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81节

山河血-第81节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总经理,您是知道的,汉冶萍过去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亢员太多,公司职员,汉、冶、萍三处,统计不下一千二百人,大半皆盛宣怀之厮养,是其妾之兄弟,纯以营私舞弊为能。汉冶萍人虽多,因为大都是“厮养”,所以并不顶用,这些人薪水之高,世所罕见,每年仅此一项浪费即达数十万两,吨铁达数两之高,这就加高了汉冶萍的生产成本,而现在汉阳铁厂却没那些闲人,亦无当初之官场幕气!”

先是用事实张嘉璈的看法之后,邵寒又说道。

“十年前,汉冶萍公司意欲向贵行以及其它银行提出贷款,当时各行勘定每吨生铁亢员人耗为2。45两,其生产效率、成本亦受损于人耗,每吨达1。5两之高,两者合计,便高达近四两,也就是六元,如汉冶萍裁撤亢员、改良管理,每吨生铁可降低成本不下6元……”

“那是当年的情况!现在,又有现在的情况!”

摇着头,张嘉璈打断了邵寒的话,同时他又用手指点了下手表。

“你还有十分钟!”

十分钟!

眉头微微一皱,邵寒先是深思片刻,随后方才神情凝重的说道。

“不错,那是当年的情况,而现在的汉阳也不是当年的汉阳,更重要的是,我们董事长并不是盛老四,亦不是盛宣怀!”

“哦?那又如何?”

“所以,我敢保证,汉阳铁厂归属北方公司之后,其冶炼成本,为企业生存计,公司势必会引入欧美最先进炼铁技术,以期降低成本,其成本既便不低于日的,但一定不会超过日铁,不超日铁,若加之关税保护,即可获得全国市场……”

话至此处,见张嘉璈似乎仍不为所动,邵寒又长叹一口气说道。

“既便是张总经理无意,还请你一定要去汉阳一次,亲眼看看那里的高炉,然后您再看看报纸,看看日本的军事入侵已经到了何等的地步。”

尽管没有给出任何数字,但邵寒还是执拗的劝说着。

“在亲眼看了以后再议论一下银界是否应该向汉阳提供贷款!”

“这……”

双眼猛的一睁,张嘉璈盯着邵寒,神情随之变得有些古怪,这么多年,还真没有几个人这么对他说过话,即便是南京的那位。

在张嘉璈的诧异中,邵寒却站起了身,年岁与张嘉璈相仿的他,看着对方说道。

“话已至止,相来张总经理自会权衡!既然张总经理还要要事,那在下告辞了!”

随后邵寒却是有些粗鄙的转身离开了会客室,而在他拉开会客门的木门,准备离开时,却又转身看着张嘉璈问道。

“张总经理,现在上海滩皆知贵行有意于上海兴建总行大厦,想来定为上海第一摩天大楼,在我离开时,还想问您一个问题?”

“哦?请说!”

“他日中银大厦开工兴建,所用钢材是进口,还是国造?若是进口,那又置张总多年倡导之国货自强于何处?”

“啊……”

门关上了,望着关闭的房门,一时间张嘉璈的心下却是五味杂阵,甚至连脸上亦浮现出苦笑来,这邵寒,当真是……够寒的,说话,可真不留情面啊!

“这个管哲勤!”

唇间嘀咕一声,张嘉璈又长叹一口气,这管明棠是找对了人啊!这个人说话不留情面,看似无心,实则却把自己逼得无路可退了。

“看来这武汉,无论如何,自己都得去一趟了!”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水路交通枢纽于一体的城市,或许正是得益于交通便利,才会有近代武汉的实业昌盛,但武汉实业的辉煌却短暂的,至少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这座“通衢九省”之城早已开始衰落。

而在江北当年那座喷吐烟云,引得中外人士竞相震撼的汉阳铁厂,亦如同这座城市一样,早不见了当年的辉煌,事实上,这座曾被视为“中国觉醒象征”的“远东雄厂”早在八年前,即已停火熄炉,那白日遮天蔽日的烟云和夜晚映亮半天夜空的高炉,早已荒废,当中外人士再乘江轮驶过汉阳时,所看到不过只是一片荒废已久的工厂,生出的再也不是当年的震撼,而只是一片徒伤之情。

江边的芦苇荡中,惊几只白色的飞鸟,在芦苇荡间,绵延数百米石筑的码头处,却是一片杂草丛生,偶尔的会有几只野狗、野猫于杂草间奔行,石筑码头上那高丛的千吨工业吊塔、庞大的矿石抓斗,早已经锈迹斑斑,谁能相信,这里就是当年的热闹非凡的汉阳铁厂矿焦码头呢?

