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973-王蒙自传   :半生多事 >

第22节

5973-王蒙自传   :半生多事-第22节

小说: 5973-王蒙自传   :半生多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不信让那些名女人来右两下试试。第三不明白,我怎么看不出来?王蒙这样的木头人怎么还能写小说?第四,作积极分子真好啊,当了右派也要当积极分子呀,会有桃花运找上来呀。    
    事过多年以后,我忽然想起,为什么就不能从最最美好的意义上看这一切呢?到处有日月星辰,到处有春夏秋冬,到处有生命的热度,到处有犹未了的青春,到处有男子与女子的相亲,虽然已经批倒批臭,虽然已经置之死地,虽然已经不算人民,但是仍然有拥抱和狂吻,有瞬间的不顾一切,有和山脉河流一样节拍的颤动……如果该死的王蒙多一点活性野性少一点目不邪视与中规中矩,也许他的《失态的季节》《布礼》什么的会写得有魅力得多吧。    
    与桑峪比较,一担石沟的一大优点是吃得好,大体按干部标准吃饭,不必向贫下中农看齐。我坚信,只要吃饱睡足,劳动越辛苦越对身体精神有利。但是很快就到了1960年冬季,中国的一个饥馑之冬。粮食问题困扰着全中国,一担石沟虽然养着几头猪,对机关副食少有裨益。造林队转交给了报社作战备用,一担石沟从此静静地歇息在那里,再没有大跃进中的盛况,留下了我们用拆自古建筑的高级材料修起的古色古香的几间大房子,存放纸张和一些印刷用品。而那里种的树,除死掉的之外,几十年后也渐渐长起,松柏都超过一人高了。    
    市委系统的副食生产开辟了新点,位于南苑西红门大队三乐庄。离城市是更近了,环境是更单纯了,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太多“深入生活”的意味了,但是到了三乐庄以后休假能够方便一些;说好了两周就可休一次。于是1960年移师三乐庄,粮食定量从每月45斤一家伙降到32斤。    
    一位原团市委统战部长,因被认为统而不战,定性右派,他到了三乐庄后写决心书,内有一句:“为改善机关同志的副食供应而奋斗。”我劝告他删去了此语。    
    32斤的定量让人慌了神。找窍门找到了酒上,听说酒也产生热量,便想办法到大兴购买乌七八糟的色(读shai)酒。为此我受到了批评。有一位原来风度翩翩,出身高贵的人,被发现偷吃辣椒,班长跃跃欲试,准备藉此大抓批斗,被制止。而且团市委第一把手,农民出    
    身的张进霖书记亲自来看望在三乐庄劳动的另册人士,嘘寒问暖,极尽安抚之能事,号召多休息,度过难关,直到表态:“你们夜间把尿桶干脆放入房间,这个措施是正确的。”    
    来三乐庄后人员少了,副班长原属于北京日报社,他们到别处去了,原七班的人也另有高就。人们尤其是班长,似乎有点失落。他本想再抓几场斗争,没有搞起来。一次抓住了那位原团市委的统战部长,在气势汹汹之时,此公“擅自”回京了,人们等待着他的“下场”,传来的却是另外的消息,此公找了团市委第一把手,领导同志打招呼不要没事找事地七斗八斗了。从此班长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我们也有一种即将掀开新的一页的感觉。


《王蒙自传》 第四部分二十六、从一担石沟到三乐庄(2)

