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天才是怎样思考的? >

第12节

天才是怎样思考的?-第12节

小说: 天才是怎样思考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大声说)    
    好极了。在楼梯一图中对立的两个范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大声说)    
    棒极了。在折叠的纸一图中你脑中的范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大声说)    
    在鸭子/免子一图中,范畴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大声说)    
    在脸/萨克斯吹奏者一图中,范畴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大声说)    
    最后一幅图,那个由字母组成的图呢?为什么这么长时间猜不出来?    
    白/黑?    
    不是。    
    明/暗?    
    不对。    
    远/近?    
    快接近了。和电脑,特别是图表打交道的人,一直都在用它。他们把某些东西涂到……上,这样另一样东西就看上去离我们近一些。    
    背景/前景!    
    对了!太好了。记住,其他的各组范畴,比如,上/下、左/右、远/近,已训练过了,而有关背景和前景的感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这就是为什么这幅图花了更多的时间的缘故。    
    我早些时候对你讲过,你需要掌握40种难题的解决方法才能解决世上的所有难题。你也学习了如何处理有多余信息的难题。你在这一章中所做的练习只是另一种类型的难题——空间的。不过,只要你学会了如何改变感知范畴,从一个跳到另一个,你就掌握了全部的难题。为了帮你明白训练大脑的效果,让我们再看一幅图。    
    这是什么?    
    Success!(成功一词的英文拼写)    
    正确!看,你是多快多准!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知道了其中的诀窍!    
    对极了!你们的大脑已经知道了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甚至连最难的问题也能在一秒钟内解决。这就是训练过的大脑比未经训练的大脑快的原因。    
    提示:其他的所有练习可随意,不过,欢迎你做完这些题。    
    


第四章 天才思考的第四条法则训练你的大想象力

    下面的这个练习更有趣,是我在课堂上用来训练学生们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的极限。你可以自己做这个练习,也可以给你的孩子做,或给你的学生们做。    
    这是什么?你可能会说,“一个长方形”。别的呢?    
    一块砖。    
    别的呢?br/》    
    一扇窗。    
    别的呢?事实上,从侧面看,这是字母n。或者,另一个字母,如,F,E,e;o……别的呢?    
    一个侧面看到的数字。    
    别的呢?    
    任何一个从上端看的三维数字,包括2;3;5;6;7,8;9;0。    
    别的呢?    
    任何一个装在盒子里的物体。    
    别的呢?    
    一个特殊尺寸的空白屏幕(垂直方向)    
    别的呢?    
    数不尽的事物。    
    回答得好!看看你的大脑是怎样从一个想法转到另一个想法的,又是什么原因。我问你同样的问题:别的吗?别的吗?别的吗?这也是你一直问自己的问题。这个方法使你成了一个永不满足的想象力思考者——天才型的思考者。    
    下面是另一处练习。    
    这是什么?    
    阁楼上的三角窗户?    
    是的,没准是这样!但依我看,它是从纸剪的数字3,折叠后,从顶部看的效果。    
    下一个问题:这是什么?    
    一个地球仪?    
    别的呢?    
    船上的一盏灯?    
    别的呢?    
    一个圆圈?    
    别的呢?    
    一个球?    
    也可能是,但依我看,它是把数字3做成一个圆周形的表面,从上面看的效果。这像这样,但是从上方看的。    
    嗯。是吗?    
    下一个问题:这是什么?    
    嗯,这些可能都是不同形状的数字3。    
    那么,这个呢?    
    你猜对了!它是数字3爆炸了。这个呢?    
    你说它还是数字3?我很高兴你已知道了游戏规则。每个东西都可能是数字3。不过,这次是从镜子里看的数字2(从左边看)。    
    哈哈!    
    跟你开个玩笑。我只是要告诉你每个字母和每个数字都可能具有上百万种形状、大小、颜色和材料!你能想象所有可能的艺术手法吗?电脑让一切很明了:1600百万种颜色和所有的形状。几百亿种可能。    
    每个事物都可能成为其他所有的事物,我知道你可能很吃惊。(沮丧?兴奋?惊讶?)在艺术家看来,每个事物都是其他所有的事物,艺术家的大脑称为完美的创造性大脑更为合适。高度创造性的大脑是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的。自由联想是天才最好的朋友。天才的感知力就是在每个事物中看到其他所有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天才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实质。    
    现在,如果你的感知力已更有创造性,并且知道了如何让它拥有天才的感知能力,那么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章了。你将学习到发展思维更强劲的工具。有人称之为感知相对论,有人称之为见仁见智,另有人则认为在他们看到的东西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因为他们感知力很独特)——这种说法也许正确。我的看法则不同:你有成百万的机会在一件事物中看到成百万的事物,无论它是一朵云彩还是一个树桩。而且,你应该训练你的大脑和你的孩子的大脑——每一分钟都不要失去训练的机会。    
    不要漫无目的地看着海滩上的波浪或人群——在一个物体上想象所有的物体,创造并再创造各种意象。你的思维将随着你的想象力腾飞。    
    这人讲得太枯燥乏味了,何不对着他身后屏幕上字迹的影子想上一阵?    
    在候机厅里百无聊赖,何不锻炼一下想象力?    
    你是你的想象力的创造者。你是你的大脑的创造者。你是你的性格的创造者,在别人可能沮丧或生气时,你能够愉快地度过。随着你向着更强劲的创造力前进,你的能力就是你的福星。最后,还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多问几个还有别的吗?接受别人的看法,并帮助他们也走向想象力的新天地。    
    


