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国血 >

第2节

国血-第2节

小说: 国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摹K凰狄痪浠埃骸岸荚刮遥荚刮摇备呦惭镉帜芩凳裁茨兀克凳裁匆彩敲挥玫模丫荒芨椿睿幌胪拮拥纳丝谏先鲅巍Kο胄σ恍Γ劾崛赐蝗讳桡隆�
  “这孩子跟咱没缘分。”他这么说。
  指导员老南找来一只破木箱,那还是队上装铁钉用的,想把孩子成殓了。老南是二婚,前妻不愿跟他受苦遭罪,带着年幼的女儿远嫁到南方去了,他能做的就是经常掏出女儿的照片看一眼。眼前的事勾起了他的伤感,一看雪洁长跪不起,索性就拉着高喜扬一起跪下,像个罪人似的叨咕说:“雪洁啊,责任并不在你。我们本来都可以做个好丈夫,可妻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又不在,我们太对不起妻儿老小了!”
  老南这人说话办事板正得厉害,所谓过犹不及,常常让人觉得不靠谱,比如说陪雪洁跪着,这就不怎么合适了。这么一来,雪洁如梦初醒,仿佛终于透过一口气来,兀自抽泣着,被王花领着三五个妇女架走了。
  高喜扬亲手把女儿放进那个窄巴巴的小木箱里。看上去女儿并没有死,她只是睡得太熟,怎么叫都醒不过来了。女儿那美女的雏形在他的心上拓印了最后一下,盖子就被铁钉钉死了。这时候他突然变得从容坚定起来,对老南说:“拿上点儿原油吧,好歹烧个坑,把孩子埋上。我们做了一个多月的父女,我不能让她喂了野狗!”
  就在雪雾飞扬的腊月里,老南陪着高喜扬,带着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女孩,在一片已经投入生产的油井区,烧化了一片冻土,用镐头刨了一个浅坑,把一个刚刚出生五十多天的稚嫩生命埋葬了。他们默默地干着,似乎所有的话都是多余的。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隆起,混杂着碎雪和泥土,还有父辈愧疚的眼泪。
  远处来了一辆北京212吉普车,来人是队长陈家剑、技术员吕天方、四班长迟建军还有司钻王顺。他们每人添了一把土,然后默立在坟头的周围。在嘶吼的朔风里,他们透过朦胧的雪雾屏障,想象着并不遥远的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医院,为死去的和活着的孩子们祈祷着。

  《国血》 第二节(1)

