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中国文化的展望 >

第8节

中国文化的展望-第8节

小说: 中国文化的展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化与乙文化接触时,甲文化不是以一文化真空来与乙文化接触,而是在它自己的基础上来与乙文化接触。这一带着自己的文化本钱的主体文化,在文化接触的程序中,就是濡化基线。中国对日作战时期,美国飞机初次飞临云南省土司地区上空,土人以为天神飞临,纷纷下跪膜拜。这种模式行为就是在他们自己的文化基线上对美机飞临这一刺激所作反应。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飞机”是“飞行的机器”、飞机不是崇拜的对象之观念。

《中国文化的展望》 第三章 文化的重要概念 一 文化的变迁(4)

    我们刚才谈到濡化基线,没有分析到构成这一概念的成素概念“濡化”。为了作深进一层的了解,我们现在对于这个概念略加分析。濡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程序,在这个程序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文化联续着发生接触。结果,其中一个文化吸收了另一个文化的要素。例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接触,逐渐吸收了“洋文”、“船坚炮利”、喝咖啡、吃巧克力糖、弹钢琴等等。濡化有不同的类型。文化接触时文化分子的团体之大小,接触时是出于被动抑或自动,文化分子的相对地位,双方的态度是友好或是怀敌意,彼此的风俗习惯是否相同,这等等因素决定濡化的类型之差异。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情形之一是同化,文化的同化乃A、B两个文化接触时,其中之一的某些特征消失,而形成一组新的特征。殖民地的文化中多有这类现象,移民众多的地带也如此。另一种情形为前面一再说及的扩散。扩散乃濡化之有条不紊的程序。扩散并非发明,但使许多社会产生相似之处。例如,结婚程序,医药程序,法律程序,许多社会相似。

    我们现在更进一步观察濡化的情形。同一个文化C向甲乙两个不同的社会扩散时,甲社会与它的濡化不顺利,乙社会与它的濡化顺利。这是因为通体社会(gemeinschaftsociety)的社会功能与结构濡化难,而联组社会(gesellschaftsociety)濡化易。比较起来,在通体社会里,行为模式固定,对文化价值的基本前提少发生疑问,坚持固定的规律,坚持传统,以社会制裁作维持伦范的方式,倾向于要年轻人“向后看齐”,注重地位与声威,动辄诉诸权威和情绪。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是刚性的、固持的和保守主义的,并且缺少适应的弹性。这种文化具有一种“不全则无”的特征。这种文化是相对孤立的文化。它的分子与别的文化分子较少往来,因此易于形成自我中心的观念以及由此观念出发所作的论断,并且未发展出适应多样变化的机动习惯(mobilehabit)。这种社会的社会结构相当同质(homogeneous);'6'而不太容忍异质(heterogeneity)。'7'从这种社会文化里泡大的人多喜简单的确定(simplecertainty)'8',并崇尚复杂问题之简单的解决。所以,这种社会对因文化变迁所引起的挫折之“忍受阈”较小。于是,在濡化过程中,一般文化分子对不愿接受的外来文化事物常持抗拒态度。尤其当外来文化攻击他们所抱持的核心价值'9'时,他们常持“宁为玉碎,不愿瓦全”的牺牲精神来保卫这种价值。中国改朝换代之交传统文化里所谓的“忠臣死节”,韩国妇女不惜牺牲生命以抗拒日军奸淫等等都是。这种性质的文化,在受到不同质的客位文化之大量进击时如它尚未解体,那末它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常为防卫核心价值堡垒。所以,在文化的接触之秋,我们常易听到“保卫固有文化”的呼声。可是,保卫的方式,常为诉诸文化的尊严(culturaldignity),诉诸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诉诸民族情绪(nationalfeeling)。这些方式固然多少可以激起若干涟漪,但经不起理智认知的考验,并且不是建立在一客观中国文化的展望经验的基础上面。于是,这样的文化如果骤行大量文化变迁并进而触及核心价值,便易于发生严重的文化解体。这样的文化一旦解体,要再行整合,势必甚难,至多只能扳回一点形式。

《中国文化的展望》 第三章 文化的重要概念 一 文化的变迁(5)

