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61节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61节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治疗多处急性扭伤筋急者疗效高,在此基础上又吸收运用了老前辈们治疗急性扭伤的“运动疗法”疗效更为满意。只要诊断明确,证属急性扭伤引起经筋拘急疼痛,而不是骨关节病变所致,用本法治疗同样有效。腰、颈椎病引起的经筋拘急疼痛用本法治疗效差或无效。
  93.犊鼻中
  【取法】膝膑下、胻上,侠解大筋(即髌韧带)中(《甲乙经》)。
  【主治】膝夜冷、胀痛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黎盛服、冯胜军:治疗膝痠冷、胀痛效果甚好。
  操作:屈膝成直角或伸足位,用30号1。5…3寸毫针,于髌韧带正中凹陷处,针向委中穴直刺l…2。5寸,或沿髌骨下缘正中向鹤顶穴斜刺,轻缓捻进,得气后至患部痠痛明显消失或减轻,出现热感,患者顿感有轻松舒适感为止,不留针。
  典型病例:曾x,男,34岁。膝病痠冷10多年,屡治未效,欲针惧痛。此属痹症,宜于局部针之。故选犊鼻中,屈膝,针向委中直刺1…3寸试治,当即见效。三诊痊愈。随访10年,未见复发。
  94.髌下
  【取法】髌骨下缘中点,髌骨与膝关节之间。
  【主治】增生性膝关节炎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李连生: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髌骨软化症有效。
  操作:略屈膝,用28号至30号2寸毫针,针尖沿髌骨内侧面进针,有酸胀感至全膝。不可大幅度捻转提插。每日l次,留针20分钟。2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典型病例:张xx,女,52岁。1988年3月13日就诊。诊断:增生性膝关节炎。X线显示:髌骨、胫骨嵴均见骨质增生。检查:右膝关节前后活动仅40度,伴红肿疼痛,活动时加剧,不能行走,大小便需人搀扶,经中西药物、封闭疗法治疗效不佳。用髌下穴,日1次,20次后肿胀渐消,疼痛止,可短距离行走。2个疗程后关节肿胀、疼痛均消失,可连续行走1小时。
  按语:髌下穴位于髌骨与胫骨之间,可疏通局部气血,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95.胆囊
  【取法】阳陵泉穴下1寸找敏感点。
  【主治】⑴急、慢性胆囊炎 ⑵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穴位注射
  【治疗经验】
  ◎单序新: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可使胆囊收缩,胆汁排除通畅,缓解疼痛效果甚好,每日1次,轻者1…2次痊愈,重者3…5次痊愈。治疗胆道蛔虫症每日1次,17次痊愈。
  操作:采用穴位注射法,用药: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mg,胎盘组织液4ml,用5ml注射器抽上液混合后用6。5号针头,取双侧胆囊穴,刺入穴位后有针感无回血的情况下,每穴位注入混合液3ml,拔针后不加压,让病人休息10…20分钟即可。
  典型病例:丰xx,女,45岁。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患此病10年有余,反复发作,右上腹部疼痛向背部,右上肩部放散伴恶心呕吐,为绿苦水,不能进食,辗转不安,呻吟,呈屈膝位,体温37。7℃,白细胞总数167000/mm3,中性67%。B超检查:胆囊肿大7。5x4。0x3。8cm3,胆囊壁增厚不规则。给以胆囊穴注射治疗每日1次,注射后疼痛缓解,无恶心呕吐,5次痊愈,随访3年无复发。
  96.胆道蛔虫症压痛点
  【取法】在两小腿外侧足三里下方,以针柄、棉签或其它类似钝器按压皮肤,深寻压痛敏感点,再以同法在对侧对称部位找到压痛点,分别做好标记。
  【主治】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刘凡:由于胆囊穴的启发,发现在胆道蛔虫症时均有此敏感压痛点,在按压此穴时的疼痛甚至超过患部。仅针刺此点即可立即止痛。只针1次即可治愈,经短期或长期(5年)随访,少有复发者。单纯胆道蛔虫症无合并感染者疗效尤佳。
