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骗术案例大全 >

第183节

骗术案例大全-第183节

小说: 骗术案例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广西、海南五省区。在抓捕现场,于波身边所带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合同法》三本书已被翻出毛边。而被捕前,于波正在做三件事:办假身份证、整容、购买死亡证明。  
  高进低出表面“赔本”  
  坚石在交租前“蒸发”  
  2003年11月9日,海淀分局刑警经侦队连续接到报警,均反映北京坚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在未给房主租金的情况下突然蒸发。与此同时,有几十名坚石公司客户冲进该公司总部所在地中鼎大厦。  
  当天10时30分,经侦队探长石军与探组警员在中鼎大厦坚石总部办公地点发现,几十名群众情绪激愤难以控制,只有一名自称受委托的男子正在给愤怒的客户登记。  
  据侦查员调查,坚石公司一面以明显高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与房主签订租赁合同,大量聚敛房源;另一面却以大大低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将房子转租出去。坚石公司与房主们约定,扣除一至两个月的租金作为佣金,而给房主的房租付费方式则采取每月一付。但房子转租后;坚石公司却要求房客必须以年租金的形式,一次性向坚石公司交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租金。  
  警方认为,这是一种明显违背商业规则的高进低出经营方式。从表面上看,坚石公司在做赔本买卖,但却能够使该公司在短期内吸纳尽可能多(骗术研究网 163164 )的房源。由于有一至两个月时间坚石无需向房主付费,这个时间差给“空手套现”提供了条件———坚石公司可以不付一分钱便拿到房源并转租出手套取大量租金。而在应当向房主付租金时,坚石公司人员突然消失,表明该公司存在进行诈骗卷款出逃的嫌疑。  
  11月9日,海淀公安分局刑警队经侦队正式立案侦查坚石房地产公司涉嫌经济诈骗一案。  
  法人代表五易其主半年套取租金550万  
  海淀警方发现,坚石公司早已不属于房产大亨潘石屹旗下,截至案发时,坚石公司已五易其主。这期间,该公司法人代表变更顺序是:2001年5月,坚石法人代表变更为潘石屹的弟弟潘石坚;2003年6月,潘石坚将公司转让给于波;2个月后,于波又将公司转让给段玉龙;而段玉龙于案发前半月,又将公司转让黑龙江人王建华。  
  侦查员在调查中还发现,坚石公司曾被评为北京首批“放心中介”,但2003年5月,该公司被取消“放心中介”称号。但是,于波接手后,不仅始终打着“放心中介”的旗号经营,还继续使用变更前的执照。而且,于波虽然名义上仅作了2个月坚石公司的法人代表,但事实上他在转让坚石公司后却从没离开,而是全盘操控该公司的经营。此间,于波曾以高达50%的提成为诱饵,指使公司旗下的十余个分部以高进低出的方式大量套取房屋租金。  
  据海淀警方统计,坚石公司半年便套取租金550余万,受害群众多达770多人。坚石公司蒸发时,其账户上只有4000元。  
  曾想100万“买断”官司被抓前天天研究法律  
  于波今年34岁,黑龙江铁力市人,大专学历,近年来一直混迹于北京的房屋中介公司,熟悉此行业许多行规。2003年6月,潘石坚将已是负债经营的坚石公司转让给于波,并留下13万元作周转资金,而坚石公司原来的60万元债务由于波承担。  
  案发后,于波下落不明。侦查员在罗马花园查到于波以97万元现金购买的一套187平方米的住宅以及在朝阳望京西苑以48万元购买的一套两居室住房。  
  刑警在对于波在北京的两处房产及其原籍进行布控,但一直没有发现蛛丝马迹。  