    联组社会的价值的弹性较大,传统规范对行为的规范力较松,老人没有权威,注重青年的一代,进步成为动力之一,社会分子与别的文化分子交往频繁,我族中心主义比较淡薄,由此观念出发所作论断的排他性也不强烈,社会分子富于适应多样变化的机动习惯。总括起来说,这种社会富于文化适应力。因此,它和别的文化接触时,濡化往往易于进行。纽约、巴黎和东京社会是显著的例样。这样的社会因其文化不僵固而富于调整机能,所以不易发生文化解体的情形。恰恰相反,它是时常在吸收新的文化要件的过程中而改变它自己。所以,它是在“进步”中。这样的“进步”才是实质的进步,而不是表面枝节的进步。甲乙两个文化,如果核心价值相同或至少不相格,二者有历史的关联,或有平行的发明,那末彼此的濡化便不困难。例如,英国人移民到澳洲,美国移民到西德,或西德移民到美国。在这些条件之下,二者在濡化过程中,文化的敏感地带、基本前提、价值体系,以至于基本技术,都可以和谐一致。北大西洋联盟之所以成为可能,而且继续发挥其防御东欧集团军事势力入侵的功能,它的文化基础在此。因此,北大西洋联盟的成员之间即令有何歧见,也不致歧见到破裂的地步。在另一方面,构成联合国的一百一十五个国邦的文化真是五花八门。直到目前为止,这些文化之间的分歧力大于它们之间的凝聚力,共同点小于差异点。所以,与北大西洋联盟的文化基础比较起来,联合国的文化基础真是脆弱得可怜。因此,联合国所能号令于各会员国的事端只限于各会员国共同承认的那些不违背各个单位文化的核心价值的一点点,例如卫生等等。

    如果甲乙两个文化没有足够多的共同前提作共同的基础,没有重要的桥梁以资沟通时,如果甲文化的文化分子要吸收乙文化的文化事物,那末常常势必首先抛弃自己原有文化的文化事物之或多或少的部分,然后从头学习新的乙文化的文化事物。显然得很,这种困难是双倍的,而且涉及性格形成(personalityformation)。中国文化分子已经旧式结婚者,如果要学西洋的“文明结婚”,首先必须正式或非正式地跟原有的“黄脸婆”脱离关系。所以,在近几十年来的所谓“新旧过渡”阶段,婚姻悲剧比比皆是,远近皆闻。复次,作诗、填词、做对联所受训练和所需心性(mentality)与习数学及物理学是大不相同的。可是,自中国不得不从事“洋务”以后,二十几岁的文士必须抛弃前者而转移心性来习后者,这种困难和挫折是不难想见的。在白种人光降澳洲以后,澳洲土人的“固有文化”瓦解,并且土人逐渐归于消灭。欧洲人惠临美洲大陆以后,红印第安人及其文化步步式微。这都是文化濡化困难所造成的结果。

    在濡化的过程中,接受客位文化的,有时只限于较少数的文化媒人。例如,商人、留学生、工程师,或其他从事文化工作的精干(elite)。这些人物可说是濡化的“先进分子”。可是,当着这些先进分子接受濡化时,社会极大多数文化分子和原有文化的主峰可能并未触及。中国在近代“西化运动”中就产生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文化脱节现象。在文化脱节现象中,原有的一个文化分化而为“新文化”与“旧文化”。二者之间产生裂痕和距离。主张新文化的先进分子从事“新文化运动”。这一行动引发旧文化分子自卫,于是反应而为“保卫传统文化”的运动。这么一来,文化的竞技场就形成。在这一竞技场中,无论从事新文化运动成功或不成功,或如成功而成功只到什么微小的程度,无论保卫传统文化是否有效,都天然地产生或多或少的文化动力。这一文化动力或多或少促致文化变迁。文化变迁可能被暂时抑制,但不能被永久抑制。

《中国文化的展望》 第三章 文化的重要概念 一 文化的变迁(6)

