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第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15日中美达成WTO协议。其间经历了1999年4月26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 WTO怎么往大里说都不过分。 如果今天,如果3年之内还感受不到WTO之深远之宏大,那么再过10年20年,WTO的伟力将充分显现出来。后人会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进行了21年,到1999年这个进程有了一个飞跃,经过一阵踌蹰和阵痛后,中国社会跨过一个坎儿。当时的领导人虽然没有亲自经受挑战,没有亲自抓住机遇,但他们确实具有超前眼光。 借着WTO,自此中国自觉或被迫地用另一种思维走另一条道路,开弓没有回头箭,WTO将加速中国改革,WTO将深刻地影响每一个中国人。 160年前,列强用炮舰撞开中国大门,从此中国就在关门还是开门之间摸索,在前进还是后退之间流血。有人说中国与西方不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实际上也许根本就不在同一个竞技场上。 WTO,让中国之船真正驶进世界民族之海。 大约100年前,美国人向列强提出中国门户开放利益均沾,100年后这一要求基本上达到了,但却是在不同的谈判基础上实现的,中国人终于得到了平等。 历史背景 【纵横】戚继光和倭寇到底谁怕谁? 明朝的海禁成就了英雄将领戚继光,也让走私大家王直和倭寇留名百世。 “倭”是指日本人。最初骚扰明帝好梦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葡萄牙海盗。大老远来了,总得闹点事。其时1550年前后。 当时在日本最时髦的是中国的丝,而明朝拒绝扩大外需偏不卖给日本人,大家只好偷偷摸摸地干。丝在两国差价10倍。暴利使人发狂,暴利培养了走私者,徽州人王直是最有名的。王直知道官府怕日本人,便以倭寇之名唬之。官府也知道,所谓倭寇十之八九都是假倭。王直后来还真就招来真倭了,这些都是日本的穷人,能吃苦敢玩命。真倭与中国富翁、平民百姓甚至一些明朝官兵打成一片,组成了一条摧不垮打不烂的运输线,有如胡志明小道。 这时候戚继光出现了。传说上都说戚继光智勇双全爱兵如子,就像今天前中国男足主教练戚务生一样有“戚家军”之美誉。他打倭寇屡战屡胜,大长我国威军威。戚也应该知道,他的对手十之八九是中国百姓。而且,反对开放,阻碍全球化浪潮,这也让戚私下里嘀咕。但作为军人闻令而动,确也是起码的职责。 只是,戚将军不像岳飞那般招人爱。起码现在没人再叫戚将军为民族英雄。 【管窥】盛宣怀战胜了洋商吗? 虽然洋务运动屡战屡败,但也有个别战斗的胜利。 1885年8月1日,盛宣怀奉李鸿章之命登上轮船招商局督办宝座,盛毫不犹豫地靠上李鸿章这棵洋务大树。 招商局获得了空前优惠条件。减免漕运空回船税,免北洋三口出口税二成,茶税每百斤减为出口税6钱,并免复进口税…… 招商局的宿敌是英国的太古和怡和洋行,二位联手跌价杀来,始则七八折,继而五六折,后竟跌至一折或五厘。 盛宣怀坐怀不乱我行我素。先请李鸿章设法酌加厘金,把客商省下的运费用征税填平,又请国家补贴招商局的亏损,再又派人吓唬太古怡和,说“即赴津京将漕米奏请悉归本局包运京仓,便可通年匀装,再请海军衙门将土药厘金酌提二十万两一年津贴商局。” 洋人吓坏了!强龙如何斗得地头蛇?这到底是和一个商人在竞争还是和一个政府在角逐?面对官商连体,他们只好再次坐下谈判。 轮船招商局成为洋务企业中的明星。招商局净余额从1891年的17000余两增为1897年的276400余两。 但眼下这种请爸爸保驾护航的可能不大了。尤其是进入WTO,肯定会有人想找你谈谈。 【记录】屈辱地一次次签字 鸦片战争战败,中国与英国签订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条约《南京条约》,共13章,主要有: 一、中国赔偿英国鸦片损失和军费白银2100万两。 二、中国割让香港全部主权与英国。 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港口为商埠,允许英国设立官员(领事)驻扎自由贸易。 四、中英两国地位平等,公文往来用平等款式,中国不得再称英国为英夷。 除去前两条明显是不平等的强盗逻辑,后两条如果英国给予中国同等待遇,倒也公平。但《南京条约》的附约可就惨了: 一、英国人之间或英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有任何争执,英国人不受中国司法审判,而由英国官员审判(领事裁判权)。 二、英国军舰可在五个商埠停泊,保护商民。 三、英国在五个商埠可租地建屋(即租界,在租界内中国不能行使主权,形成国中国)。 四、中国以后给予其他国家任何利益,也应同时给予英国。 其后还有一次次屈辱的签字,其中《二十一条》尤当让中国人铭记。 1915年1月18日下午3时,日本政府向中国北洋政府袁世凯大总统提出《二十一条》。后虽经其他列强抗议,《二十一条》中第5号有所修改,但仍无视中国主权。5月9日,在日军的威胁和列强的压力下,袁世凯不顾中国各地愤怒,接受了日本的《二十一条》。 1995年是日本战败50周年。江泽民主席5月10日宣布,在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1972年中日建交时,中国政府放弃了要求日本给予战争赔偿的权利,但未提及个人赔偿问题。1995年6月29日中国打破了长期以来在个人赔偿问题上保持的沉默。一份民间意见书认为,日本理论上应赔偿3000亿美元,中国政府放弃的战争赔款约值1200亿美元,其余1800亿美元中国从未放弃。 《二十一条》全文如下: 第一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互愿维持东亚全局之平和,并期将现存两国友好善邻之关系益加巩固,兹议定条款如左: 第一款 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第二款 中国政府允诺,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 第三款 中国政府允准,日本国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线之铁路。 第四款 中国政府允诺,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其应开地方另行协定。 第二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因中国向认日本国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享有优越地位,兹议定条款如左: 第一款 两订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为期。 第二款 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为盖造商工业应用之房厂,或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权或所有权。 第三款 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 第四款 中国政府允将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矿开采权,许与日本国臣民,至于拟开各矿,另行商订。 