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历代皇陵 >

第35节

历代皇陵-第35节

小说: 历代皇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王朝世系表  (公元前209年—公元48年)

  单于名称又称       世系         在位年代        注

  头曼          ?—209     被冒顿所杀

  冒顿头曼之子          209—174

  老上稽粥冒顿之子         174—161

  军臣老上之子         161—126

  伊稚斜军臣之弟         126—114

  乌维伊稚斜之子        114—105

  乌师卢儿乌维之子  105—102

  昫犁湖乌师卢儿之叔102—101

  且鞮候昫犁湖之弟101—96

  孤鹿姑且鞮候之子96—85

  壶衍鞮孤鹿姑之子85—68

  虚闾权渠壶衍鞮之弟68—60

  握衍朐鞮屠耆堂乌维之孙  60—58          自杀

  呼韩邪稽候珊虚闾权渠之子58—31

  屠耆薄胥堂握衍朐鞮堂兄58—56          自杀

  呼揭         57年7月立,       随即自去单于号

  乌籍         57年7月立,        随即自去单于号

  车犁         57年7月立,     56年8月投降呼韩邪

  乌籍         56年11月,被呼韩邪所杀

  呼韩邪

  西边单于                               

  闰振单于,屠耆堂弟,56年11月在西边自立,54年被郅支所杀。

  东边单于

  郅支骨都候,呼韩邪之兄,56年11月在东边自立,36年被汉将所杀。

  伊利目屠耆之弟49年被郅支所杀

  复株累若鞮雕陶莫皋呼韩邪之子31—20

  搜谐若鞮且糜胥复株累若鞮子20—12

  车牙若鞮且莫车搜谐若鞮之弟12—8

  乌珠留若鞮襄知牙斯车牙若鞮之弟前8—公元13

  乌累若鞮栗置候咸乌珠留若之弟13—18

  呼都而尸道皋舆乌累若鞮之弟18—46

  乌达鞮候呼都而尸之子46

  北匈奴世系表(公元46—118)

  蒲奴乌达鞮候之弟46—死年不明

  优留立年不明—877月被杀

  北单于左贤王优留异母兄88—91兵败逃亡

  於除鞬北单于之弟91—939月被杀

  逢候南单于屯屠何之子94—118后徙颖川(河南禹县)以后世系不明

  南匈奴世系表(见十六国前赵先祖世系表)。

  

  起7I点7I中7I文7I网7I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六章 秦汉王朝 (七)乌孙王朝

  (起2K点2K中2K文2K网更新时间:2007…4…26 20:14:00  本章字数:3662)

  乌孙王朝是原居住在今甘肃西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的游牧部落首领腊骄靡建立的。乌孙是我国西北游牧部落的族名和国名,首领称昆莫。一般认为其先祖是古代坚昆人从叶尼塞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流域南下的一支,分布在今伊犁河流域到天山一带。以后游牧于今甘肃敦煌、祁连山之间,与游牧民族月氏为邻。月氏本来是我国甘肃西北一个相当强大的游牧部落,素来轻视匈奴,匈奴冒顿单于小时候就在月氏当国人质。后来,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冒顿单于死后,老上单于又杀死了月氏王,并把月氏王的头颅割下来做成酒器。汉文帝时,约氏忍受不了匈奴贵族的奴役和凌辱,被迫离开世代放牧的居住地,向西长途跋涉到今伊犁河流域。月氏打败了在此居住的乌孙部落,夺得其地,并杀死了乌孙王难兜靡,乌孙王族和部众被迫归附了匈奴。这时难兜靡的儿子猎骄靡还在襁褓之中,由傅父(保护和抚养人)布就歙侯(布就是名字,歙侯为官职)抱到匈奴。匈奴老上单于见猎骄靡可爱,于是将他收养。猎骄靡成年后,才智过人,屡建战功,但他时刻没有忘记杀死他父亲的仇人月氏。于是他向匈奴军臣单于请求率领父亲的旧部寻找月氏报仇。而这时的月氏人已被匈奴打败,西迁到了天山北麓的塞种地区(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一带),称大月氏,而留在本地的月氏人则称小月氏。大约在公元前139年—公元前129年间,在军臣单于的支持下,猎骄靡率乌孙人西攻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再度西迁到今阿富汗北部地区,猎骄靡占据了月氏的土地和人民并在这里定居下来,故当时乌孙族中有塞种和大月氏种。

  乌孙之地盛产良马,富户人家养马多至四五千匹,乌孙渐渐强盛起来,并在今新疆温宿以北的天山中(一说在今新疆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流域;一说在今伊塞克湖东南别代勤山隘西北的伊什提克)建立都城,称赤谷城,成为西域地区一个拥有10万多骑兵的强大民族。