    当一个原有的文化分裂为新旧并且正陷于难分难解之际,相应的可能出现新旧两种声威团体或其表征人物。中国五四运动前后,同一个北京大学,就出现洋学者胡适之和拖小辫子的辜鸿铭。因为当客位文化入侵主体文化时,极易引起主体文化分子自觉。在这一文化的自觉中,产生了文化的比较作用。在文化的比较作用推动之下,很自然地产生了文化的优劣问题,谁该领导谁的问题。这类问题常不易得到一个客观认知的解决,而常受带情绪的价值评判所左右。例如,甲文化如果缺乏乙文化里所有的工具,那末甲文化可能采取它;但不必然采取它,也许因酸葡萄主义而故意鄙弃它。至少在一时如此,例如,叶德辉不肯用电灯。既然如此,在这一关联中,易于出现“各是其是”的情况。新起的“文化先进”在“文化改革”声中,依前所述,常常走在大家前面。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他们介绍进来的客位文化事物或派头纷纷为新生代或一般大众接纳和仿效,那末原有的文化贵族可能藉口鄙夷“追逐时髦”或“轻浮少年”或“低级趣味”或“忘本”而不屑“随俗”。比方说,中国一部分文化分子之接受西化者,常住洋房、坐汽车、穿洋服。在这些文化事物初来中国的时候,都是新进人物的声威符号(prestigeoussymbols)。然而,就在这同一时候,以保卫本有文化为己任的人士却鄙夷这些东西。他们常穿长袍马褂,手持旱烟袋,戴墨晶眼镜,顶瓜皮帽,作文言文,走八字路,谈吐儒雅,斯文一派。这种典型的人物也可形成一个声威集团,而与前种人物相抗。

    如果外来文化冲击本有文化,那末本有文化的反应形式可能很多。有的时候本有文化作自导改变;可是有的时候却作被迫改变。被迫改变所行的速度如果大于本有文化分子所能消纳的程度,那末便容易引起混乱、撤退,以及价值与行为脱节。碰到外来文化事物在某些情形之下无可抗拒时,主位文化分子在一方面不得不应付,可是在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事物。在这种情况之下,常常出现“双重标准”。有许多中国文化分子从前在外面穿西装,一回到家里就穿中装。从前有许多学生在上海读洋书,可是假期回乡还得读四书。现今还有人在一方面行新式婚礼,可是同时还得向岳父行跪叩礼。这些都是行的“双重标准”。双重标准之所以采行,因为它可以作文化的适应,可以减轻外来文化的压力,又可多少保存自己本有的文化。这么一来,于是在此类过程中,许许多多文化分子或团体之间的若干价值观念和行为常常不调。演变所及,在同一社会里,新的与旧的不协调,激进与保守冲突,“十里洋场”的生活与农村的刻苦质朴相去不知若干里,热中于革命的与主张保皇的各行其是。所以,整个的文化就这样被撕碎了。

    B文化价值的移接

    当着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接触时,其中含有两个价值系统的接触。外来文化要件合于原有文化价值,或至少不与之冲突时,才可能比较容易得到广大的接受。当众人直接看到带入新价值的改革可有助益于增进既成价值时,便比新的价值单独出现容易被一般人接受。所以,当着有人采用新的价值时,常以大家已经接受了的价值作引介或导诱定义'11'。这是价值变迁程序中的“移花接木”法。例如,有人要把“民主”的观念介绍到中国来,便说“民主”是中国固有的东西,中国自古就说“君为轻,民为贵”。尽管这是附会其词,但是毕竟减少一点若干人对“民主”观念的抗力。任一新的文化价值或价值系统通过了原有文化的检查站以后,可能产生一个新的价值界域。在旧式中国社会里,年轻未婚女子是不可以在外面抛头露面的。但是,女子在西式医院作护士,既合固有的“仆妇之道”又合新的“服务人群”价值,二者结合成一个新的价值界域,于是女子在医院作护士的事终于比较顺利地被接受。

《中国文化的展望》 第三章 文化的重要概念 二 本土运动

    某一价值在原有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或风俗习惯里可以维持得住,如果这些条件变了,那末该一价值便也不易再悬空地维持得住。例如“俭德”,在不重商和不发展生产的时代是一项济穷的办法。如果消费量抵不过生产量,那末从节约消费上预防物资匮乏的后果,这种“俭德”未尝没有实际的价值。可是,到了工业化的生产时代,大量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