    从桑峪到一担石沟再到三乐庄,这也是一个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程,与世界万事万物一样。一次比一次离北京更近,一次比一次人数更少,一次比一次更有务实的目的,一次比一次更带有熬时间的应付性质。生产副食,就是生产副食罢了,不必再闹个鸡飞狗跳。这里是平原,地势开阔,视线辽远,到处是望不到头的青纱帐,到处是粮食作物,与一片梯田的观感乃至气味都大不相同。只是三乐庄这边地势低洼,一片盐碱,弄不好颗粒无收,才被公社基本放弃。我们学会了次生盐碱化一词,整天挂在嘴上,找了农学书籍,但仍没有办法。    
    估计这里离市区也就20公里,一次深夜宣布次日休假,我乃骑上一辆破自行车返家。夜深人静,玉米叶子哗哗地响,路途全靠星光辩认,有的时候星光不见,全凭感觉。夜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永定门。我惊异于人的适应性人的克服困难的能力,还有人的勇气与地位的反比。    
    由于离市区近,我们离领导也近多了。团市委有一位同志多次与我们座谈,内容一是鼓励改造,一是反修,大家争先恐后地骂赫鲁晓夫,这么一骂,似乎找到了“自己人”的感受,缩小了与革命人民的距离。遇到这种时候,当然就要得罪了,修正主义者们!    
    1961年5月1日,依例休假,但严令不可以回北京,我们当然懂其中的考虑。我在宿舍内正在看一本书,忽听到熟悉的声音。是瑞芳,她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穿着我们结婚时我给买的翻皮正皮两样相拼的半高跟鞋,精神奕奕、仪态从容地带着一盒点心来到三乐庄。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找来的。她的到来使我激动流泪而又神经紧张。我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她怎么不告诉我就来到了这里!这里哪里是她来的地方!我与她出来并告诉她不可对这批右派太热情。我的怯懦使我至今脸红。    
    说什么好呢?一位和我关系很好,应该算是“难友”的人,分享了芳带来的小点心,同时背后说:“王某的爱人是资产阶级。”还好,没有把她“五·一”来访的事提到批评会上。    
    至少有五件事,我可以将芳与俄罗斯历史上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相提并论。那位俄罗斯女子曾到西伯利亚与自己的丈夫汇合,见到丈夫先吻他的镣铐。第一,她不受侮辱,宁可决裂吃亏。第二,他同坐火车送我去桑峪一直送到雁翅。第三,她曾陪我在1959年的春节去过一趟桑峪给农民拜年。为此她甚至受到亲人的指责,认为她太与右派界限毫无,她不惜与一切对我不好的亲人决裂。第四,她此年“五·一”节穿着半高跟鞋找到了南苑。许多看过她的书的人看到这里都说她太伟大了。第五,后面要写到的,1963年我决定要去新疆,我与她通电话,她三分钟不到就同意了。此后不但去了乌鲁木齐,还去了伊犁,去了公社和巴产岱大队。    
    在杨述同志再次关心与催促下,1961年秋,我算是摘掉了帽子,叫做“回到人民队伍”来啦。本来早就可以完成这项过程了,但是三乐庄的“分子”们常常陷于混战,关键在于我们的班长,他“右左”“右左”得你毫无办法。恰恰在当了右派以后,他尝到了做领导和抓斗争的其乐无穷。第一,他干活还是比较不错的,第二,他动辄放弃休假,而除了他以外,别人那个时候的唯一盼头便是到了日子能回家休息两天。凭这两条他就是表现得最好,无人匹敌的了。    
    实在拦不住休假了,他也要布置休假期间写思想总结,开两次会议汇报休假不忘改造的情况。我曾经不无小人之心地猜测,他肯定与爱人夫妻关系不佳,否则怎么可能老不回去?此后多年,当我看到一篇报道说某位艺术家或某位干部怎么以单位为家从不休假的时候我都会猜测他们的家庭关系是否有问题。抱歉的是,大部分我猜对了。三乐庄诸公一散伙,我也就听到了班长与妻子离异的消息。那位知名艺术家的家庭也是很快就解体了。


《王蒙自传》 第四部分二十七、告别郊区劳动(1)