  在这期间,乌孙与匈奴的关系渐渐疏远。君臣单于死后,猎骄靡乘机自立,脱离了匈奴,于是匈奴数次派兵袭击乌孙,但都被乌孙击败。匈奴以为猎骄靡有神灵相助,以后就不再出兵攻击。经过猎骄靡多年的经营,乌孙俨然成为西域的一大强国。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第三次大战役,卫青、霍去病分率大军,长驱直入,一直挺进到内蒙古大沙漠以北,大败匈奴伊稚斜和匈奴左贤王,消灭了匈奴的主力,从此匈奴的势力逐渐减弱,以后匈奴又被汉军逼迫迁到了大沙漠以北的蒙古国杭爱山南麓。为了尽快地消灭匈奴,已升任太中大夫的张骞向汉武帝提出联合乌孙,打击匈奴的建议,他说:“现在匈奴已被汉朝打败了,乌孙过去居住的地方也因匈奴的西迁而空闲着。听说乌孙人对他们的旧居十分留恋,又很喜欢汉朝出产的物品,如果我们多送他们一些礼物,请他们重新迁回到原来的地方,在把我们的公主嫁给乌孙王做夫人,双方约为兄弟,乌孙王肯定会答应的。这样就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臂”。汉武帝采纳了张骞的建议,于是再次派他出使西域。然而,当张骞一行到达乌孙时,乌孙国内正在发生内乱。原因是乌孙王猎骄靡年过花甲,长子早死,他想把王位传给长子之子军须靡;但这事引起他的次子、肥王翁归靡的不满。翁须靡率领一万部族发动叛乱,要攻打军须靡,猎骄靡和军须靡也各率领万余骑兵以自保。由于这场叔侄之间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几乎使乌孙一分为二。

  张骞见到猎骄靡,转达了汉武帝的意思,并劝他东迁故地,跟汉朝结为兄弟,共同抗击匈奴。但猎骄靡认为,乌孙离汉朝太远,并且乌孙曾长期依附匈奴,现在匈奴也不再骚扰他们了,而且大臣们也都不想东迁,又鉴于乌孙国内近于分裂状态,自己不便过于专断。所以,同汉朝联合打击匈奴的事,一直定不下来。但当张骞将要回朝时,猎骄靡特意派使者数十人,带着良马数十匹,还有译员、向导等,护送张骞一起回到长安,以示友好同时窥探汉朝的虚实。乌孙使者到了汉朝后,亲眼看到汉朝地广人多,国家富强,回去后向猎骄靡传达了这些情况,猎骄靡由此开始重视同汉朝的友谊。匈奴得知乌孙派使者赴汉示好后大怒,欲兴师问罪。猎骄靡恐怕受到匈奴的袭击,于是年再次遣使入朝,并以良马千匹作聘礼,表示愿意娶汉公主为妻,与汉朝和亲。 105年,武帝以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公主,送给她大批物资和随行人员,嫁给年逾古稀的猎骄靡。临走时,武帝还指示细君:“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指匈奴)”。细君到了乌孙,猎骄靡立她为右夫人,又同时迎娶匈奴之女立为左夫人。细君别居一宫,不能经常与猎骄靡相会,而且语言又不同,因此忧伤思汉,她曾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栅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相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武帝闻之可怜,常遣使携带礼物前往前往乌孙安抚。猎骄靡因年老,命其长孙岑陬(岑陬为官名)军须靡娶细君为妻,细军不愿,上书求归。武帝为欲乌孙共击匈奴,敕令细君遵从乌孙习俗改嫁军须靡,后细君与军须靡生有一女。猎骄靡死后,军须靡继位,不久细君病死,武帝又以楚王刘戍之女解忧为公主,嫁给军须靡。军须靡临终前,考虑到自己与匈奴之女所生的儿子泥靡年幼,于是传位给叔父之子翁归靡,约定翁归靡死后在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泥靡。翁归靡继位后,娶解忧公主为妻,解忧公主与翁归靡生有三男二女。