荒凉如同废墟一般的汉阳铁厂,任何人进入这里,进入这片杂草丛生之地,瞧着那于杂草间、于铁轨间奔跑的野狗、野猫,听着那厂房内不时传出的犬吠,更让人倍觉几分荒凉。

“没想到,不过才几年的功夫,这工厂……”

置身于杂草之间,望着这曾留下自己的青春之地,目中尽是悲色的严恩棫摇头长叹一声。

“竟然落得如此田地!”

尽管在场的众人早有心理准备,可眼前的这荒凉的景像,还是超出他们的意料,尤其是那高炉长满杂草的模样,更是让人倍觉心酸。

高耸的一号高炉上,竟然长着数棵小树,而在小树上,甚至还挂着鸟窝,在那水泥铺设的厂区水泥缝隙间的杂草之间还能看到满是铁锈的厂内铁路,甚至在铁路间还有一辆用于拖运矿石的小火车以及几十辆运铁锭的平板矿车。

“别感慨了,咱们的现在最紧要的是尽快完成三号高炉的测定,这是第一个要复工的高炉,汉阳厂是生还是活,可就看这三号高炉了!”

三号高炉是盛怀宣主持汉阳铁厂后兴建的一座炼铁高炉,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4月,汉阳铁厂从德国进口的现代化高炉,相比于之前的两座高炉,这座高炉极为先进配有四座可降低炼铁焦比的热风炉,日产生铁250吨,日产铁量超过之前的1、2号两座比利时制炼铁高炉。

当十几名钢铁试验工场的技术人员开始在满目疮痍的热风炉处检查着热风炉时,周仁、严恩棫等人却已经开始检查起了3号高炉,尽管此时那些从汉阳铁厂附近过去的工人区请来的帮工,这会不过只是带着铁铲之类的工具刚赶来,他们却已经先开始了工作,甚至于有些心急的,用手拔去炉间的杂草。

“其炉缸直径为3。39米,高5米,日产生铁250吨,焦比……”

沿着运矿梯间上了高炉顶部,站在离地数十高的炉口处,望着炉膛,严恩棫不无惊喜的对身边的周仁说道着。

“周所长,你看,这炉膛里虽说有些废物,可炉膛却是基本完好,我看……”

搭着眼仔细瞅着炉膛,严恩棫的脸上喜色愈发浓厚起来。

“这炉膛的耐火砖至多只上过三炉,新砖,再加上炼铁时的高温……你看这膛面,只需要简单的清理,就能开炉了!”

“先别急,咱们还要对齐部件,停工这么多年,谁知道这部件什么的,有没有被人偷出去卖了废铁!”

“这可能性倒是不大,你瞧……”

手指着厂区周围,严恩棫极为熟悉的说道。

“你看铁厂这边临着汉水,这边又是临湖,这边又特意挖出沟渠,工人进出皆需通过桥梁,这是当年张之洞兴建铁厂时特意授意而成,又用积土与厂边筑墙,墙高五公尺、顶厚达公尺,可以说,汉阳铁厂的围墙几乎相当于一座小城的城墙,这地方,只要关上厂房,封闭码头,还真没有几个人能进得了这座工厂!”

而身处这高炉之上,环顾四周,周仁完全被眼前的这座钢铁厂的规模给惊呆了,这座铁厂即便是在欧美,其规模亦属中等,更何况是在中国。

“当真是远东第一雄厂啊!”

周仁的话却引得严恩棫点头赞同,而在赞同之余他却又不由追忆往昔。

“周所长,若是当年汉阳铁厂生产之时,你乘船于此经过,所看到的烟云缭绕、炉光映天那才叫壮观!”

“烟云缭绕、炉光映天!”

念叨着八字,周仁用手抚着下巴的山羊胡,那神情中尽是憧憬之色。

“早晚有一天,这汉阳一定还能再现昨日的烟云缭绕、炉光映天之景!”

