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

第92节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92节

小说: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调节心理,平稳度过情感危险期。不管是何种原因离婚,离婚以后的心情总是有些不愉快和伤感的。除了那些本身不幸婚姻的离异有一种解脱感之外(如包办婚姻、强迫婚姻等),一般情况下,离婚者都会出现愤恨、不满、懊丧、自卑、伤感、报复、看破红尘等多种消极的心理情绪,处于情感过渡的危险期。因此,离婚者要适时调节自己的心境,全力投入工作以转移注意力,多找要好的朋友倾吐自己的烦闷心情等等,以便尽快从离婚情感的阴影中走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任何婚姻都是幸福的,我们反对草率的、不负责任的离婚,然而那些同床异梦、毫无幸福可言的婚姻,却不如分开的好。因为一个不健康的社会细胞的存在,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不如及早根治。但要注意处理好离异善后问题,如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等。

第十四章 应激状态下的心理护理与保健法 第二节 生活突变期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法(4)

    五、退休者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退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离退休人员已成为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因此关心和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一般心理反应

    (1)对工作岗位和同事的依恋心理和失落感。随着退休年龄的到来,一些老同志对单位的依恋感与失落感渐渐强烈,如表现为上班更积极、从不迟到早退,争着打扫办公室的卫生等等。有一位老同志在离休的最后一天,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摸着坐了几十年的办公椅和桌子,怆然泪下,那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溢于言表,最后他向领导提出要求:自己买一把新椅子来换这把自己坐了二十多年的旧椅子。退休同志产生这种情感,主要是出自他们对单位和同事的热爱,同时与我国现时的人事制度有关。工作人员很难流动,一般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若干年甚至一辈子,比较容易产生这种深情。那些到退休时反而拼命工作的现象,也是平衡失落感的一种表现。

    (2)烦闷、空虚、无所适从和心情压抑。退休以后,如果未找到合适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来充实自己,就会感到烦闷、空虚、无所适从和情绪压抑。退休以后,由于社会交往的空间相对缩小,他们会感到寂寞;而各种信息来源渠道的减少,则会使他们感到闭塞和生活空虚。

    (3)自我防护,希望进一步得到组织的关心。退休意味着退位和职权的丧失,这样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希望单位一如即往的重视自己,喜欢别人用原职务来继续称呼自己,自己也经常主动去打听单位上的各种事情,以示自己的存在价值等。

    (4)希望获得尊重。退休同志最怕“人一走,茶就凉”的境遇,期望单位领导和同事如在职时一样尊重自己。因此,有些退休同志经常主动向单位领导提各种工作建议,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引起领导重视。

    (二)心理护理与保健法

    1.正视退休这种社会生活现象,提高心理承受力。退休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现象。只有老同志退下来后,青年人才上得快,社会才会有发展。因此社会生活中的这种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才能提高心理的承受力,减轻因退休而产生挫折感。

    2.尽快找到退休生活的定位,及时调整情绪。退休后,由于原有生活规律被打破,许多退休者会因此带来身心方面的不适,如感到无聊、焦灼、坐立不安等等。为了克服这些现象的产生,退休后要尽快找到自己生活的定位。如进老年大学深造、身体好的参与一些社会工作、定期到老年活动中心锻炼、或撰写回忆录等等。工作上有了目标,精神上就会有所寄托,才能实现心理平衡。

    3.要重视退休人员的作用,为他们创造条件,以发挥余热。退休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只要身体力行,可以让他们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余热。如现在有许多成功的社会力量办学、办企业和其它一些公益活动,都是退休老同志唱主角。事实证明,适当的工作是有利于退休后的身心调节的。

    4.乐观、豁达、自尊自重,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运动。退休之后,没有了工作压力,因此必须宁静自养,保持乐观、豁达、自尊自重,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老年团体活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将有利于余生的健康、幸福。

第十四章 应激状态下的心理护理与保健法 第二节 生活突变期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法(5)

    六、逆境中人

    自来到人世间,跨进社会之时,我们便踏上了一条不平坦的人生之路。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有许多美好的幻想、憧憬、期待和希望,为了实现它们,我们会做出种种的努力,当我们在努力过程中受到多种阻碍、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停止努力时,便是遇到了挫折。如果挫折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大,使我们处于一种不到的人生位置,便称之为身处逆境。可见逆境是挫折与失败感的持续所造成的一种工作、生活和心理上的困境。因此克服逆境,首先要从克服挫折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开始。人们遭遇到的挫折是多种多样的,如病残、生理缺陷、家庭困难、亲人亡故、情场失意、升学考试失败等生活上的挫折;科学课题久攻不克,工作成果不被重视,职业与自我期待相距甚远,改革创新宏图得不利施展等事业上的挫折;政治上蒙冤受屈,锐意改革受到讥笑、误解、冷落和诬告,主观上的失误或失足而抬不起头来的挫折等等,都可能造成人生的逆境。因此,尽快消除挫折感,是避免身处逆境的重要心理学方法。

    积极地消除心理挫折,走出逆境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理智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准消除挫折的突破口。造成人生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是主观与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个人来说,如目标选择是否得当;对客观条件的许可和存在是否估计得较为准确;时机的把握、策略的采用、方式方法的动用等是否得当;个人性格、气质方面是否合适等等,都对努力的成败有影响。从客观上讲,社会环境的好坏,左右上下人的思想意识、作风、习俗等等,都对人的行动起作用。主观认识上的局限,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和弱点,往往是挫折产生的内在因素;而客观条件的优劣,又往往起着减轻或加重挫折感程度的作用。