  武帝连续遣细君、解忧公主与乌孙王和亲,意图断绝匈奴右臂,到昭帝时期已经发生了作用,乌孙与汉朝的关系逐渐亲密。匈奴壶衍鞮单于见昔日的盟友倒向汉朝一边,对乌孙恨之入骨,不仅连续在汉朝北部边境制造事端,而且还与车师数次入侵乌孙,想用武力威胁乌孙与汉朝断绝关系。解忧公主上书向汉朝求救。就在汉朝公卿商议未决之时,昭帝病故,朝廷一时无法出兵援助。匈奴见汉朝没有出兵,气焰更加嚣张,出动大军攻取了乌孙的车延、恶师,掳掠百姓牲畜,并遣使到乌孙要强娶解忧公主。宣帝继位后,解忧公主与翁归靡共同上书求救,恳请朝廷怜悯公主,出兵相救;并表示乌孙愿出精兵5万,与汉军共攻匈奴。公元前72年秋,宣帝调集15万大军,发起了西汉时期对匈奴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征。按照汉军的作战方针,祁连将军田广明骑兵军4万出西河;度辽将军范明友率骑兵3万出张掖;前将军韩增率骑兵3万出云中;后将军赵充国率骑兵3万出酒泉;虎牙将军田顺率骑兵3万出五原,另派校尉常惠持节监护乌孙军,率乌孙军5万西击匈奴。71年春,五路大军出塞,北击匈奴。匈奴听说汉军来攻的消息,老幼奔走,驱赶牲畜远避漠北。五将军出塞以后,远者2000余里,近者800余里,均没有与匈奴的主力相遇,斩首千余人至万余人不等。5月,五路大军陆续返回塞内。汉军虽然没有显赫的战果,但在声势上震慑了匈奴,并在东线战场上牵制了匈奴的主力,为乌孙5万骑兵从西线进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常惠的监护下,乌孙王翁归靡率军袭击匈奴右谷蠡王的王庭,大获全胜,斩首俘获单于父辈及嫂、居次(匈奴公主)、名王(诸王)、犁什都尉、千长、骑将以下4万多人,牲畜70多万头,匈奴从此势力更衰,愈加怨恨乌孙。同年冬天,匈奴壶衍鞮单于亲率数万骑兵袭击乌孙,试图报复,掳掠了乌孙的一些老弱之民,但在回军途中遭到了大雪严寒的袭击,生还者不足十分之一。就在匈奴内外交困之际,匈奴的近邻先零部又攻其北,乌桓部又攻其右,乌孙攻其西,匈奴三面受敌,又损失数万人,马数万匹,牛羊不计其数,再加上连年饥荒,匈奴人口锐减,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属部纷纷瓦解,内部争权斗争也日益激化。

  乌孙在汉朝的全力支持下,不仅平安地渡过困境,而且又大败匈奴,掳获大批人口和牲畜,翁归靡为此对汉朝感恩戴德,于是在公元前64年上书汉朝,表示愿立他和解忧公主所生的长子元贵靡继位,请汉朝再遣公主与元贵靡结亲,宣称将叛绝匈奴。宣帝应翁归靡之请,将解忧公主的侄女相夫封为公主,置官属侍从百余人,住在上林苑中学习乌孙语。相夫出嫁之日,宣帝亲赴平乐观送行,命长罗侯常惠护送至乌孙。相夫一行到达敦煌时,翁归靡病死,乌孙贵族违背翁归靡与汉朝之约,遵从先王军须靡的遗约,拥立狂王泥靡为王。这一突发事变,打乱了汉朝的精心布置,宣帝因此召回相夫。泥靡复娶解忧公主为妻,解忧公主与泥靡生有一子。公元前53年,翁归靡与匈奴之女所生的儿子乌就屠起兵袭杀了泥靡,自立为昆弥(王),因害怕汉朝兴师问罪,乌就屠尊元贵靡为大昆弥,自己称小昆弥。面对既成事实,汉朝只得又派常惠到赤谷城,为二昆弥分割人民及土地。从此乌孙有大小昆弥之分,大昆弥亲汉,小昆弥亲匈奴,二昆弥争斗不止。汉王朝为调整二昆弥的关系,费尽了心机,谨慎地维系着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乌孙王朝因为二昆弥争斗,国势大衰。东汉末年,公元156年,鲜卑部檀石槐兴起,多次袭击乌孙,乌孙被迫退入到葱岭(天山)山中。

  乌孙王朝自军须靡公元前105年开国至公元156年迁居山中共历十二王约二百六十一年。

  南北朝时,乌孙于北魏关系密切,437年,魏太武帝曾遣董琬出使乌孙;辽代,置乌孙国王府,938年,乌孙遣使向辽朝进贡,以后逐渐与邻族融合。明清时,新疆哈萨克族还有乌孙部落。

  【乌孙王陵】无考。

  

  起2K点2K中2K文2K网2K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乌孙王朝世系表

  (起7U点7U中7U文7U网更新时间:2007…4…26 20:15:00  本章字数:113)

  帝王姓名世 系         在位年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