  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今年1月中旬,于波妹妹托人给探长石军捎话,想询问100万元能否为于波“买断”官司。侦查员随即推断,投石问路的肯定是于波本人,便集中力量对其妹在北京的暂住地进行控制。2月10日,海淀刑警发现其妹住处与海口有一个长达57分钟的通话记录,警方随即锁定海口。  
  2月13日,石军一行3人飞往海口,在海口警方配合下,最终将于波可能藏匿的地点定位在海口市国贸大道天昊大厦内。  
  24日,专案组工作得到准确消息,于波就住在该大厦8D一套二居室的住房内,且与他同住的还有一名年轻女子。24日23时许,在确定抓捕条件已经成熟后,身着便衣的经侦队员敲响于波的房门。于波的女友蔡敏开门后,刑警队员立刻冲入房内将正在上网的于波控制住。刑警在现场发现,在于波床边的案头上放着三本书,分别是《刑法》、《刑事诉讼法》、《合同法》,均已被翻得起了毛边。此后,警方还在海南起获于波以其妹名义用赃款购买的奇瑞轿车一辆并运回北京。  
  当晚,据于波交待,其女友蔡敏是坚石公司的出纳,案发后随于波一同逃亡。3个月内,两人先后去了大连、山东、广东、广西等省区,并于春节前在海口住了下来。  
  据于波交待,因坚石公司根本没钱给房主付房租,所以只能赶在付租金前悄悄卷款逃离。于波还向侦查员辩称,最初采取低价出租房屋是因为公司囤积了大批房源,低价出租可以减少经济损失。而后来一直照此操作,是因为该公司亏空后根本无法继续经营,遂采取高进低出的骗技以达到挣钱的目的。  
  自称接手坚石时被骗欲整容做“死亡证明”  
  经审查,于波在卷款逃跑后,一直在关注北京方面事态的发展,并通过其妹打探情况。在坚石案受害者的集体行动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下,于波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他逃到海口后便闭门不出,并且每天研究《刑法》、《刑诉法》、《合同法》等法律条文。  
  因感到罪责难逃,于波便为自己设计了在人间“彻底消失”的计划。警方透露,于波在被捕前曾前往当地整形医院了解整形手术的情况,准备对自己进行拉皮。与此同时,他还找人为自己制作了一张名为吕宜柱的假身份证,在当地隐姓埋名。而被捕时,于波竟正在想办法弄一张“死亡证明”。  
  2月27日,于波、蔡敏二人被海淀经侦刑警押解回京,二人以涉嫌合同诈骗被海淀公安分局刑事拘留。4月2日,海淀检察院批准对于波、蔡敏依法逮捕。当天20时,于波在逮捕书上签字。  
  于波在被捕前后均表现得非常冷静,抓捕当日,在民警闯入其房间后于波并没有做出任何反抗。于波在此后的审讯中也曾多次表示,自己对于被捕“早有心理准备”。返京路上,于波还曾苦笑着对刑警说,几天前自己跟蔡敏一同去过三亚的天涯海角,途中出租车司机曾对他们开玩笑道,“做生意的人不要去那个地方,那里表示走到了尽头,”不曾想一句笑话竟成谶语。  
  尽管如此,于波在接受警方询问时,却一直回避实质。  
  谈话中,于波始终认为自己也是一名“受害者”,是在接手“坚石”时被潘石坚欺骗了。于波称,自己接手“坚石”后才发现,公司的负债额远多于对方声称的60余万元,而自己不应该为这一事件负全部责任。谈到坚石高进低出给客户造成损失,于波甚至反问民警:“我接手坚石的时候它已经负债经营了,而且远远比我当时了解的负债额大得多,我被骗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坚石走到今天,难道它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吗?我一个人能付多大责任?”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440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认购银杏树骗人钱财伎俩 
  【案例导读】  
  投入1980元钱在千里之外认种一棵银杏树,从第二年开绐便可得到逐年增加的收益,到50年受益期结束时可以得到累计30余万元的收入……??  