    三国时的“火烧赤壁”是曹操军事和政治生涯中遭受的一次重大挫折。究其原因:主观上是因为曹操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势力,低估了南方的气候、自然条件为北方兵所带来的不适应程度,犯了大意轻敌的错误;客观原因是:长江天险的横阻,疫病的流行和强劲的东风助阵。如果只是某一方面的原因,曹操最多也只是攻击受阻,不至于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而败走华容道。

    个人的挫折,还往往受到历史时代的影响,“十年动乱”期间,许多人蒙冤受屈就是见证。在任何一个社会变革时期,新与旧的矛盾总是存在,人们总是有适应与不适应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各种挫折。

    这样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后,才能找到克服挫折的突破口,对症下药。

    2.正确认识挫折,提高心理受挫能力。人遭受挫折后,都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但这种挫折感的程度并不是一样的,这既与挫折本身的严重程度有关,更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意志水平,自我期待水平和心理承受力有关。而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在战胜心理挫折的过程中又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遇到了挫折和失败,我们不妨这样认识它:感谢挫折,你犹如一帖清醒剂,在我们对社会、对自我出现偏差之时,在我们偏离目标或脱离实际之时亮出了红牌警告,使我们清醒过来,重新认识环境和困难、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感谢挫折,你犹如一座加压泵,使我们调集全身心的力量去面对现实,努力奋斗,使我们的心理受到锤炼,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有两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对400位成功者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四分之三的人都受过各种挫折的磨炼。中国也有人做过统计,发现成名的作家中,绝大多数历过生活坎坷之路。屈原为谗言所害,遭贬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后而作《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而作《红楼梦》等等。无数事例表明,身在顺境时,因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容易产生惰性;而身处逆境,遭受挫折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会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促使人们取得成就,所谓“失败是成攻之母”,就是这个道理。

    我失败了,但我不是失败者。古今中外,芸芸众生,谁没有失败过?但我决不是失败者,因为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希望之光并未泯灭,只要奋斗精神未止,我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的。失败,这只是对奋斗过程中某一环节的努力的评价;而失败者,却是对于一个人整个一生的论断。前者使人觉得还有希望,而后者却只带给人极度的失望与消沉。因此,不要轻易承认自己是失败者。重新明确目标,只有坚定了目标,才可能把失败看成与成功一样有价值。爱迪生如果不是把目标定在发明灯泡这个点上,他就不可能坚持不懈地进行上万次试验。因为他认为,只有当知道一切失败的方法之后,才能找到一个成功的方法。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也曾说过:“假如你把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以后,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对的。”然而,犯“所有的错误”的勇气,忍受挫折的耐力,都在于对结果的坚信无疑之上。

    3.逆境中产心理补偿。尽管挫折、失败、逆境都具有两重性,但遭受挫折、身处逆境,总是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过重的压力,长期的紧张状态,有害身心健康。因此,动用心理补偿是迅速适应逆境生活,走出逆境的较好方法。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有一种补偿功能,当某一方面的心理产生缺陷、失去平衡时,可以通过心理补偿的方式进行调节,使心理恢复正常。如一个人失去亲人,异常痛苦时,此时朋友的关心和安慰会熨平他(她)心灵的创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痛苦,这是一种心理取代方法。此外还有心理升华,心理转移等。逆境中运用心理补偿应做到:

    (1)要善于正确认识生活目标。也就是说,既要为自己确立一个终生追求的奋斗目标,又要懂得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多种多样,具有可变通性。逆境与挫折之所以是一位严肃的老师,正是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评价自己的机会。著名科学家法拉第由于发音缺陷被迫退学,因为学文困难大,就转而学习自然科学,终于走出逆境,获得成功;著名歌唱家关牧村,由于父亲政治上的蒙冤,母亲去世,备受贫困和歧视,但是她毫不退缩,经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目标,终于成为出色的歌唱家。

    (2)还要善于看到有利因素,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斗争中,经历过多少次挫折和失败,但他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紧信正义的战争必定胜利,看到了全国人民渴求解放、人心所向的这一有利因素,终于夺取了全国解放的胜利。

    遇到挫折时,可以用自我暗示来减轻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安慰自己。受到别人冷淡。要对自己说:没关系,只要认识改正了就好;实验失败遭到嘲讽,可提示自己:失败以后就是成功;改革受挫,则可以对自己说:不经过巨大的困难,就不会有伟大的事业;在遭受嫉、报复、诬蔑之时,经过反思,确信自己是正确的时,就应甘于“光荣的孤立”走自己的路;对外界的议论,误解和压力不争一日之长短,振作精神,从失利中闯出新路,告诫自己:前途是光明的。通过自我暗示,是可以取得心理平衡,缓解挫折逆境的压力的。

    (3)就是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如受挫后,把心中的郁闷向亲人、知己、师长倾吐,以求得理解、宽慰、指导和帮助。也可通过旅游,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冲淡挫折的消极影响。

    (4)运用心理补偿时,要避免消极的自我安慰,注意掌握自我激励的分寸。消极的自我安慰,表现为对自己的挫折和失误不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如为自己的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