了一下月票的优越性:〃坐多少趟都可以。〃有一天下班,陈华照常换乘上了300路车。〃那天路上特别堵,〃陈华回忆说,〃当年300路那是最挤的。〃好不容易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近的四通桥,陈华赶紧下车,换车。那天陈华花了近五个小时才回到家,随便吃点炒饭就睡了,第二天照例还要按时上班。

陈华的第一份工作只做了两三个月。由于推销情况不好,陈华所在的团队被解散,负责的项目也结束。因为这段时间内几乎没有业绩,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又没领齐,陈华几乎是空着口袋又开始寻找下一份工作。失业的日子是最难熬的。为了维持生计,陈华去发过传单,去给朋友所在的婚庆公司帮忙。中式婚礼上会需要舞狮子,陈华也硬着头皮上去舞,最远的一次去了河北。干活儿之后,婚庆公司会给他一些钱,但不多,多的时候能吃十来天,钱少的时候只够将就五六天。那段时间陈华几乎没和家里父母联系,也没和在外面打工的弟弟联系。

陈华自己没有电脑。不去打工的时候,他就一大早跑到网吧投简历,投完简历就揣上手机跑到海龙那边的中关村图书大厦里看书,等电话。〃那时都还没有第三极呢,〃陈华回忆说,〃那时候没钱呀,不买书,就在那里站着,有时候可以站一天,就跟上班一样,每天也过得挺规律的,最痛苦的事就是没收入。〃陈华常看营销和求职技巧方面的书:〃看这种书很实在,我今天看了明天就可能用得上。〃
第23节:奋斗在北京(2)


2。 工作很累,很锻炼人

陈华的第二份工作,在某商学院,也是做教育培训方面的事。工资一千多,具体工作还是推销。新公司在西直门附近,比起劲松,近了许多。

陈华还记得,去某面试的那天阳光不错,北京正值初春,还有些冷。那次面试是集体的,公司老总亲自面试。屋子不大,摆着一个会议桌,屋里大概有二三十人,有站着的,也有坐着的,把屋子挤得满满的。陈华说那天挺神奇的,老总进屋的时候,旁边跟了一个人,陈华觉得眼熟,就坐到那人边上了,那人也看见了陈华。〃 我们私底下就在桌子底下握了握手,〃陈华笑道,〃挺亲切挺有意思的,这个世界还是太小了。〃

面试之后陈华才想起来,那人是在以前那家文化公司里另一个部门的经理,姓谭。谭经理在楼上办工,陈华只是领工资和有时开会才上去,两人常会见面,但几乎没有说过话。

当天又有第二次面试,谭经理面试陈华。〃他就说了句:'一起好好干!'〃最后留下了六七个人。

第二份工作的内容丰富了许多,各种营销形式都有,电话、陌生拜访等。有时可能搞电话营销,打几个小时的电话;有时候可能一整天都是做陌生拜访,就是直接登门拜访;有时直接在西直门大街上就直接开始工作。出门的时候陈华都会带上自己的重要道具〃易拉宝〃,只要把〃易拉宝〃抽出来,一撑,就是一个广告,原理和卷尺差不多。〃拉开撑起后差不多就有我这么高。〃陈华笑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