  二
  在高喜扬和雪洁看来,他们必须马上有一个孩子,这样才能填补女儿夭折的空缺,要不然,所有的日子都不可能正常。雪洁精心计算着排卵期,每当丈夫回来,她就迫不及待地拉他上炕,这种急切已经超出了生理意义,变成了指令性的心理需求和单纯的生殖目的。雪洁常常大呼小叫,仿佛想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在积极劳作,并没丝毫的藏奸偷懒。这声音显然富有煽动性,和油田上那些嘿咗嘿咗的号子很悖反,高喜扬就得不用被角掩她的嘴。而敏感的雪洁马上联想到女儿的死因,随即哭泣起来。高喜扬被弄得兴致索然,像个中枪的战士那样翻身落马,眼睛盯着干打垒的一角,从心里发出一声声隐蔽的叹息。
  所谓欲速则不达,夫妻俩越是加班加点,越是颗粒无收。雪洁经常抚摩着自己的肚子自责说,我可真没用啊,大概是盐碱地,白瞎你的憨力气,白瞎大把大把的种子了。高喜扬就安慰她说,什么地也得休茬,到了节气,自然就好了。
  事有凑巧,队上的尤民出了事故,留下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孩,媳妇是农村户口,本来就自顾不暇,一看日后生活无着,把孩子扔在钻井队,人就没了踪影。追溯起来,责任与吕天方有关,很多人就让吕天方把孩子抱去养着。可吕天方还是个单身汉,又能把孩子抱到哪去呢?高喜扬却认为是老天的赐予,当即表态说,这个孩子我养了。毕竟是石油工人的后代,我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让她饿死。雪洁见了孩子,低迷的母性重新被唤醒,本来已经吊上去了的奶水,又汩汩地喷涌出来。夫妻俩给孩子起名叫高丛慧,为了那个丛字,高喜扬也是搜肠刮肚,觉得凡人很像小草,虽说不起眼,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况且聚群而生,互相簇拥着支撑着,一丛一丛的,便敲定下来。丛慧的眉眼儿也很姣好,分明带有两个人的特征,不知内情的人根本就看不出是抱养的。
  井位要搬迁了。不是完钻之后的必然搬迁,而是为了保证另一个钻井队实现“当月四开四完”的硬指标,要求他们发扬风格高姿态,必须让出这口井,搬到远处的另一个井位去。高喜扬满心不高兴,就梗着脖子和副大队长吵。副大队长嘴大他嘴小,朝他下了最后通牒,说了一句“你们搬也得搬,不搬也得搬!”而后扬长而去。看着挖好的泥浆池、储水池和井口导管,高喜扬越想越窝火,顺手把一把铁锹狠狠地撇到了泥浆池里。
  老南看他气得鼻子都歪了,就过来劝他说:“你不是革命的老黄牛嘛,咋把脸拉得这么长?这么一来,你可就变成尥蹶子的小毛驴了!”
  “老好人谁不会当。你这人也真是的,能分清楚谁大谁小,宁可得罪工友,也不得罪领导。”高喜扬没抬头地顶他一句。
  “我说你别犟了好不好?咱是标杆队,听领导的没错。总这么拔犟眼子,结果噘嘴骡子卖个驴价钱!”
  老南一连说了好几种牲畜,就把整个意思说明白了。陈家剑调走一年多了,队上由高喜扬当家,尽管他是个劳模,可他这个队长还是副的,有人照顾情绪,叫他代队长,仔细琢磨起来,内中就很有故事了。高喜扬并不注重能当多大的官,他想的是如何把工作搞顺遂,让全队上下心情敞亮。
  高喜扬说:“哪有这么办事的?这就像上了篮球场,裁判就让你站着不动,或者把咱们的得分都算到对方身上,这样的比赛还有个鸟意思!”
  老南笑了,说:“会拉车的老黄牛能得到好草好料,会顶人的老黄牛就该进屠宰场了。”
  高喜扬怒气未消,继续使着倔说:“我就凭良心干!他们愿意咋整就咋整,随他们便儿!。”
  技术员吕天方不知是什么时候来到井场的,听到这边两位头头唧咯,就凑过来帮腔说:“队长说得对,他们也太欺负人了,哪有这样按排工作的?整人呢!”
  如果吕天方和和稀泥,也就罢了;一看他态度鲜明一边倒,老南气就不打一处来。为了这个白面书生,队上的人没少跟着吃锅烙,而且两年前尤民的那场事故,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当时吕天方上井操作,给钻铤上提升短节没用大钳紧扣,只是用链钳紧了紧扣,而在交接班时由于正在起下钻,这个环节就被疏忽了,没有交接好。在丝扣快要上满的时候,突听井架中间“嘭”的一声巨响,连接在钻铤顶端的提升短节被倒开了,随即撞开了吊卡的活门,足有30公斤重的提升短节以重力加速度,从二十多米的高空飞落下来,砸在正在给水龙头换盘根的尤民头上……尤民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大队主管生产的副大队长非要处分吕天方,高喜扬就是不同意,他认为事故因素并不是那么单纯的,要吕天方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自己背着,这有些不尽人情;问题的根源在于领导检查指导不够,要处份就处份他这个责任人才对。因为这件事,高喜扬和主管生产的副大队长闹掰了,平时见面不冷不热,彼此心里都系了疙瘩。
  老南就训斥吕天方说:“你干你的事行不行?哪儿都有你是不是?你还嫌你找的麻烦不够啊?”
  此时吕天方站出来说话,不仅仅出于对高喜扬的感恩之情,也有仗义执言的成分,何况孰是孰非,道理是很简单的。他说:“我们党最讲究实事求是,可舍一个队保一个队,这不是弄虚作假吗?”
  老南说:“表面看上去你是为了咱队,为了高队长;可是你知道吗,就因为你出了事故,给咱们队上抹了黑,这种黑一旦抹上,一辈子都擦不掉。你还别出心裁,想一出是一出,这个试验那个革新的,让上边的领导总是捏着一把汗。这些年,标杆队是没拿掉,可高队长前边那个代字,不是也没拿掉吗!”
  吕天方说:“高队长不会来事儿,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像你那么圆滑。上边不提拔他,是上边的不公道,是他们有眼无珠!”
  面对下级的顶撞,老南有些吃不消,把目光转向高喜扬说:“高队长,你看见了也听见了,一个技术员,不过就是多读了几天书,竟然连规矩都没了。吕天方,我告诉你,油田上可是半军事化。这要是在部队上,你这么对待首长,起码得关三天禁闭!”
  高喜扬没说话,却深深地笑了。
  在高喜扬的眼里,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吕天方可是个人才,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当然,不知道的东西也不少,要不然也不能闹出那场事故来。队上的工友都是从他嘴里知道,石油是当代最宝贵的能源,掌握石油越多,国力也就越强大。60年代初美国王牌钻井队和苏联的功勋钻井队年进尺就有十万多米;我们才两万多米;北疆油田的油层的结构,四五百米处有浅气层,易喷。油层一般在1000米至于1150米之间,油深都在1200米左右。中间有些钙质夹层,比较硬……他对油层的分析都是一套一套的,高喜扬甚至认为,他们都是在他的引导下,蒙着眼睛打井呢,居然一打一个准儿,想不佩服也不行了。
  还有一件事,也让高喜扬和老南站到了截然相反的立场上。饥荒最为严重的时候,眼看队上不断减员,已经明显影响生产了,尽管粮食统购统销,高喜扬还是偷偷把吕天方打发到农村去买买试试。当时有一块黄豆地尚未收割,吕天方怎么都找不到主人,就借了镰刀自己收割,还用木棍绑了个简易的连枷,在地里现收现打起来。他干这个并不在行,笨手笨脚地磨蹭了两天两夜,好歹才弄完两麻袋。
  生产队来人了,发现一个书呆子死守着麻袋安睡,那种疲惫和饥饿已经接近濒死状态,怎么看怎么看不明白。就把他捅醒了,用锋快的镰刀对着他盘问。