第四章 天才思考的第四条法则开放你的心灵

    这是我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清楚。所有实质的东西都是眼睛看不到的。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前几章你已经知道了即使是在物质层面,创造力强的人的感知力氪丛炝θ醯娜耸遣煌的。你也学会了借助一些特殊的技巧,就可以用心看到事物的实质,这些技巧可以帮你成为一个超极创造者——天才创造者。现在跟着安托?#8226;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学习用一颗开放的心去把一切看个清楚。    
    这一章将帮你达到下一霾忝妗—交流层面,并且教你进一步开发思考过程中取得成功的一些技巧。我所说的交流层面,是指不只为了生存的一些活动,包括听说读写等。这些活动除了需要通常为人认识的智力之外,还需要创造力的参与。这一章你将看到创造性交流与破坏性交流的区别。然后学习从低创造性(效率不高的)交流到高创造性(高效率的)交流的步骤。    
    


第四章 天才思考的第四条法则创造性交流和破坏性交流

    人性有两种大的倾向——创造和破坏,根据这两种倾向,可把交流分为两种形式:创造性交流和破坏性交流。    
    创造性交流是指任何创造积极情感(高兴、幸福)、理解(同情、关心)、支持、工作的欲望和——这一点非常重要——进一步涣鞯挠望的交流活动。创造性交流包括?br/》    
      ●双方感觉自在的领域(距离、空间)    
      ●表示兴趣的开放的手势(姿势)    
      ●认真(积极)的倾听    
      ●随时接受信息的传递(至少是部分的,不必完全的同意)    
      ●鼓励想法的产生(语言或非语言形式,包括创造性的推动)    
      破坏性交流正好相反。它打消积极的情感和进一步交流的欲望。表现为:    
      ●破坏自在的领域(距离、空间)    
      ●封闭的、消极的、攻击性的或其他消极姿势    
      ●拒绝倾听或消极/攻击性的倾听方式    
      ●否定信息    
      ●时不时猛烈攻击(粗暴地打断、威胁、批评、攻击性话语、打消创造性)    
    让我说得再明白些:从社会角度讲,交流是创造和破坏的起点。当然也是创新的起点;社会层面的创新源于交流。    
    法国数学家勒内•;托马1968年提出了突变理论。源于该理论的一条普遍规则是:“好的东西都是脆弱的。”意思是说所有积极的事物都容易毁灭。通常,“好”是几种积极因素的组合。如果这个组合中的一个因素出错,整个组合就不再是好的了。比如说你的汽车。如果至少有一个因素(电池、轮胎、刹车或点火器)出了故障,你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汽车不再“好”了——它需要修理了。    
    “好的东西都是脆弱的”法则的结论之一就是,破坏容易创造难。比如,庙宇、教堂、城堡的建造都需要几年的时间,有时是几十年,但一枚炸弹顷刻间就毁灭了所有的美。人,也是一样。父母、祖父母、朋友、老师和邻居数年的辛苦才造就了一个好人;可是,一颗子弹就能夺走他的生命。还有,你多年的友谊,错误的一步——比如,一个流言——就能永远地使之消失。举一个适例,信任的毁灭也只是一个事件。    
    从这个观点看来,创造就是达到和谐,找出各个部分协调运作的方法。这就是古代希腊人视作和谐体系的“宇宙”。打个比方,创造(和谐)需要调音、训练听音、组织和美妙的作品。破坏,则恰恰相反,是达成混乱状态——不需要特别的技巧即能做到。任何一个人随便拿个锤子,就能把世上最美的雕塑毁灭。就自然界而言,下坡比上坡要容易得多了。    
    结论一:创造性交流创造了良性关系并走向成功,但需要能量、工作和对民众的热爱。    
    结论二:破坏性交流破坏了良性关系并导致失败,但要容易得多了。如果一个人使用破坏性交流,他可能是:      
      ●无知(不懂得伦理道德和话语规则)    
      ●未经训练的(知道规则的存在,但不会正确使用)    
      ●粗心大意的(知道规则也会使用,但粗心大意)    
      ●有病(知道规则也会使用,但没有精力或是不能正常思维)    
      ●有破坏或犯罪倾向的(知道规则也会用,但故意破坏)      
    现在,你已知道了什么是创造性交流,让我们看看这种交流是怎么开始的,包括哪些内容。你会看到创造性交流(积极的、支持的、鼓舞的)是怎样营造了一个使你的创造和创新努力更有成效的环境。    
    


第四章 天才思考的第四条法则创造性交流从哪开始?

    创造性交流同其他交流一样,开始于最基本的交流层面——非语言层面。    
    你是否注意到,有时你以亲昵的语气说了一些难听的话,却没人受伤或生你的气?相反,你用的都是甜言蜜语,却是咬牙切齿或是讥讽地说出来,你就等着消极的反应吧。    
    如你所知,人们很容易说谎。但是,除非经过训练或做过大量练习,要用非语言欺骗一个人就难得多了。有一次,监狱的犯人们被要求说谎时使用开放的姿势——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竟然做不到,或者说他们做起来很困难。    
    另外,一个人86%的信用取决于他的非语言交流。有些研究人员甚至认为93%的交流是非语言的,只有7%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交流的。冲突理论认为,所有的冲突都出于一个原因——人的自我评价和社会对该人的评价之间的差异。简单的说,所有冲突都是因为缺乏爱。爱,需要的不仅是一句话——还需要付诸行动。非语言交流是这种行动的最有意义的部分。    
    因此,如果我们学习创造性交流,就必须从学习非语言交流练习开始。当务之急是教育人们使用积极的非语言行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演说家凯利•;约翰逊博士,曾提出一个有趣的课程《如何读懂客户的思想》。但是,仅训练商界、教育界的成年人和一般的公众是不够的。培养创造者,而非破坏者,就必须从小学生,甚至是更小的孩子开始。    
    在我的班上,我经常教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