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辣文电子书 > 瞻彼日月 >

第20节

瞻彼日月-第20节

小说: 瞻彼日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边疆干得热火朝天,即使有反对声音,也让他们直接汇报给崇祯。崇祯深知自己这情人目光之远,倒也不会拉他后腿。只是相思病很快发作,连连发了几封信让他回京,江寒初都不理会──他依稀有印象,就是今年,发生了兵临城下的事情,是袁崇焕被处死的主因。
    至于毛文龙,当然更不能死。江寒初来了这个时代后才发现,至少在现在这时候,从大明到满人,没有一方能想到明朝会被满人灭亡,更想不到满人建立的清朝会统治中原近三百年。所谓通敌叛国,也该是在能看得到明显好处的前提下才行。
    还有十五年多,因为他来了,明之后一定不会是清。就连吴三桂洪承畴他们,都没可能跟满人发生进一步关系。既然如此,当然能保下来一个是一个,也有利于安定和谐的大好形势嘛。
    〃曹大人,你就回去吧,皇上很想你。〃传信人第n名在苦苦规劝,江寒初一歪头,伸出手:〃信拿来,人可以去休息了。〃
    展开信笺,小皇帝的字跳到他眼前,软磨硬泡,无非是在说:想你了,回来吧。一封信看到最后才是正事,无非是江寒初留下那些政策和企业进展如何。小皇帝是个聪明人,对江寒初又全心信任,推行也算得力。江寒初计划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如历史书上所言,再度被扼杀在摇篮里。而一旦等它发展起来,自然有一批得利者拼老命去维护它,不用更多担心。只要在这过程中,大明百姓没受什么损失就好。
    从窗子看出去,江寒初微微皱起眉头。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过剩。。。。。。他是一个心很软的人,更有身为现代人──现在应该叫未来人?──的一些深刻在心的观念。但是,外人不入地狱,难道让自己国人入地狱?
    何况不过是贸易战,比起原来历史轨迹上的武力,要温和太多了吧。
    想到这里,江寒初拿起毛笔,给小皇帝写回信。写到结尾处,觉得自己不停拒绝他,也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于是在末尾颇写了几句情话,还三两笔画了个Q版肖像,顺手涂了个飞吻。
    反正他也习惯了用美色把小皇帝弄晕,脸皮厚度已经练出来了,也不用不好意思。
    
                  第14章
    明朝底子不算太差,事实上,中国的历朝历代底子都不差。大多数的国人擅长的是坚忍,而非有了不满就去反抗的精神。仓廪实而知礼节,第一步填饱肚子,第二步充实自己,至于犯上,那是吃不饱肚子的人干的事。但凡有一口饭吃,人们都能活下去。
    崇祯二年不是丰年,这一点江寒初很早就知道,所以他几乎是用了全部能力去推行番薯以及从外商那里搞到的玉米,甚至不惜使用行政力量。夏过入秋,对他这举动不以为然的人全傻了──若非江寒初这举动,今年大旱,很多省份都是靠了地瓜玉米才没饿殍遍野。
    到了下半年,江寒初觉得这边也差不多了,再不回去小皇帝恐怕能亲自来边关抓人,才决定启程回京。但临走之前他还想再巡视一遍,于是带了人,跑去草原溜达。
    一去就没有回来。
    已经是崇祯二年十月,没有什么人死,关外满人没有再进一步,毛文龙稳稳当当地活着,袁崇焕依然在当他的督师。所谓国亡前的大灾,也要天灾人祸集合在一起,才能真的亡国。这时的大明,至少还看不出太大的人祸来。整个国家在几十年的沉寂后,竟然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路。
    只是所有人都把这归功于那新登基就清除魏党、英明睿智的当今皇上。没有人知道,如果没有那个奸佞权阉曹化淳的存在,大明将会走上怎样一条路。
    他们只想把曹化淳赶出京城,赶离崇祯身边,最好处死他,才算是大快人心。虽然实际上没有什么好人真的被曹化淳谋害,但以色侍君一条,已经足够他死上几个来回了。
    这一次曹化淳出京,是大好机会。便有些人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一边想除去他,另一方面把美女往皇帝面前送,希望能把他从同志大军中解救出来──如果江寒初在现场的话,他会非常科学地劝告他们:性向大体上是天生的,小皇帝就算是个双,也是同的成分更大。至少在历史上,没听说他宠幸哪个嫔妃宠到自己这程度。
    身为皇帝,崇祯是个少有的痴情种子,在遇到江寒初之后。分别半年有余,他身边美女无数,整座后宫都在等他宠幸,他却只是回到江寒初寝处,想着那人,默默休息。
    除了江寒初,他谁也不要,再美也是枉然。等这一次他的寒初回来,他一定不会让人再离开,不管用什么当作理由。江山是重要,但又不是说非要江寒初离开他,这大明才能繁荣昌盛。两人在一起奋斗,不是也很好吗?