  【案例正文】  
  “投入1980元钱在千里之外认种一棵银杏树,从第二年开绐便可得到逐年增加的收益,到50年受益期结束时可以得到累计30余万元的收入。”南昌市近200名市民揣着致富梦想纷纷认购了此银杏树。谁知两年后,梦想却化成泡影。近日,不少南昌市民向本报记者投诉上海冠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据调查,上海冠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1998年10月在香港注册,1998年11月4日在上海登记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当年12月在安徽省定远县成立定远县冠叶银杏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银杏树种植以及银杏的生产、加工、销售。  
  被人拉着认种银杏树  
  林先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认购银杏树的。2000年5月,林先生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他。一见面,朋友便拉着他去听了一个讲座。  
  当时,房间里有好几十个人,都坐在那里看录像,录像里面在介绍银杏树的认购前景,称银杏树的叶子、果实都有深加工的价值,特别提到了50年后的回报。在养护期内,认购者享有自己认种的银杏树80%的收益,50年之后,树可以捐给国家,造福子孙后代。  
  林先生一听,觉得这倒不错,既可以自己赚钱,还可以造福子孙后代,何乐而不为?便给家人各买了一棵“大马铃铁富2号”,共4棵。  
  两年后再无分红  
  本案的另一受害人李女士告诉记者,当时上海冠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江西设了分公司,认种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分公司手里认购的(2001年分公司被撤销),但他们是和上海冠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的养护管理协议。当时协议上注(骗术研究网 163164 )明认种年限截止到12月16日。且在当时发的树权者收益预测表上明确说明,认购的第二年,便有19元的收益,第三年则有91元,第四年有202元……以此类推,第五十年则有33.6897万元的收益。协议上还说明,市民只需要出钱认购,树的种植养护都由定远县冠叶银杏科技园全权负责。  
  李女士告诉记者,认购第二年,他们都分到了19元的红利。第三年,公司给他们发了一包灵芝片和一盒银杏叶子制成的茶叶,但是他们仔细一看,却发现早已过期。之后,他们什么东西也没收到。他们多次打电话给总公司询问分红的情况,一直没有回应,有时连电话也打不通。  
  李女士告诉记者,有些人是她介绍认购银杏树的,见到这样的情况,纷纷找她讨说法。李女士说她很痛苦,有不少朋友说她是骗子,有的亲朋好友甚至和她断绝了一切关系。她说,其实她也是受害者。有时想想,真想一死了之。  
  生产基地条件简陋  
  余女士也是认购者之一,不过却是以女儿的名义认购的。余女士告诉记者,当初认购时,看到该公司在全国众多知名媒体上都做了宣传,放的光碟里还有一些领导人的身影,因此“株株银杏树,代代传家宝”、“栽活一棵树,能富几代人”、“一片银杏一间银行,一棵白果一本存折”、“栽活一棵银杏树,等于有了小金库”的宣传口号令他们深信不疑。  
  但是在第三年没有分红后,她便有些怀疑,便于2003年和其他几个认购者跑到了生产基地———安徽省定远县冠叶银杏科技园。她在现场发现,树并不像宣传所说的有万余棵,且树上根本没有当初说好的,挂上树牌,在树牌上标明认种人、编号之类的文字。办公楼也只有3间平房,条件很简陋,但是一直没有见到负责人,也没有个明确的说法。后来余女士谎称想认购银杏树,就此咨询当地的林业部门,当地的林业部门告诉她已经接到全国各地关于认种银杏树的投诉,让她别认种了。回来后,余女士他们多次打电话到安徽的生产基地以及苏州总公司,也一直没有回应。  
  总公司电话无人接听  
  在这些受害市民提供的材料里,记者看到安徽省定远县冠叶银杏科技园有限公司、安徽省定远县冠叶银杏科技园林木养护管理中心、上海冠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授权法律顾问发的一份《郑重声明》中提到,“到2000年4月10日止,‘绿色扶贫’认种工作将暂告一段落,其后的工作将以纯认捐为主。但是在此之前发出的树权证完全有效,签订的养护协议书以及购销合同完全有效。”  
  记者按照养护协议书上的安徽省定远县冠叶银杏科技园的联系电话拨打过去,发现两个电话中不是空号就是一直拨不通。后来,记者从网上查到定远县冠叶银杏科技园的办公电话,接听电话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她自称不是公司的职工,只是负责值班的,表示对此事一无所知。连日来,记者多次拨打该公司在苏州的总部办公电话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