  操作:用28号或30号3…4寸毫针,按标记的穴位进针。当针刺入并出现第1次针感时不停针,继续深刺,出现第2次针感并向上传导时停止进针。再以同法针刺对侧压痛点,然后用双手同时行针,边捻转边提插(泻法),直至腹痛消除或缓解。留针时间根据病情而定,一般30分钟。重者可更长一些。中间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
  典型病例:马xx,女,56岁。患者突然右上腹部发作性绞痛7小时,来急诊室求医。伴恶心呕吐共5次,表情痛苦,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右肋下压痛。晚10时许疼痛难忍,前后分别注射元胡液及杜冷丁,均未缓解,晚11时10分吐蛔虫1条。晚11时30分找胆道蛔虫压痛点,进行斜刺,留针30分钟,当即痛止,未再发作,3个月后再访未复发。
  注意事项:寻找压痛点时必须两侧同时都找到做好标记再刺。否则找到一侧压痛点即针刺,则另一侧压痛点消失或不明显。胆道蛔虫症合并感染者,需针2…5次。
  97.胃肠反应区
  【取法】足三里至上巨虚之间的连线上,以指端触按,寻反应点(即痛、木、痠、麻、痒等反应),以其中最明显点选用之。
  【主治】⑴胃脘痛 ⑵阑尾炎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孙明一:左足三里穴至上巨虚之间的连线上,是呕吐,胃脘痛,胃溃疡,胃痉挛,胰腺炎,胃下垂,结肠炎,菌痢,腹痛,肠炎等病的反应区,右足三里穴至上巨虚之间的连线上,是十二指肠溃疡,阑尾炎,阿米巴痢,腹痛,胃脘痛,肠炎等病的反应区。临床对症治疗,止痛效果显著,有消炎,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肠濡动,改善血液循环,旺盛新陈代谢的作用。
  操作:以28号2。5寸长毫针,迅速刺入,得气,以提插法结合深呼吸法依天人地三部,进退迎随,予以补泻。补泻的要求,以痛止或症状好转为度,行针2…3次,留针20分钟。
  典型病例:杨xx,女,52岁。1989年12月12日诊。心口疼20余年。现症:心口连右侧肋胁痛胀,重时掣后背痛,饭后常痛,着急或劳动、生气即心跳,气短,到晚上身畏冷,脚常凉。既往史:胆囊炎。诊查:心窝及右肋弓下缘皆拒按,舌淡,体瘦,舌尖边红,苔白薄而腻,脉弦。诊断:胃脘痛。取穴针治,胁肋及背痛皆显著好转,但胃脘仍痛。三诊,触按右梁门(+++),右脾、胃俞及胃仓(++),右足三里穴下1。5寸(+++),2。5寸(++),认为反应点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即于足三里下1。5刺入,得气,进针透向三里下2。5寸捻动得气,持续提插捻动加强针感,并随患者的深呼吸作提插迎随补泻,针1次,胃脘痛即基本消失,连针5次,胃部舒适。如法针治,复诊3次,胃脘痛治愈。
  98.阑尾
  【取法】小腿前外侧足三里直下1…2寸间,指压酸痛最明显处。
  【主治】急性阑尾炎早期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吴旭初: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常仅刺1侧或两侧阑尾穴,以捻转为主,提插为辅,令得气感传为佳,运针5分钟,如即刻缓解疼痛当日退烧者,可每日1…2次继续治疗。症状体征消失后仍需坚持治疗,血象2…3天后恢复正常,7…10天为1疗程。
  操作:局部消毒后用28号~30号毫针直刺,得气后行捻转提插及迎随补泻手法,运针1…2分钟后,至针感循经向腹部传导,留针20…30分钟。
  典型病例:王XX,女,18岁。饭后活动过多,腹痛逐渐固定于右下腹部。至卫生所检查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白细胞总数12000/mm3,中性86%,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因经济困难及害怕手术,试用针刺阑尾点治疗1次后,疼痛缓解。当日治疗2次,体温恢复正常。以后每日1次,第2天血象恢复正常。共治疗10次,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99.落枕穴(即国家标准化的悬钟穴)
  【取法】在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与悬钟平行。
  【主治】落枕
  【刺灸法】向上斜刺
  【治疗经验】
  ◎翟兴明、翟润民:治疗落枕有针到病除之功,一般1…2次可愈。临床实践其效比悬钟高。
  操作:用28号2寸毫针,针芒斜向上,快速进针,找到针感后,行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3次,再行提插,反复操作,使之产生强烈针感,促使针感向上传导,边操作边使患者做摇头动作以配合治疗。