第一百一十八章新厂飞速赶工忙

第118章新厂飞速赶工忙

工厂,几乎是在现代工厂出现的同时,人类的生活就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初时工厂与工场不分,工厂位于城市之内,但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工厂纷纷迁出城市,而为节省经费,往往选择交通便利,但却远离城区之地。工厂规模的扩大,使得厂内的雇员越多,工人为便于工厂,往往聚居于工厂附近,由此形成了不同于历史定意上的以工厂为中心的“市镇”,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是如此,即便是工业并不发展的中国亦是如此。

“修得工人住宅三百六十二间……”

几乎是在北洋机器局迁往德县之时,北洋机器局便着手修建工人住宅,这些工人住宅或许面积有限,但却是大多数工人初抵德县时居住之地,在工厂住宅之中,总是有人不断进出,人有带着家人迁至附近的村落,亦有新工进入宿舍内,成为工厂中的一员,每一座工厂从来都如此。

不过自打民国十三年,张昌宗搬走了北洋制造局里的机器,这座工厂中的工人亦大都迁往济南,对于工厂附近的村落来说,打从那时起,他们似乎就遭了劫,当年工人聚居时,这一带酒楼、饭店林立,可后来工厂搬了,工人走了,却来了一群又一群大头兵,工厂成了军营。打从那时起,附近的百姓便遭了劫,当年狗肉将军的土匪兵自然不说,即便是现在韩主席兵,强买强卖之事,也是寻常之事,这些年不知多少人,为躲避那些丘八搬离此地,可大多数庄户人家,却依还是顽强在此生存着,不过这些时日,大工厂附近的百姓,还是发现,这日子似乎和过去不一样了。

“……这可有阵子没瞧着厂子里有当兵的出来了!”

“嘿,六子,你是有阵子没来,不知道吧,这大厂里头的当兵的可都搬走了,”

“搬了?又换那个队伍了?”

“队伍?咱们这还没遭够那罪?你就不兴重办这厂子吗?”

“重办厂子?做梦哪?”

“我听说,省政府把这工厂租给什么北方公司了!他们可是要在咱们这办大厂子!”

“瞧那,我敢说,这大工厂不定又活了,您是没瞧见,前阵子,那可是来了十几车皮,足足两三千山西佬!”

“山西佬?”

“可不是,足足几千人,听说都是从山西拉来的工人,人家的工资一个月可是几十块现大洋!”

“乖乖,一个月几十块!”

“能给那么多?”

一时间这饭馆里的食客们更是众说纷纭,瞧着通往机器局的眼神也发生了些变化,虽说谁也没见过那些山西佬,可对好日子的盼头,还是让他们对这工厂充满期待来,毕竟,在过去的几天,几乎天天都有火车驶进工厂,即便是隔着五六米宽的护壕,附近的百姓也能听到机器局里传出的喧嚣声。

“要是那样,咱们这的生意,不定就跟着好做了!”

“可不是,几千号人,那一天吃喝的,可都是哗啦啦的现大洋啊……”

“别听狗子在那瞎嚷嚷,这几天,你们谁瞧见厂子里有人出来?谁瞧见了?”

在这反问中,饭馆里的众人顿时哑然,还真没人瞧见厂子里有人出来,甚至都没有瞧见……

“嘿,那不是朝厂子里送菜的车子吗?”

就有这会,随着旁人的一声说道,人们纷纷朝外看去,可不是一辆满载着青菜驴车,正朝制造局的方向走着,甚至在大车上还能瞧着两扇猪的大车。

“乖乖,这一天可是吃一头猪啊!那厂子里得多少人啊!”

虽说那厂子里的人还没出来,可瞧着那一头大肥猪,任谁都能猜出来,这厂子里的工人肯定不少,一些脑子活泛的匆忙结了账,开始在附近转悠着,瞧瞧在那开间铺子,任谁也知道这制造局的红火又回来了,这岂不是说他们的好日子也来了。

“六子,你怎么不去敢紧去找找,不定这好门市都让人抢走了!”

饭馆老板瞧着还在那细抿着小酒,不见动静的六子不无诧异的问道。

“一个个想发财都疯了,这都三四天了,也没瞧见那里头三天都不见人出来,这生意,不是这么个做法,租房子,就我那王家大院,还用得着租吗?”

“王家大院?那会不会有点偏了?”

“偏?那你得看什么生意,有的生意偏点有偏点好处,那制造局里头都爷们,为了那事,多走几步又有何妨!”

那事?

什么事?瞧着六子那脸上的笑容,饭馆老板立即意识到他指的是什么事,双眼顿时冒出光来,连忙取一壶小酒走去坐下,奉诚着说道。

“六子,你瞧,要不咱们一起试试?”

“试试?那得等……”

喝一口小酒,桌边的中年人手指着制造局的方向说道。

“得等他们出来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