    1961年冬,我写了两首新诗,一首是《鸟儿》:“不,不能够没有鸟儿的翅膀/不能够没有勇敢的飞翔/不能够没有天空的召唤/不然,生活是多么荒凉”    
    另一首是《宫灯》,“点点暗红的宫灯/像城市的美丽的眼睛/顾盼我吧,我也注视着你/心中温煦如干罢醇酒”    
    形势已经有了一点松动,处境(表面上)已经有所好转,至少算得上是人民了。我的心情已经有了一点温暖,三面红旗仍然高举着,但斗的劲稍稍平缓了一些,知识分子和一些相对比较实是求是一点的干部们,不敢相信但仍然充满幻想,也许终于能够做一点事情了?    
    1962年春天,我正在三乐庄大田干活,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约稿信,编辑张慕兰,评论家许觉民的爱人,要求与我见面。当然这封信是杨述的爱人韦君宜(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关照发出的。确实,除了爱人的温暖支撑住了我以外,我一直有“贵人”相助。我的经历,我的为人,我的所谓“才”,使我很少处于绝望状态。在整个反右过程中,中国青年报张总编辑、佘副总编辑,也一直关心着我,他们的多次谈话帮助了我度过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我至今记得佘世光同志的名言:“不论什么情况什么事情,不能有对党的丝毫不满,不满像种子,它会生根发芽长大,直到不可收拾。”但后来1959年,他被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批了一通,不久平反。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信可能促进了团市委对于我们这些人的出路的考虑。很快先是把我们调回城里,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到房山、延庆等地调查青年生活文娱学习婚姻等诸方面的状况。陈家台,大次洛,这些长满核桃、杏、梨、枣的山野与斋堂沟大同小异,但人们说话的口音又不同了。我们在王浒同志率领下来到这里,不但开座谈会,整理材料还货真价实地参加劳动,插白薯秧,间谷子苗。这方面的经验帮助我写出了短篇小说《夜雨》与《眼睛》。前者在《人民文学》后者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王浒同志是汪家镠同志(后曾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爱人,这时也小有麻烦。三乐庄阶段,虽然已经进入了我们下放劳动改造的后期,规模日小,但不时有人补充进来,原因多样化。其中有一个中层干部,虽然来了,仍然摆着架子,并从我们原八班的人的斗来斗去的现象,说是看到了资产阶级的本性,丑恶面目之类。    
    到了暑期以后,我分配到了北京师范学院教中文去了。    
    就这样,连续四年的体力劳动生活草草结束。我想,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草草收兵,是宇宙间许多事物包括政治运动也包括文艺作品的发展规律。想想我们这些人,反右斗争,批判改造,脱胎换骨云云,讲得何等惊天动地,烈火惊雷;结果,做点农活,搞点副食,自行胡乱开会批评检讨一通,说一大堆虚恭一般的废话,一、二、三,哨也没吹就散伙了。    
    我说过,四年的劳动生活我仍然阳光。虽然这一段时间我也常常吟咏薛宝钗的咏香诗:“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而且没当右派前,硬是体会不了这首诗的沉痛。    
    回想在桑峪大山中的跋涉,一担石沟山峰之重叠峻峭,三乐庄之一望无垠,我却又心胸朗阔起来。何大自然之雍容而人事之局促焉!何人之不能回归自然而斤斤于荣辱得失也!宠辱无惊,说着好听,做起来是多么困难啊,    
    有一次休假,“革命干部”们都是搭自军饷至雁翅的班车,再从雁翅上火车到门头沟。但所有有帽子的人,都选择了凌晨三时起床,夜行山路十八公里,到雁翅火车站的办法。以至有人查问这样做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说不太清,可能吧,一个是认为我们这些人应该多吃点苦,应该多锻炼锻炼。一个是都是一个等级的人一起走,反而会轻松些,更主要的是凌晨在大山中、在湍流旁、在乔木灌木花草中行进,这是何等地开阔快活。人生中再没有几次这样星夜走山路的机会了。    
    我也为在一担石沟挑水上山的火爆场面而大笑。雨季造林后几天,需要及时补水。平常空手难以攀登的崎岖山路,挑满了两桶水飞跑而上,成为一场没有明说比赛的大比赛。为了抄近路,甚至不走已有的路而是另辟蹊径,走在杂草棵子,乱石丛中,连蹿带蹦,连滑带溜,势如黄羊野鹿。平时空着手走到那里肯定要打滑的地方,压上份量以后,反而脚下生根,稳如泰山,步履坚实,一步一个脚印。同时要检查水的保持情况。有一个人由于丢水太多,最后只剩下了两个半桶而被指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挑水的人的姿势千姿百态,有的腰被压成了八道弯,受到大家笑骂,有的一副骄蛮样子,活像是金牌获得者——并没有人赏识夸奖。有的连说带笑,有的气喘如牛,有的咬牙切齿,被称作是作“操狗”状,有的闷头苦干,我则一边使劲一边说便宜话:“本人挑担,重量在若有若无之间……”劳改不忘牛皮,劳动是乐生的第一要素,既然马克思这样说的,事实自然如此。而下山的时候,由于往下狂奔,叽里咣当,众桶齐鸣,出溜到井边,谁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跑下来的。    
    在南苑,第一年风调雨顺,大萝卜长得令人击节赞叹。而收秋时我负责看青,每夜拿着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