  典型病例:施xx,男,39岁。诊断:落枕。患者早晨起床后感到颈项部痠痛不适,不能左右回顾,经理疗等局部治疗未见好转而来针灸,穴取落枕穴,按法行针1次而愈。
  100.足中趾尖
  【取法】双侧足中趾尖部。
  【主治】⑴麦粒肿 ⑵霰粒肿
  【刺灸法】点刺放血
  【治疗经验】
  ◎王金柱:采用双侧足中趾尖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霰粒肿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用该法治疗,1日后炎症、肿块明显减轻、变小。3日后痊愈。
  操作:采用三棱针于双侧足中趾尖部行点刺放血3…5滴,点刺时要迅速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术前术后应行常规消毒以防感染。
  典型病例:李xx,女,25岁。主诉:左侧眼睑皮下肿胀、稍痒、眼睑表面隆起明显,视物困难,随即赴x医院眼科诊治。查:左侧眼睑皮下可触及0。5cm的圆形肿块,推之移动,与皮肤不粘连,皮色如常,翻转眼睑与肿块相应的睑结膜呈暗红色。诊断:霰粒肿。预约1个半月后手术治疗。因患者认为预约时间较长,又因对手术有恐俱感,故来我处治疗。笔者采用三棱针于双侧足中趾尖部点刺放血3…5滴,1日后肿块明显变小,3日痊愈。
  101.腰痛点
  【取法】在足跟底部正中央。即从内外踝尖向下垂直引一线,当联线的中点是穴。
  【主治】急性扭闪性腰痛
  【刺灸法】叩击
  【治疗经脸】
  ◎翟兴明、翟润民:用此术在门诊治疗急性扭闪性腰痛多1…2次治愈。
  操作:患者伏卧床上,两足自然下垂至床沿边,两手紧抓床头防止上窜。术者两手持棒(棒的直径10cm),一手持棒尾,一手待中间,平行呈纵轴性有节律地击打足跟穴位,由轻到重,左右轮换击打,每穴10次,共20次。
  典型病例:汤xx,男,31岁。患者因搬运东西不慎扭伤腰部,疼痛较重,不得屈伸,故前来就诊。检查:脊椎、四肢未见异常,腰4~5椎旁有明显压痛。随后给予棒击足跟腰痛点,击毕再检查压痛点已消失,患者下床后活功自如,痊愈。
  102.下照海
  【取法】该穴在照海穴直下约1。5寸的赤白肉际处。
  【主治】足跟痛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徐恒昭:针刺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得气,方能奏效。
  操作:毫针刺入皮肤后,使针尖向着足跟痛点方向前进,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使足跟部位有较明显的酸胀感,而后留针15…20分钟,每隔3…5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
  
  耳穴
  1.神门
  【取法】在耳廓三角窝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取之。
  【主治】神经衰弱
  【机理】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联系,耳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耳穴神门具有宁心安神、调整脏腑之功,故对于神经衰弱疗效甚捷。
  【刺灸法】压豆
  【治疗经验】
  ◎鲍治安:治疗各种失眠,尤其神经衰弱疗效甚好。每日1次,最好于晚上睡前30分钟开始按压10…20分钟,即能慢慢入睡。两耳交替埋压,3日1次,7次为1疗程。
  典型病例:娄xx,女,48岁。经常失眠,轻度头痛,时好时犯,平素饮食无味,精神萎靡已数年,要求针灸治疗。查:体瘦弱,舌淡苔薄,两手尺脉细弱。诊断:神经衰弱,失眠。取耳穴神门埋王不留行籽,每晚睡前30分钟自行按压15分钟。首次即效,共治8次痊愈。
  2.膈
  【取法】耳轮脚中点。
  【主治】呃逆
  【刺灸法】耳穴贴压
  【治疗经验】
  ◎李美琪:呃逆病人用膈点效果满意,均1次见效。一般只用膈区1穴。
  操作:以王不留行籽压于膈点,以耳部红晕充血为度。
  典型病例:蔡XX,男,47岁。患者中风,左侧偏瘫,语音欠清,半昏迷状态,抢救4天始呃逆不止,烦躁不安,不能入睡,呃声洪亮,连续不断。经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无效。在膈区埋菜子,用力按压,大约5分钟时呃声间歇,每分钟7…8次。10分钟后停止呃逆,以后未再发作。
  3.宗脉穴
  【取法】宗脉穴位于耳的对耳屏和耳垂之间,将耳垂微微折向对耳屏,中间出现一条斜沟,该穴在斜沟的中点(相当于耳针的太阳穴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