  《国血》 第二节(2)

  吕天方说:“我是来买粮食的,不是来偷粮食的。如果是来偷粮食的,何必不趁早逃跑呢。”
  看地的人说:“哪有你这么买粮食的?还自己收割打场,要是我们再晚来一步,你连豆腐都做好了。”
  吕天方说:“我寻思反正等着也是干等,闲着也是闲着,我多干一点儿,你们就能少干一点儿。”
  看地的人说:“我们要是不卖给你呢?”
  吕天方说:“那就算石油工人老大哥帮农民兄弟了。”
  看地人感动得都要哭了,说:“你这种买粮法,天下难找啊,不卖给你我们都良心不安了。”
  就套了马车,连人带黄豆一起送到了泰山钻井队,说石油太重要了,宁可我们勒紧裤带,不能让石油老大哥挨饿。高喜扬把又饿又累已经脱相了的吕天方抱住,一边笑着一边流眼泪。老南则像伺候病人似的,把惟有的一小勺白糖沏了水,端给吕天方喝了下去,同时严正地指出,你这是强买强卖。吕天方眨着眼睛说,我也没强迫呀。老南说,你这是弱迫,比强迫还厉害呢!吕天方睖睁着近视眼,把碗里的糖水喝光,趴在枕头上就哭开了。他说,指导员,都要饿死人了,你还这么说话,你咋这么机械?随便你说吧,反正我就是为了工友们能挺过这一关,为国家多打井,多出石油!
  由于高喜扬一再偏袒吕天方,甚至所有的部下,副大队长就多次说他“护犊子”。从情感上讲,老南是支持高喜扬的,对他的水平和工作也满服气;不过老南特别唯上,暗地觊觎机关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之间,倾向性就可想而知了。眼下让井位的事,老南还想揪住吕天方的辫子,狠训他一顿,防止他骄气上升,对领导不尊重,哪知在周围干活的工友们却不让了,纷纷围拢上来,明确支持高喜扬,说让井位是啥风格姿态?这不是拿人当猴耍嘛。咱就不让,看看谁还能把咱一锹端走了。老南这才发现自己孤立无援,便递给高喜扬一个妥协的眼神。
  老南在队上挺招人烦的,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还以为自己挺不错的。老南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休息的时候把女儿的照片拿出来,左端详右端详,脸上挂着思念和忧伤,有时还会涌出泪花来。照片上的小姑娘叫金小红,随娘改嫁,连姓都改了。那是个十足的俏丫头,迷惘的目光里有一种梦幻般的东西,似乎总在质问,爸和妈咋就会离婚呢?迟建军常对人嘀咕说,老南满嘴跑高调,就这种时候,还有点人滋味儿。
  高喜扬是不能和老南闹僵的,这道理很浅显,何况为这样的事闹僵了也没用,谁都没法改变上级的决定。泰山队是标杆队,他又是不大不小的劳模,于公于己,也断无这个道理。高喜扬看着忿忿不平的工友,就攀上了钻井平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