第五款 中国政府应允,关于左开各项,先经日本国政府同意而后办理: 一、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允准他国人建造铁路,或为建造铁路向他国借用款项之时; 二、将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项税课作抵,由他国借款之时。 第六款 中国政府允诺,如中国政府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日本国政府商议。 第七款 中国政府允将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日本国政府,其年限自本约画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期。 第三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顾于日本国资本家与汉冶萍公司现有密切关系,且愿增进两国共通利益,兹议定条款如左: 第一款 两缔约国互相约定,俟将来相当机会,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并允如未经日本国政府之同意,所有属于该公司一切权利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 第二款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之附近矿山,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并允此外凡欲措办无论直接间接对该公司恐有影响之举,必须先经该公司同意。 第四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为切实保全中国领土之目的,兹订立专条如左: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第五号: 一、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二、所有在中国内地所设日本病院、寺院、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 三、向来日中两国屡起警察案件,因此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官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画改良中国警察机关。 四、由日本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譬如在中国政府所需军械之半数以上),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 五、允将接连武昌与九江南昌路线之铁路,及南昌杭州、南昌潮州各路线铁路之建造权,许与日本国。 六、在福建省内筹办铁路、矿山及整顿海口(船厂在内),如需外国资本之时,先向日本国协议。 七、允许日本国人在中国有布教之权。 【聚焦】从输出外援到接受外援 1949年之后的20年里,尽管中国得不到外援,尽管中国被文化大革命闹得鸡飞狗跳,但中国依然对外援助。 1968年中国对外援助22.4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6.2%,比上年增长了12.3%。其中12月26日给予巴基斯坦政府1亿元无偿援助。 正好在送出1亿元的前三天,12月23日,财政部军管会发出《关于做好1968年财政决策编审工作通知》:今年中央财政对各省市区财政暂不实行往年的“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办法,而改为收归收,支归支,收支分算账的办法,即收入全部上缴,支出由中央分配。这是在1967年财政出现了22.5亿元赤字、不少地区生产和财政收入都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的一种暂时办法。 22.4亿和22.5亿正好相近。 中国对外援助总是强调平等互利和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这一点得到第三世界兄弟的赞赏。著名的有坦赞铁路。1972年中国成功地返回联合国,也确实得到他们的鼎力相助。 1978年后,中国外援开始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这种情形改变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正巧与中国开始接受外援同步。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国曾拒绝了外援。 据不完全统计:1979~1991年,中国接受多边援助2.3亿美元,执行了260个项目;1987~1989年,接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授助7716万美元,执行了59个项目;1979~1989年,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援助1亿美元,执行56个项目;仅1987年,中国接受如下组织援助:世界粮食计划署和粮农组织8191万美元,世界卫生组织3000万美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0万美元。 中国还接受了许多国家的援助:大兴安岭火灾时,德国政府同意给2000万马克援助,当德国一高级官员乘坐直升飞机在灾区上空看了一下之后,又追加1000万马克;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卢森堡也曾出十几万美元援助中国;欧共体曾实施中国城市奶类援助计划。 经贸部一官员表示:到1993年,中国援助穷朋友的金额与富国援助中国的金额打了个平手。 有材料表明:到1994年,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法国尚无对华无偿援助。法国的理由是: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另外,中国尚未接到发展中国家的无偿助援。 1995年5月22日,中国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对来访的毛里求斯副总理兼计划经济部长纳巴布辛格说,中国今后一般不再提供无息贷款。 【透视】送一只蜗牛是什么意思? 且不论政治和人品,江青的神经质一定不轻。 197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妻子江青到第四机械工业部讲话,说美国康宁公司送给中国彩色显像管生产线考察团的礼品玻璃蜗牛,“是骂我们,侮辱我们,说我们爬行”。江青认为引进彩色显像管是屈辱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是崇洋媚外,要四机部把礼品蜗牛退回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去,并提出抗议。 江青说:“美国这条生产线,我们不要它了。” 经调查,蜗牛在美国是一种工艺品,常作送礼和陈设之用,康宁公司送蜗牛并无恶意。 在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决定收回江青在四机部的讲话。但引进彩色显像管生产线的工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