    翻来覆去想着,身边都是他的味道,有些睡不着。明日也不是朝日,崇祯折腾来折腾去,索性起身到桌边,继续处理公务。
    直到深夜才有了几分睡意,小皇帝抱着被子,像是抱着爱人一般,闭上眼慢慢入睡。
    〃皇上,皇上!〃外面传来大呼小叫,把他从朦胧中惊醒。他皱了下眉,听出声音是王承恩,心下有些疑惑──王公公向来沉稳,怎么今天这般毛躁?
    王承恩也向来知进退,现在是深夜,按理来说发生什么事都不该惊动自己的,除非是。。。。。。
    崇祯掀起被子翻身下地,哒哒哒跑到门边:〃王公公,是寒初回来了吗?〃
    他前两天刚刚接到边关的信,说他的寒初会几天后启程回京,搞得他这几日都心神不定。他嘱咐过王承恩,只要有关曹化淳,无论大小都要禀告他。
    不过。。。。。。料想中江寒初会晚几天才到,难道是他太想自己了,所以才飞快赶回来?
    小皇帝推开门,门外是王承恩惶急的脸:〃皇上,不好了,曹公公失踪了!〃
    〃你说什么?〃小皇帝一把抓起他,脸上变了颜色,大声问道。
    ******
    江寒初失踪在靠近蒙古那里的草原上,随行的两名好手也下落不明。边关诸人都知道他的重要,派人查了一遍又一遍,完全没有线索。
    〃怎么会没有,他那般相貌,谁见了也不会忘记的!〃小皇帝急得在屋里走来走去,表情难看,狠狠瞪着报信人。但问来问去,也只是那么几句,没什么更多信息。
    崇祯狠狠咬牙:〃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朕要你们做什么!〃他一拍桌子,上面纸张纷纷飞扬,〃好,既然你们都不知道,那朕也不勉强你们,朕自己去!〃
    〃皇上不可以啊。。。。。。〃在场诸人皆是大惊失色,当即就跪下几个,〃辽东危险,皇上不可以身犯险啊!〃
    〃犯险。。。。。。〃崇祯低声重复,冷笑了几声,〃朕不可以,寒。。。。。。他就可以吗?〃
    〃身为臣子,为国做事,为国捐躯,都是应当之义。〃
    崇祯静默片刻,手一挥:〃朕意已决,二日之后起驾,什么祭天之类的事都省了。〃他低下头,侧脸没在阴暗中,声音低沉,〃若他死了,朕活在这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这句话吓到一群人,屋里不管什么人都跪下来,没口地让他珍重龙体。崇祯也不理会他们,径自出了房。
    一踏出门,他马上抬起头来,吩咐身边王承恩:〃王公公,跟寒初一起消失的那二人,你去查一下。〃
    王承恩大惊:〃皇上是说,他们是细作?〃
    崇祯咬住嘴唇,半晌苦笑摇头:〃不,朕就怕他们太忠心,太为国了。〃
    忠心是忠于皇帝,为国自然要把对国家有害的除去,例如曹化淳这魅惑皇帝的脔宠。
    而崇祯派去保护江寒初的人中,就有这么一位。平时江寒初进出都一群人陪着,他自然也无法出手。但这一次。。。。。。
    〃不会的,寒初不会有事的,他身上有枪,他说那一把做得特别好,还可以连发。。。。。。他不会有事的,绝对不会!〃小皇帝喃喃地宽慰自己,对他而言,江寒初的重要超过一切,甚至包括这把龙椅。
    那帮一直要对江寒初下手的家伙,这一次他绝不会再绕过。侍卫和外臣结交是大忌,尤其和党派混到一起。看来他这个皇帝是做得太仁慈了,仁慈到他们居然敢把主意打到宫中侍卫头上。
    他的寒初。。。。。。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他要这些人死无葬身之地!
    带着这样的狠厉,崇祯安排好京城内事宜,出发辽东。
    京城到辽东并不远,崇祯也无心弄什么皇帝仪仗,一切都从简从快。每天休息之后就匆忙赶路,绝不肯多耽搁。不过他毕竟是皇帝,为安全计,速度也不可能太快。
    这样,第三日晚,他落脚在当地县衙,正要歇息时,又是王承恩跑进来:〃皇上,前方传来消息,说是、说是皇太极死了!〃
    崇祯一惊而起:〃什么?他死了?何时死的?〃
    虽说皇太极只是满人首领之一,但江寒初经常跟他分析,言道此人眼光战略都是满人中第一流的,若他击败其他几名贝勒掌了绝对大权,定然是大明第一号敌人。崇祯虽然并不是十分相信爱人这说法,但在他不停灌输之下,也把这名字牢牢记在心里。
    等等,皇太极这个时候死?
    崇祯盯着王承恩,声音有些颤抖:〃他。。。。。。皇太极他是怎么死的?〃
    王承恩跪倒在地上,抬头看着他,声音也有些颤:〃老奴就是想说这个,皇上,听说他是被人在远处射杀的,像是火枪,但怀疑是凶手的那人身上并没有火枪样的东西。。。。。。〃
    〃那。。。。。。凶手呢?〃崇祯抖着,死死盯着王承恩,生怕他嘴里说出噩耗。
    〃无法确定。。。。。。〃王承恩见崇祯眼神,连忙又补充了句,〃但是很可能没死,因为满人内部似乎有争执,很有可能人在代善那里。。。。。。〃
    崇祯松了口气,靠在墙上,闭上眼。
    只要他没死啊,只要他还活着。。。。。。
    虽然江寒初是汉人,但大明实际上并没有理由刺杀皇太极一人,因为无甚意义。急切想要除去皇太极的,按理来说只有其他几名贝勒,因此这时候谁掌握江寒初,就等于可以想办法把脏水往另两人身上泼──至少,也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何况江寒初手里的短铳,也应该是对方好奇的东西。如果能发现他对明廷的重要性,代善就更不会让他死去。
    小皇帝睁开眼,目光炯炯:〃传朕旨意,调禁卫来。〃
    双管齐下,一方面重兵压上打鞑子,另一方面派高手潜入救人。如果后者不成功,就把鞑子打到无路可退,让人质成为唯一求和条件──当然,走到那一步之前,一定要先确保江寒初的安全,哪怕把他的重要性公布于世,哪怕会使对方提出过分条件。
    只要他的寒初能好好地回到他身边,即使先退让也没什么,只要还能拥抱他。
    ******
    接下来几天,崇祯更是加快脚步,马不停蹄向着辽东赶去。而同时,消息也不停传过来。
    据说,那刺客是皇太极在草原上发现的,当时刺客身边还有两名随从,但皇太极坚决要把人掳走。其中一名随从竟然出手杀了另一名,令人不由疑惑。
    该刺客趁乱逃跑,这茫茫草原的,他怎可能跑过那些生在马背上的满人?皇太极的手下包围了他,而皇太极正勒马准备上前,在这时,刺客从怀中拿出什么,对准皇太极射了过去,皇太极应声倒地,但并未当即死亡,而是拖了数日。崇祯起初没得到消息,就是满人封锁之故。直到皇太极不治身亡,实在盖不住,方才让大明的密探把消息传出来。
    这时候的后金实际上还不够强,满人的真正强大是从皇太极统一政权之后,而现在他刚刚即位三年,政权还被瓜分着,他的很多日后政策,也还没开始实行。这时候的鞑子,还没任何吞下中原的征兆。
    事实上,这时候,除了江寒初知道皇太极的重要性外,包括大明的皇帝大臣甚至将领,都并不很在意这么一敌酋。而听说该刺客一言不发,使诸人无法判断他到底是什么来历,拷打肯定受了不少,人倒没有生命危险。
    即使如此,小皇帝也心疼得不得了,恨不得立刻把人救出来,抱到怀里好好怜爱。
    但救人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这么关键的刺客。代善将人看守甚严,让崇祯派出的人无计可施。
    在权衡了眼前局势和各方利弊之后,崇祯决定出手,直接攻打鞑子。毕竟天下人都知道曹化淳是个公公,若他真的让对方提条件放人,可能反而会引起对方疑虑。何况鞑子内部构成复杂,万一哪个敌视大明的豁出性命不要,就糟了。
    几乎是派出了所有死士,只待代善军中一乱就去抢人,至少也不能让人有任何的危险。如果抢不回人,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